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欣赏(四)《节振国》剧组迭遭不幸,令人唏嘘

来源: 宜城渔翁 2015-11-25 10:11:5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663 bytes)

现代京剧欣赏(四)《节振国》剧组迭遭不幸,令人唏嘘

 

    节振国(1910—1940),冀东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他的传奇故事,在冀东地区广为流传。 “节振国,真英勇,飞檐走壁武艺精。赵各庄,闹罢工,领导矿工大暴动。为抗日,打游击,奔走南北和西东,来无影,去无踪,杀敌除奸扬美名”。1940年8月1日,节振国壮烈牺牲,时年30岁。

 

    京剧《节振国》,是现代戏创作中的一出难得的好戏。 把工人阶级的凛然正气,壮阔胸怀,澎湃激情描绘得有声有色。可是《节振国》剧组却迭遭不幸,令人唏嘘。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于彦夫 、曾未之 执导,张海涛、王长山等主演。 此前这个戏,在唐山连续演出过一百多场。 1964年,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受到广泛好评。不久,拍成戏曲电影,在全国放映。在北京演出期间,有30多个剧团学演《节振国》这个戏。中国京剧院的张春华、李和曾,武汉京剧团的高盛麟以及北京京剧团的谭元寿、马长礼等著名演员,都一丝不苟地向唐山京剧团学习。全国各兄弟剧团和各地方剧种,也相继排演了这个戏。

 

    “文革”开始后,陈伯达来到唐山,诬蔑冀东的党是“国共合作的党”。《节振国》成了为“反党集团”树碑立传的黑戏,被打入冷宫一段时间,无人敢提起京剧电影《节振国》。演职人员纷纷被揪出, 成为“黑帮”,关进“牛棚”,被毒打游街。主演和唱腔设计徐荣奎, 受迫害尤重。 在一次批斗中,突发心肌梗塞,死在黑屋里,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左右。

 

    1976年春天,毛主席在病中看了影片《节振国》,说它是一出好戏,北京的剧团也要排。并指示重新发行根据舞台剧摄制的同名电影。

 

    1976年三八妇女节,有三部电影上映:重拍片《年青的一代》、新拍片《雷雨之前》、复映片《节振国》。 影院里放映《节振国》近乎满座,特别是看到节振国妻子刘玉兰出场时,听到她唱[二黄原板]“矿山上黑沉沉一片昏暗”一段,观众席上的人们不禁惊讶地出了声,有些人还笑起来了。那地道正宗的传统唱腔,让听惯了样板戏女主角高亢、尖利、强硬唱段的戏迷倍感亲切。节振国有妻子刘玉兰,不同于其他“样板戏”中的英雄,都是“单身”。人们也十分纳闷, 怎么“解放”了这部影片。当时的电影票价是新片2角5分,老片复映2角,有人追着《节振国》走,看了五六遍。

 

    令人痛心的是,京剧电影《节振国》剧组刚刚“解放”,却又遇到天灾。剧组34位人员,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只有数人幸存,其中还有人受了重伤。

他们是节振国的扮演者张海涛,地下党员胡志发的扮演者王长山,节振国妻子刘玉兰的扮演者耿苓秋,剧作者于英,扮演三阎王耿三合的冯振华,扮演马老三的孙鸣,琴师卢贵和。

 

    1976年8月28日凌晨, 一场空前的灾难,降临唐山。瞬间这座百年城市,被夷为平地。新修建的剧团小楼,剩下颓垣断壁,惨不忍睹。《节振国》剧组的34条鲜活生命,被推进死亡的深渊。其中有导演张先猷,扮演杨大娘的闫俊英,她的爱人凌云霄,初稿的导演。有“活滨田”之称的邓玉峥, 扮演叛徒夏连凤的丑角演员任正春;扮演老矿工冯老顺的周杰英。名鼓师王久山,老美工师马述铭。地震发生时,金鸿森被埋在废墟里。他不断呼喊:“我叫金鸿森,杨小霖就是我演的。快救我出去,我还要继续演……”。可是,废墟上预制板犬牙交错,无法营救。几个小时过去,他的声音渐渐微弱,直到消失。人们眼睁睁地望着瓦砾堆,欲哭无泪。最叫人痛心和震撼的是,两个青年女演员,一个叫樊宝珠,一个叫王惠英。她们被压在一个预制板的两端。没有吊车,只能用撬棍。撬动一端,全部重量将压在另一个身上。两个好姐妹,争着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 等到人们找来救援工具,她们已永远闭上了眼睛。崇松启是着名乐师,曾为梅兰芳伴奏,技艺精深。他砸伤后转到外地,不治而亡。书记和一位副团长罹难;副团长宋跃田, 生命垂危,不久死在石家庄一家医院。(于英 振国》浴血昨天如歌月)

