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琐事.6 一张照片想起往事
我临时换到另一个厂的某车间后工序,除了供料和拉走成品的老头外,清一色女工。她们那一拨是1958年大跃进期间从北京周边农村招来的18岁青工。说起来都很庆幸自己的运气,因为稍晚点,进城的人太多招工嘎然而止。
她们是在煤气喷灯加工前工序转来的半成品,工作强度和量都不大。中间休息,已成家的她们不去做广播操,扎堆聊那些永远聊不尽的话题,孩子啦,和公婆妯娌斗气啦,数落爱人这个不是那个不是。遇到不痛快的几天,工段长就成为这帮姑奶奶的活靶子, 糟践他是厂里走资派的小爬虫, 工段长只能在她们面前陪笑脸央求她们别耽误活。
我到组里不到半天,底细都被工段长我的万姓师傅打听得掉底请, 问什么地方的人,哪学校毕业的,学什么的,工资多少,交给家里多少,现在住哪儿,兄弟姐妹多少,干什么的, 最要紧的一句:搞对象了吗, 没有?我替你踅摸, 保证你满意。当然万师傅也聊自己的事。一下子我们关系亲近了许多。
万师傅知道等于全组人都知道。那时基层有大学生来还是稀罕事,我学校刚出,实在不懂与这些满口京腔的小媳妇们打交道。早上上班来无非是客气点点头,说句“来啦!”“吃了吗?”。不知为什么,她们有些人招呼不和我打,照片上的H姓女工就是其中之一。
她长得大气耐看, 眼尖手灵, 活儿干得漂亮, 小组里是个干活尖子。前工段的男青工路过她的工位,总有话没话和她扯上两句, 不时还带点色。恼得她大声嚷嚷叫他们滚蛋,他们却嬉皮笑脸,赖皮的很,下次再来。
过年了,组里的人知道我北京没家,邀我过年去他们家里串串门。我只去了认真把地址写下交给我的那三家人家,在万师傅家吃了满满一盘饺子。节后我知道我将要调岗,聊天时对组里说了,并表示如果她们有与家人合影的照,送我一张作个纪念。
好些天过去,没有人给过我,我以为她们当我随口说不当真, 这就过去了。
一天中午午休,很多人照例趴在工位上打盹,我不午睡, 利用这时段猫在角落看报。只见那位H姓女工来到跟前,塞给我一张照片,轻声说:“要不是你提起我都想不起来,我们家好长时间没照相馆去拍照了!”我站起来连声道谢。这是我们第一次私下谈话,距离那么近,待了好一会,两人都没说话,有点发窘。
没有第二次了。几天后我离开了这个车间再没有回去过。
掰手指头算算,整整五十年过去,她应有77,78岁,该是儿孙满堂环绕膝下享清福的老太太了。
真诚遥祝,愿她和她家人一切安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