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或许用的是D30F6发动机(涡扇18)
年前,歼20悄然现身江湖。如以往的武林高手一样,其虽神龙见首不见尾,终还是一石击起千层浪,惹起是非一片。热捧有之,恶杀有之,猜测更有之。在种种猜测中,最大的疑团莫过于发动机了。
歼20战斗机,注意尾喷口
有人说,是“太行”;有人说,是“新推”;还有人说是AL31系列,不一而足。“太行”有“太行”的理,因为它已经过多地出现在了歼11的身上,说明技术已经成熟,足以批产;说AL31,也有它的道理,那就是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再制造技术,国内也与“土星”建立了良好的商业关系。唯一明显不可能的是“新推”,一个新的平台,用一个新的动力,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太行”或者AL31就一定能站得住脚吗?本帅不以为然。
先说外形特征。就目前的图片而言,“丝带”的发动机明显要粗一些也长一些,无论是“太行”还是AL31系列,均在外形特征上有所不符。
再说适装性。且不说歼20的块头大小,就其肩负的超音速巡航和超机动性使命来说,以“太行”和AL31系列的道行,显然力有不逮。除非俄国人会拱手送来AL41。既然T50还没配备,我们岂不更是水中望月?
通过图片比对,并查阅相关资料,本帅以为米格31的D-30F6发动机倒有几分可能。
理由一:国内没有可供“丝带”选配的现成动力,“太行”力量单薄,新推尚在襁褓之中,先予否定;
理由二:俄国五代验证机苏47的第一架原型机配置的就是D-30F6发动机;
理由三:外形特征比较匹配;
理由四:国内对D-30系列的需求较大,可能已经进行仿制。有人说,成都391厂目前的涡扇18 就是以D-30为原型机搞的。既用于国内的伊尔76 ,也将用于自产的“大运”。而且2007年初就已试飞成功,并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以此推断,歼20有可能装的是俄国的原装机,也有可能是参照D-30F6搞的涡扇18加力型,不过,后一种可能性应小一些。当然这里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D-30系列的零件通用化水平很差,能否一以贯之,确实值得怀疑。当然,给好处想,也许做了一个很庞杂的大体系,终于如俄国人一样,应有尽有了。也可能分轻重缓急,先做重点型号,满足紧迫需求;
理由五:有一定的适装性。D-30的口碑一直不错,否则俄国人也就不会继续开发它的后续型号,比如新近用于伊尔76改型的“纤夫”。另外,俄国人也称D-30F6发动机非常可靠。他们不但将其用于苏-47验证机和米格31战斗机,甚至还被用于S-21超音速公务机之上。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性能:
最大加力推力:15,500kg
干重:2,416kg
函道比:0.40
前端直径:1,020mm
最大空气流量:150kg/s
无加力耗油量:0.72kg/kgf hr,加力耗油量:1.90kg/kgf hr
涡轮前温度:1,660K
D-30F6发动机
苏47与苏30比翼齐飞,注意二者尾喷口

米格31战斗机

拆卸D-30F6发动机的米格31

苏霍伊开发中的S-21超音速公务机
虽然推重比和油耗指标对四代机而言小了些,肯定在架构上也有些落伍,但是,就尺寸和重量数据来看,处于先期试飞阶段的歼20还是可以承受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把比歼20块头更大,正常起飞重量甚至达到了41吨的米格31推着蹿出低空1.63M、高空2.83M的速度,并能以0.85M的速度巡航3.6个小时,达到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一说2100公里,这里取小值),那么,装在气动布局更加优秀的歼20身上更应不在话下——也许苏-47的设计人员也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四代机装老式发动机,决不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本帅甚至猜测,如果国内“新推”难以短期内解决的话,也许歼20生产型的早期批次也会装上它的。这一点,从它的机身容积可以看出。国内可以利用新的工艺、技术和材料对它进行升级改造,比如提高涡前温度、增加进气量、改善控制模式等,从而达到增加推力、降低油耗和净重等目的,使其尽可能地接近新一代航发的水平。
有肉谁还吃豆腐?但是,没肉,豆腐总比没见炒瓢好。别一味地跟着美国人的思维跑,论资历,咱还毕竟差了那么一老截子呢!有什么家底过什么日子,弯弯木头端匠人嘛!有人说,给我一台好发动机,我可以让门板飞起来。不假!虽然动力系统对于飞机性能的提升功不可没,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事情。如果装D-30F6的歼20能飞得足够快,飞得足够远,载得足够多,在空中也足够灵活的话,是不是更应对成飞肃然起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