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军战胜国军的原因 (图)

来源: 2006-06-30 21:41:0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抗日胜利后,国军,共军基本势均力敌。国军有美国支持,有美式装备加美元资助。共军有苏联撑腰,独占日本关东军装备外加兵工厂。从军队素质来讲,国军共军如果单打独斗,则各有所长,互有胜负,共军各部实力平均,都有一定战斗力。而国军则强弱分明,主力比共军的主力更强(当时,四野还不成气候),但是大多数杂牌则战力很弱(虽然少数杂牌军比嫡系更强)。 然而,共军越战越强,终于从东北打到海南,横扫全国,虽说金门一战失利,但是瑕不掩玉,共军武功还是盖过国军. 国军斗不过共军,原因众说纷纭,本人以为主要原因是制度不同。共产党一党专政,一人独裁,这种制度有很多弊端,但是在战争状态,如果独裁者有过人的军事能力,那么该独裁制度下的军队战斗力往往能发挥到极至,而老毛又恰恰是军事能力过人。 反观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徒有虚名,其实是群雄割据,中央调度不灵。更惨的是老蒋又是长于外交而弱与军事。国军各部往往各自为战,难以协调。所以,国共大战出现了一个无言的结局,那就是战役规模越大,国军就越无胜算。主要原因就是有不少国军部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不愿意出力死战,甚至想隔山观火,保住自己的实力,等共军消灭异己。张灵甫之死就是例子,张看似死在共军之手,实是死于国民党的失败的制度。 制度失败,即使有精兵强将,还是无力回天。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的制度的效率是要胜过国民党的制度。当然,一党专政,一人独裁的制度是不适应长期的社会发展,所以,当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独裁就会被推翻。不过,那就不属本文讨论的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