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北天主教堂,又称圣若瑟天主教堂,建于1798年。文革期间遭受很大破坏,后修复。有文章具体介绍供参考。

回答: 记录历史的好照片。苑启程2016-03-30 19:57:16
 
[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X

贵阳北天主教堂,又称圣若瑟教堂,位于云岩区洪边门,前院门临虎门巷,后院门抵陕西路。它是贵州天主
[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教历史最悠久的教堂,也是200多年来历任贵州教区主教的座堂。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以后多次重建、改建[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和维修。现在的天主堂建于清同治光绪年间(1874-1876)。这是当时贵州教区第三任主教、法国传教士李万美,[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将第将第一任主教白斯德望所建教堂拆除改建的。由法国传教士毕乐士负责监工修建。竣工后举行了教堂祝圣典[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礼,尊奉圣若瑟为教堂主保。教堂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而更富于中国建筑特色。东西朝向,长50米,宽18米,[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檐高14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教堂正面是具有浓郁中国南方特色的“彩绘牌坊”,立面饰以大量山水花鸟的[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彩色浮雕,三座大门上方的三个圆花窗则源于欧洲哥特艺术,牌坊高30米,顶端上竖有一个十字架。三座大门的[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门框上都刻有对联,正门联语云:“主保功高,亿万生灵瞻若瑟;救世恩厚,百千士庶赖耶稣。”门额为“万有真[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源。”右门联语云:“圣德纯全,九州瞻仰;神恩浩荡,万国钦崇。”门额为“务本”。左门联语云:“景教流[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行,中外禔福;真道昭著,圣哲同归。”门额为“寻源”。教堂后部建五层钟楼,高32米。其第三层处镶嵌一报[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时巨钟,钟面直径一丈有余。钟楼底层为大门.。门左右有石刻联语:“画阁钟鸣千家应;名园花放四季新。”门[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额为“且住为佳。”该堂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工艺和装饰纹样,并揉合天主教教义建造,具有中西方古建筑传统[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制式,其正面的牌门和后面的钟楼与中部大厅组合协调,过渡自然,体现了较好艺术性。贵阳北天主堂从建堂以[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来一直是教徒们诵经祈祷、恭敬天主的地方,仅在清代“禁教”和现代的“文化大革命”中宗教活动有过中断,[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尤其是文革当中的1966年,北天主堂遭到极大的破坏。1980年,中国共产党重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后,人民[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政府多次拨款对贵阳北天主教堂进行维护维修。2004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根据设计、拆迁、[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维修等拨款2700余万元,再次对天主堂进行大修和扩建。钟楼则按原制式复原,原堂内的圣若瑟、圣母、天神三[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幅油画圣像则改为高5米、4米的汉白玉雕塑大像,祭台背景墙增加了三幅大型马赛克壁画,左右分为撒网捕鱼、圣家避难埃及和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圣经典故。
[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经堂通道用进口珊瑚红马赛克铺成十字通道,新增了现代化灯光照明,音响设施和送排风系统。堂前屋后种植花木绿化环境舒适宜人。维修中本着主体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经两年的精心施工,雄伟壮观的天主堂焕然一新。
[转载]贵阳北天主教堂
目前,贵阳北天主教堂仍然是全省天主教的中心和最大的教堂,2004年7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将北天主教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