日本战败后是谁保下了靖国神社

来源: 2009-04-06 08:54:3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当年到底是谁保下了靖国神社?香港《凤凰周刊》日前披露了其中不为人详知的全程内幕,并指出,当年,麦克阿瑟统治、改造日本时,负有关闭靖国神社的任务,但最后却鬼使神差地保留了它,如今该后悔得在坟墓里打滚

靖国神社的“说情”与“改制” .com

早在日本投降前,改造日本就被列入了美国的考虑日程。作为彻底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和超国家主义土壤计划的一部分,靖国神社与明治神宫、伊势神宫将被关闭。

对靖国神社的性质,美国国务院战后计划委员会的报告认为:日本传统神道是宗教,但国家神道则是邪教,靖国神社是国家神道培养军国主义和具有攻击性的国家主义精神的场所,关闭靖国神社,无关乎宗教自由政策。

美军登陆日本不久,一队嚼着口香糖的美国大兵就闯进靖国神社,只等麦克阿瑟一声令下就放火。 转自
但卤莽的事件被罗马教廷驻日特使比特鲁神父阻止。这位出生于德国的神父与日本素有渊源,战前曾在上智大学当过院长,对日本文化颇有好感。

比特鲁神父劝告麦克阿瑟道: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对为国捐躯者表示敬意是人类的“自然法”。烧掉靖国神社将是一种野蛮的犯罪行为,也会在历史上给美军留下一个不名誉的污点。

今天很多人把靖国神社的存留归公于比特鲁神父的说情,实际上,麦克阿瑟当时虽未“楚人一炬”,但并未改变对靖国神社的看法。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当时为改造和重新设计日本忙得不可开交,靖国神社的命运只是暂时缓一缓而已。

靖国神社的权宫司(负责人)横井时常很清楚联合国军总司令部(GHQ)对靖国神社的态度,也知道GHQ要在日本鼓励宗教自由的政策,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改制”的方案,以挽救靖国神社。
随着占领结束,横井时常命令用水泥糊上的那些浮雕,水泥又被重新敲掉。另一项活动就是靖国神社的大规模合祀祭。因为在美军占领监控下,靖国神社未便于统计二战中大批死去应进入合祀的名单。

1953年日本国会通过的《战伤病者战殁遗属等援护法》,确立补偿对象时,被处决的战犯遗族与战死者遗族同享国家以年金等形式的抚恤,这本属无可厚非,但战犯被处决被定为“公务死”(因公殉职),却为战犯最终进入靖国神社被合祀打开必然的通道。被处决的战犯被定为“因公殉职”,自然死于监狱的战犯亦属“因公殉职”,最终一并被靖国神社合祀。

关于合祀,事实上,靖国神社并无所谓灵牌,小小的靖国神社也无法存放得下246万个灵牌。所谓的灵位,是经过认定后,造册存放在靖国神社最靠里的一间名叫“灵玺簿奉安殿”的花名册。

战犯合祀问题随着战犯被迅速大批释放而加速。1955年,日本议会通过了《战犯释放问题》决议案,先是全部甲级战犯被释放,到了1958年,乙、丙级战犯亦全部释放,这些人多数迅速重新回到政界和商界。譬如1957年担任首相的岸信介就是甲级战犯。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强烈要求先辈该进入神社享受祭奠的战犯遗族,往往持有模糊而矛盾的双重态度,一方面,这些人几乎都对盟国审讯判决持否定态度,但另一方面又承认其负有日本战败或引起战争破坏之责,同时,又认为,即使有罪那也是因公行为。

1978年10月,14名甲级战犯被靖国神社合祀,终于使靖国神社成为国际焦点。但实际上,战犯进入靖国神社始于1959年4月4日。第一批名单都是乙、丙级战犯,此后,每隔一段时间,经“资格认定”后,就有一批新的战犯夹在新增名录中被合祀。

不过,因战犯被靖国神社合祀“有可能造成重大误解”,影响到今后合祀的进行,因此日本厚生省和靖国神社未对外宣布。
靖国神社的“民营化”是联合国军占领日本期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产物,自然,靖国神社在生存无虞后,要求恢复“国有” 的呼声一直就有,上世纪七十年代达到顶点,1974年自民党依仗席位优势,强行在众议院实施单独表决,通过了《靖国神社国家护持法案》,但旋被参议院否决,此后这种以立法促“国有化”的尝试基本消失。

今天,日本人早已习惯“改制”后的靖国神社,也习惯了平成天皇即位后从不出席靖国神社的例祭仪式。

某种程度上,今天“非国有化”的靖国神社,当年手下留情的美国人是可接受甚至是乐见的,但是,1964年病逝的麦克阿瑟绝对想不到,他死后没几年,那些战犯全被送进了靖国神社,而日本政要为了显示个性,时不时还要去参拜一下。




左手倚天,右手屠龙;金庸武侠,玩转全球!
倚天屠龙北美版 3月10日燃情内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