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电影《上饶集中营》中那位坚强、美丽的年轻女共产党员吗?这位女英雄的原型就是新四军军部机要员施奇......
在皖南事变中被捕的30位新四军女兵中,牺牲在集中营的有9人;五年间不断有人越狱,但成功的只有可数的三四人,到1945年只剩下6人,直到日寇投降、集中营被迫解散后才获释放。
66年后,皖南事变幸存者---86岁的老红军、新四军女机要员毛维青,向本报记者讲述了皖南事变突围上饶集中营---这段血雨腥风的遭遇。
经省党史办牵线,记者认识了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老太太。当年被关在上饶集中营时,毛维青只有18岁,她与另外3名女兵,是新四军第一批女机要员。如今,幸存的只有她和周临冰了:临冰是皖南事变中突围出来的,毛维青是在上饶集中营越狱出来的。而另外两位女战友施奇和汪企求,则分别牺牲于1942年的6月8日和6月19日,施奇被活埋于江西上饶的茅家岭,汪企求被枪杀于我省崇安的赤石。
如今,毛维青一谈起皖南事变,她就会说,"那时候受尽了折磨,但我们就是死也不会投降的。尽管当时只要按个手印就可以获得自由,但我从来没有动摇过对党的信仰和忠诚。"她的语气坚定而平静,双眸在泪水中闪闪发光。
如今,擅长画中国画的毛维青老人,特别喜欢红色,她的画大部分是殷红的梅花、杜鹃花。"画着这点点殷红,我就会想到皖南事变中突围时突然大口大口喷吐的鲜血;画着这点点殷红,我更会想起一起走上战场、最后又为民族解放事业而抛洒了一腔热血的亲密战友施奇烈士。"毛维青说。
"1939年冬天,施奇、汪企求、周临冰和我在新四军军部速记班学习结业后,被调到军司令部机要科工作。到军部机要科后,除了要学习机要技术外,叶挺军长对我们的思想教育抓得特别紧,纪律教育和革命气节教育,更是放在重要又重要的地位上,提出机要员要做到:门紧,手紧,脚紧,嘴紧。对自己的密码本,要比爱护自己的生命更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让密码本落入敌手。"毛维青回忆说。
"军首长像兄长对待小弟妹一样爱护和教育我们,经常把组织上照顾军首长发给他们的极少的一点物品,又分给我们这批‘小鬼'。当时只有团以上干部才有的棉大衣,为了照顾我们经常晚上起来译报送报,也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件。"毛维青说。
这种紧张而愉快的生活才过了一年,1940年年底,情况突变。1941年1月4日晚上,毛维青等点着火把,踏着泥泞的山路,离开军部驻地云岭。3天以后,国民党顽固派终于发动了皖南事变。
战斗开始时,毛维青等机要员都紧跟在军首长身边,保持着与党中央的联系。随着敌人包围圈的越收越紧,她们被迫停留在石井坑待命。此时大部队突围已不可能,为便于分散突围,司令部把留下来的同志编为一个个小组。"叶军长让我们向党中央发了最后一份电报,向党中央表示:‘部队将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流尽最后一滴血。'然后,命令我们将密码本全部销毁。这时候,我们4个女机要员都明白,最严峻的考验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毛维青说。
毛维青在连日行军中吐了血,这时身体非常虚弱,被同志们连拖带拉地领出石井坑,向一个小山坡爬去。此时,机要科的同志们已经冲散,只剩毛维青和童世杰还在一起。她们与另外两人编成一个突围小组。翻过几座山,枪声渐远,她们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就暂时在洞里埋伏下来。
寒冬腊月,在阴森森的山洞里,她们躲了两天,听到外面已经没有枪声,就悄悄地从山洞里出来,摸索到山口,却突然碰上了国民党伏兵。"随后,他们立即把我们押到五十二师师部。"
不久,毛维青她们被从皖南押到江西上饶,走了将近一个月。途中的一天晚上,她们一到营地便被送进一间茅草屋。毛维青从昏暗的灯光中看到,草铺角落里已有一个女同志蜷缩在那里,毛维青上前一看,一把把她搂在怀里:这不是汪企求吗?
