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 – 志愿军战俘在台湾的命运

来源: 2015-12-25 19:16:4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凤凰大视野》

解说:1954年1月23号凌晨,载着大批战俘的军舰从韩国仁川出发,两天后,14715名被俘的人民志愿军抵达北台湾基隆港。

陈一新(专研美台关系学者):我想很多他们被派去战场上,是不心甘情愿的,尤其他们是很多是国民党的投降的部队,包括傅作义这些人啊,很多的部队,当时都整师整军的投降,当然没办法,因为当时打不过就投降,投降那当然就被中共派到战场,等于当炮灰,当炮灰当然心更不甘情不愿,所以说那时候能够来台湾,对他们来讲当然也是一种相当好的安排。那么做一些宣传,来这个做宣传也好心战也好,都有它的一定的作用。

解说:从战俘的身份,转变成为“反共义士”,这群志愿军恍若从地狱到了天堂。

许景春(朝鲜战争去台志愿军):那时候都是高兴的,我们分好几个地方,一个梯次是5条船,5条中子号,我们那条中子号是装了800多人。

解说:当时也是返台志愿军的许景春内心充满新生的希望,但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蒋介石精心安排的一出戏。

1953年7月27号,历时3年又22天的朝鲜战争,暂告停火,朝鲜和韩国,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作为军事分界线,但战俘问题仍悬而未决,朝鲜战争结束后,上万名中国战俘被联军俘虏,这些战俘背景复杂,其中有部分曾是国民政府的士兵,他们被解放军征召上战场后,却在朝鲜战争的战场上遭到俘虏,这种身份的矛盾,让蒋介石有了着力点,他派人前往韩国,策动战俘投向台湾。

程福喜(朝鲜战争去台志愿军):有人去慰劳过我们,慰劳我们说,台湾怎么好,台湾欢迎我们。蒋“总统”每天早上都有这个广播,就是蒋“总统”每天早上广播,欢迎你们回来台湾。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解说:来自山西的程福喜,十六岁加入共产党,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那段在战俘营的日子,是他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程福喜:在俘虏营里面讲起来是美国人当然偏心国民党这边,共产党在里面就是受人家的,想回共产党你也不敢讲,讲了就把你杀掉。

解说:美国和蒋介石势力联手让战俘营里亲共和反共的势力很快有了消长。

宁宝德(朝鲜战争去台志愿军):我记得有一天一个人,喊毛泽东万岁,有一个小伙子,一棒就把他打死了。

解说:战俘程福喜、宁宝德、许景春最后都选择了蒋介石的一方,但是就算他们愿意前往台湾,每个人的身上还是必须刺上昭示决心的字迹。

宁宝德:不刺也不行,那是强迫的。哭啊,痛啊,那不痛吗?我跟你说,我这背上有杀朱拔毛,反共抗俄,灭共复“国”,现在背后还有灭共复“国”。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post_5664666_1.html/]

解说:其实蒋介石也明白,并非所有的人都心甘情愿的到台湾。因此这批“反共义士”在接受台湾民众的欢迎后,半年内就被编进了国府军队里,生活起居和言行都受到严密的监控。至于一些被评估为忠诚度较高的志愿军就被分配到台湾的心战单位,利用他们曾在共产党生活的经验,作为反共的素材。不只如此,他们还有更艰辛的任务。程福喜离开朝鲜战场半年后又衔命潜回朝鲜,为蒋介石搜集情报。

程福喜:在那边,去了就是先刮字,去的时候就是先把字刮了,刮了以后血流得是慌慌的,痛得真是想死,真是拔皮真是痛啊,美国人这么心坏,把我刮成这样子,没什么办法,刮了字以后,不到这个不到两三个月之后,这就出任务。这时候我就是到共产党地区去侦察,侦察这个共产党的这个部队,她的调动的情形,她的多寡,她的这个住在什么地方,哪个地方是主力部队,哪里是次要的部队,这就是军事的情报啊。

解说:冒着生命危险搜集的情报,还需要经过严格过滤,被监视的恐惧,更是如影随形。

程福喜:跟踪恐怖都有,在这几十年当中,国民党是把我当成“匪”谍,用对“匪”谍的手段对待,很残忍。

解说:朝鲜战争,改变了这群战俘的人生,也对当时的美俄势力造成冲击,更影响到国府的存在价值。

亓乐义(台湾军事专家):当时“韩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一个战略的一个格局的演变,就是冷战时期的到来。那刚好因为是“韩战”所以就使得这个中共当时准备1950年要发动对台作战,当时的总指挥叫粟裕,三野的这个指挥官,他有个攻台计划,50万人的攻台计划,因为“韩战”的爆发,使得攻台计划延后,但是延后到多久,大家心里也没底,你也不知道“韩战”会打多久。事实上“韩战”打了3年,从1950年一直打到1953年,这3年来对台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等于是台湾起死回生,最重要的一个国际战略的一个形式,就是冷战的格局基本形成,台湾就被并入东西冷战阵营中间,以美国为主导的围堵政策中间的一个环节,一个重要环节。然后台湾刚好也扮演这个整个反共前沿的一个前哨站对吧,所以当时美国有提出台湾是不沉的航空母舰,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也是在那个时候说出的,所以“韩战”等于是救了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