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高考,数学系是考生们报考最大的热门。当时作家徐迟写了一篇报告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写了科学院数学所的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事迹,吹响了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的号角。那时刚刚经过文革,众多的学子对高等教育的范畴了解不多,既然有人在报纸上介绍了数学这个专业,而且用了“皇冠”二字来说明其重要性,许多人报考的志愿就是数学系。
老R的几个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报了数学系,唯有老R没报。老R没报的原因不是因为多么清醒,而是自知数学底子太差而不敢报考。9月份老R父亲去北京开会时听说了高考的风声,回来后几乎是强制性的命令老R报名了夜校的初等数学班。那时老R除了有理数加减法、平面几和一元二次方程外,其他一无所知。而朋友们人家上的都是夜校的高等数学班,他们有条件考数学,我这个水平就老老实实报个人人瞧不起的冷门吧。。。
高考时的数学的确不是很难,但是无奈老R还是不会做。。特别一道求最大值的猪圈面积题,20分,老R没有变量概念,只好在考卷上评论道:此题有问题,条件不足,因此无解。人人都知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老R在起跑线上就输了20分。
幸亏也没报数学系,那年有几把刷子的人都报了数学系,以至于各个学校的数学系都在录取时非常挑剔。一个朋友当年四门考了311分,这个总分在山东省的概念就是北大清华可以随便挑(280分录取线)。但因为他数学成绩不够90分,竟然被老R的大学数学系拒绝。幸亏老R系里招生的老师不嫌弃,硬是不遵照人家的志愿,录取到老R系里。大家四年下来,这个朋友一直耻于老R这种数学白吃为伍。。。
还有一位女学霸,成绩极佳,如愿考上了数学系。但是该女上大学后发现自己其实根本不喜欢数学,希望能够转到老R系里,但是被数学系断然拒绝,肥水岂能流入他人田地?这位女学霸从此闷闷不乐,四年里忧郁寡欢,最后终于在考研时改换了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