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 - ZT (百度百科)

来源: 2011-01-16 08:56:0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全文可去原网站阅读


战斗结果
  根据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根据越南国防部军事历史院编的《越南人民军50年 (1944-1994)》(军事译文出版社有中译本),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6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全线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经过30个昼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战斗,越南消灭和重创了中国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 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击毁115门大炮和重型迫击炮,缴获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称中国伤6万余人,还有2万被击毙。

战斗影响
文革十年,战力受到严重损毁
  此战暴露出中国军队在历经文革十年后,战力受到严重损毁的种种问题。红而不专造成熟悉马、列政治教条的指战员领导专业军人,军阶制在文革期间被废除又导致军队在战场上不能层层领导乱成一团。邓小平借此机会,于此战后大刀阔斧改造军队。使我军建军思想得以拨乱反正,从政治运动时期一味强调人的精神力量第一,转到了并重的正常轨道,中越之战告诉中国军人,光不怕死并不能战胜敌人,精神原子弹炸不死人,正规化建设应当包括优秀的训练素质,出色的指挥艺术,精良的装备。应该感谢越军,它就好像中国军队的影子,跟自己的影子作战是痛苦的,但只有从影子身上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短处,明白提升的必要。

无军衔制度,指挥体系严重紊乱
  在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并无可咨识别之军衔制度,导致指挥体系严重紊乱,战后中国军队全面恢复文革前军阶、军衔制度。越军善用曾经造成美军大量伤亡之诡雷埋设,再度使中方伤亡惨重。越南方面的抵抗强度超乎预期,而中国方面由于缺乏战车、步兵、炮兵间的协同作战经验,导致战争期间伤亡惨重。前线通讯能力不良,炮兵因常发生误击友军事件而无法充分发挥支援效果。59式与62式战车不利于在山岳丛林地带使用,常遭到越南士兵以反装甲武器攻击,损失惨重。62式战车装甲太薄,防御力不足。步兵缺乏装甲运兵车或步兵战斗车辆输送,全靠步行作战,机动力过差。医疗设备、医护人员不足,造成兵员死亡比例过高。工兵设备与技术都不足,尤其缺乏现代化渡河工具,影响攻击速度。空军支援不够,且缺乏夜战能力。前线指战员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仍然使用老式战术,导致兵员重大伤亡。后勤补给情况不理想,补给车辆不足,常靠人力进行运补。部队训练不足,且缺乏山地、丛林战与夜间战斗的训练;与长年在山林与美军作战周旋的越共军接战,倍感吃力。

重视正规化训练,加强基层培养
  1979年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明显开始重视军队的日常正规化训练,加强基层军官的培养训练。一大批军校生被充实到基层连队,石家庄步兵学校鼎盛时期一年毕业近万军官。部队基本上已经停止大量从士兵中选拔军官的做法,而代以从地方高中生选拔军校生,从部队优秀士兵中推荐考试选拔军校生两种途径。军官升任高一级职位必须经过相应军校培训。军官体制的革新带动了军校教育的改革,军校成了吃香的地方。军事思想研讨空前活跃,军事理论成就众多,战法思想研讨更加贴近实战,开始摆脱文革时期僵硬的人民战争理论。粟裕将军在他生命的黄昏时期再次大放光芒,首先提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并多次用对越作战的经验教训作为理论依据。
  新的选拔、培养制度,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极大的加强了解放军的建设,一批批合格的职业军人充实进来,解放军的面貌出现了惊人的变化,这从1981年、1984年、1991年历次边境战争中得到了充份的体现,一支有知识的部队是最令人畏惧的,何况这支部队还保持着特殊的军人气概。

新世纪仍面临挑战
  战后不久主战的黎笋去世,长征上台,中越两国的摩擦有所减少。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中越两国逐渐恢复交往,形势趋于和平。目前两国已就陆地部分确定边境线,越南归还小部分领土,但现今仍侵占我南沙群岛大部分岛屿,并与美国石油公司联合勘探南海石油资源,采取少说多做的方针,企图与南海周边国家共同蚕食南海资源。虽然中国政府已喊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和平构想,但越南仍声称对南海拥有全部主权,无视中国抗议,多次单独向联合国提交所谓的南海划界案,对我国领土野心越来越大,这是值得当今中国所警惕的。目前中国还是对越采用“和为贵”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