 

    四人帮倒台后,北京京剧团与唐山京剧团复排演出《节振国》。王长山以原版首演饰演胡志发,谭元寿饰节振国,万一英饰杨大娘。北京工人俱乐部内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唐山京剧团以全新阵容排演了此剧,如今又通过空中剧院向全国传播。

 

    张海涛是节振国的配像主演,徐荣奎是配音主演。张海涛以九十多高龄,病逝于苏州。

 

    徐荣奎(1924-1968),京剧老生,北京人。徐荣奎第一个扮演节振国,并为全剧设计唱腔。在《节振国》里,为表现节振国养伤时的复杂心情,创造性地将西皮与二簧巧妙地糅合在唱段中;在节振国的另一段唱腔中,还打破了行当界限,运用了[娃娃调]。这些创造,均收到了较好效果,为京剧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

  

   《节振国》吸引人,首先是唱腔好听。徐荣奎是唐(韵笙)派弟子,又学奚(啸伯)派,并和周信芳同台唱戏,因此节振国的唱腔兼有唐、奚、麒的韵味。象[西皮快板]“人说唐山是宝山”,[二黄原板]“刀劈鬼子离家门”,[西皮二六]“刹时间只觉得眼前透亮”;拍片时新增加的[西皮导板]、[原板]、[流水]的“看红旗迎风展”, 众多唱段都十分精采,十分受听。这自然得益于唱腔设计兼演唱者徐荣奎。

 

    剧中的其他角色,地下党员胡志发,节振国妻子刘玉兰,群众杨大娘、冯老顺的唱腔也很好听。象老旦的“小霖儿”一段[二黄三眼],就流传很广。剧中的反面人物耿三合也有几段唱,如[二黄原板]“脱下了大褂换军装”,[西皮摇板]“一斗大洋白花花”。不象“样板戏”为了“三突出”,把鸠山、座山雕的唱腔大大删减,让龟田的唱象念词一般。

 

    京剧《节振国》的故事情节,富有传奇性。最后一场, 在耿三合指挥部中,节振国与滨田的相会富有喜剧色彩。“我,我他妈的我”,耿三合一句台词,突现了他的无奈,会引起观众嘲笑。滨田的“罗圈腿”表演,他的[西皮流水]唱段“游击队在东矿神出鬼没”,把陷在人民战争中的日本鬼子,刻画得惟妙惟肖。该剧地下党员胡志发的唱腔不多,但很精采,念白更棒,抢煤场时的一大段铿锵有力的白口让人难忘。武打在剧中占较大的比重,节振国、杨小霖、马老三、夏连凤等人物均有精彩的表演。看电影时,观众误认为在剧场都叫好、鼓掌了。

 

    网上存有现代京剧电影《节振国》1965年版视频,以及谭元寿和耿其昌的《节振国》唱段 。

 

所有跟帖: 

真是令人唏嘘!太可惜了。 -东坡学士- 给 东坡学士 发送悄悄话 东坡学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5 postreply 10:57:41

谢谢“小”安! -宜城渔翁- 给 宜城渔翁 发送悄悄话 宜城渔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5 postreply 11:52:20

祝你节日快乐! -宜城渔翁- 给 宜城渔翁 发送悄悄话 宜城渔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5 postreply 12:17:13

我现在还记得一句鬼子的唱词”节振国,节振国,????; 游击队,队击队,专打游击“ -立竿见影-1- 给 立竿见影-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5 postreply 11:50:28

飞檐走壁 -绝对匿名- 给 绝对匿名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5 postreply 12:30:28

你这一说,我也有点印象 --hutu-- 给 -hutu- 发送悄悄话 -hut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5 postreply 14:25:28

还有评据节振国,夺印,向阳商店都是马泰唱的。好! -rreegg0- 给 rreegg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5 postreply 12:29:34

你扮起来一定帅,”票“过吗? -宜城渔翁- 给 宜城渔翁 发送悄悄话 宜城渔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5 postreply 15:51:30

郎才夏貌,失敬了! -宜城渔翁- 给 宜城渔翁 发送悄悄话 宜城渔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5 postreply 18:00: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