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笔下的朝鲜战争:毛泽东犯了一个错误

来源: 2009-09-20 11:02:1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10月末和11月初最初的小型自卫性冲突发生后,彭下令总撤退。随后在“回家过圣诞节!”的口号下,麦克阿瑟发动了一次直抵鸭绿江的全面攻势。如同美国人很快就发现的那样,毛又在用他的“诱敌深入”的老把戏了。11月25日凌晨,中国人反攻了。十天内造成敌人3.6万人的伤亡(包括2.4万名美军),彭的军队夺取了平壤。

  这并不是一场完美的战斗。中国人的伤亡也很高,士兵们忍受着严寒和食品匮乏的骇人折磨。无论如何,在介入战争后的数星期内,彭的志愿军事实上收复了整个北朝鲜。

  当此关头,彭提议休整到翌年春天。毛却下令继续推进。俄国人开始提供有限的空中掩护,并且,随着战争期间取得的成功,斯大林答应改善军事再补给。彭裹足不前,但在毛的敦促下,勉强下令在新年除夕发动新的攻势,当晚将会有一轮满月,便于夜间行动。而且美国人将会忙于庆祝岁末的节日。五天后,中国和北朝鲜军队占领了南韩的首都汉城,此时这里已然是一片废墟,颓垣败壁,瓦砾遍街。并迫使美国人进一步向南退缩约130公里。但到那时为止,彭又驻兵罢战了。金日成暴怒不已,向斯大林抱怨。然而,这位苏联领导人却又支持彭的决定了。

  一个月后,美国人又反攻了,彭提议撤兵,以土地换时间,这是遵照毛本人的教诲并曾经在共产党人反对蒋介石和日本人时颇为适用的一句名言。但是毛却不予理睬。他想坚守汉城与北纬38度线,占领它们已经成为红色中国新兴力量的一个强有力的象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如此。

  彭在一封接一封的电报中试图解释为什么这是不现实的。“靴子、食品和军火尚未得到补充。”他告诉毛,“战士们不能赤着脚在雪地里行军打仗。”随着气温下降到零下30度,成千的人冻馁而死。

  结果不但汉城被放弃了,而且连带北纬38度线的东侧及其向北的一长条领土也被放弃了。在四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内,中国志愿军损失了14万人。美国人沿北纬38度线建立了一条坚固的堡垒式防御线,战争进入了围绕着双方现有阵地的拉锯战。1951年6月,和谈开始,但双方都不愿承认自己已经受够了。直到两年后斯大林去世和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当选为新任美国总统,美国人和中国人才准备不顾双方在朝鲜的被保护人的反对,结束这场流血,签署一项停战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