毛维青和汪企求当时都不知道,4个女机要员中,只有周临冰是唯一的"幸运儿"。战斗失利后,她在敌人的四面包围中,机智勇敢地突围出去了。
当时,她们这批被敌人押向上饶的新四军女同志,一共是30人,到了集中营后,她们被编为一个分队。分队长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国民党女特工。
1941年秋天,毛维青被调到集中营所组织的剧团。狱中党支部决定年底前越狱。"临走前,我又溜到施奇那里,向她告别。我们都知道,这次相见是生离死别,两人抱头痛哭了一场。"毛维青说。
1941年12月31日黄昏,剧团的大部分人,由特务队长带领去上饶观看某部政工队演出,准备越狱的8个人借排戏为名留了下来。天黑下来了,一位同志发出暗号,毛维青等8个人霎时分为两路,疾步溜出大门,直到越过一道小溪,冲上一个山坡,敌人还是毫无动静,似乎并未发觉。此后,毛维青闯过了许多关卡,经龙泉、松阳、余杭、上海,于1943年回到浙东游击队。
此后,关于施奇和汪企求的不幸消息不断传来:1942年6月8日,国民党撤出上饶的前夕,集中营里的国民党特务将施奇活埋了。她当时才18岁。
1942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的难友们被国民党军队、特务、宪兵押解,从上饶撤退到福建,集中营六队的难友们在崇安县赤石镇附近的崇溪河渡河时发起暴动。赤石暴动后,国民党决定对集中营进行一次大屠杀。6月19日下午,国民党特务将75名新四军干部捆绑起来,押到离赤石镇三四里远的虎山庙,在庙旁的茶树林里进行集体屠杀。刑场上,同志们昂首挺胸,不停地高呼口号:"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次被枪杀的75位同志中,有7位女同志,汪企求是其中的一个。她壮烈牺牲时才19岁。
已知的经历了皖南事变的新四军女兵
新一支队:
陈斐然(傅秋涛夫人)
朱秀花(陈龙标夫人)
干惠如
洪映霞
朱腾英
黄平咸
新二支队:
邹兆华(新二支队民运队队长)
陈慕蓉(新二支队执法队队长)
李 锦
瞿 淑(薛克伯夫人)
李玉梅
戴庆哲(唐辉夫人)
陈丽霞(肖车夫人)
郭非雅
刘家祥(王启霖夫人;新三团政治处宣教股)
汤惠民
唐英明
三支队:
李秀英(胡荣夫人)
梁文若(文化教员)
许 筠(张正坤夫人;三支队军需出纳员)
沈 锐(五团民运队代队长)
冯 云(五团民运队队员)
顾 励(五团民运队队员)
许 可(五团民运队队员)
周作楣(五团民运队队员)
赵 亚(五团民运队队员)
焦恭贞(五团民运队队员)
教导总队:
蒋航之(教导总队民运科副科长)
施 瑛(教导总队总俱乐部文艺干事)
杨瑞年
王 静(教导总队医务所护士)
军司令部:
梁 玲(军直警卫连政治指导员)
杨易立(军司令部军医处护士)
赵汝静(军司令部军医处看护主任)
周临冰(军司令部秘书处机要科一组机要员)
汪企求(军司令部秘书处机要科一组机要员)
毛维青(军司令部秘书处机要科二组组长)
施 奇(军司令部秘书处机要科二一组机要员)
军政治部:
李关玉(军政治部民运部科长)
王 轩
朱 平(军部印刷所校对股校对员)
钟 时(军部印刷所校对股工作人员)
张月芬(《抗敌报》报社工作人员)
刘一兰(《抗敌报》报社工作人员)
徐瑞芳(任光夫人;军政治部宣教部文化组)
李 婕(军政治部新闻台青年委员)
李 虹(陈茂辉夫人)
程敦彦
蔡 洁
吴济英(肖正纲夫人)
里 路
里 希
郭立言
施 桢
郑里明(军政治部民运部民运干事)
张定堡
纪白薇
顾鸿珍
王崇萼
军战地服务团:
胡珍水(团员)
胡庆麟(团员)
史红娟(团员)
中共东南局:
李桂英(罗湘涛夫人;中共皖南特委妇女部部长)
马惠芳(李步新夫人;中共茂林区委妇女科科长)
洪 涛(苏拓夫夫人)
肖紫云
张素莲(云岭妇抗会主任)
雷赛玉(中共芜湖广益中学党支部书记)
邱彩霞
潘蔡经
家属:
王淑贞(到新四军寻夫的家属)
李 真
傅 寰(傅秋涛、陈斐然之女)
单位不明:
黎 明
柳 英
赵玉英
梁玉珍
李红美
黄 仙
王 青
洪 枫
杨明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