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亲那道听途说(-)

来源: 2015-10-12 07:16:31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父亲生于1939年中国中部一个大城市边上的农村里。可能是年纪小,印象中没怎么听过他说日本人的事,也没有怎么听过内战的事,只提过一次家乡由于地处通衢,打仗打得很厉害。至于有多厉害,就没下文了。
父亲的吹牛是从他大概十多岁时开始的,大概意思就是他十一二岁才读书,四年就读完小学,而且成绩名列前茅。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家是有良好基因的。不过也是,父亲总共10兄弟姐妹,战争年代死了3,他就变成排行第四,刚好中间。哥哥们没他和后面的弟妹福气,没能读书,早早地出来工作补贴家里。后面的一个妹妹和弟弟,一个读了护校,一个是大学生。基因看来是有点水准的。(最小的一个姑姑也没让读完书就出来工作了)。
据父亲说,土改工作队进驻时,队长就住他家,想把他弄去当通讯员。爷爷奶奶舍不得才作罢。我心里曾想,真的还是假的,那时侯共军还要童子军吗?不过没敢说出来。于是我就顺便问了一句,土改有枪毙地主吗?父亲想了想,说:好像没有。湾子里其实都是亲戚,把土地没收了就完了。由于是贫农,大伯还是民兵队长。其实地主也就比别人多几亩地,也没有什么鱼肉乡里的事情,而且都沾亲带故的,就随便糊弄过去了。
父亲读完小学没事做,就被在城里干建筑工人的哥哥带进城里,在工地上运砖赚点钱。刚好河运学校招生,父亲去考,就考上了,从此就干上了跑船,直到退休。我曾问过他,如果共产党不来,你可能就一辈子呆乡里,做农民了吧。父亲立马说:怎么会?!过两三秒后,又说:也有可能。是啊,这命运的事,谁知道呢?父亲如果没能读书,可能这辈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父母一直对我们兄弟读书的事看得很重。
父亲进的河校是职业中学,专门为中国培养船员的,毕业后父亲那一期的全部都分配到南方的一个大城市去,也就是我们家所在之处。这是后话了。据父亲的说法,读书虽然不要钱,生活费还是得自己掏的。他是借宿在一个同班同学家里。那位叔叔的家庭是城市居民,做小生意的,其实就是在街边摆摊档卖小吃的啦,家境算是同学中最好的。他们家同意父亲在那住,不收住宿费,但每天都要帮忙干活。于是,每天早上四五点钟父亲就要起来挑水,生炉子,收拾东西,然后把东西都搬到摊位摆好,然后走路去上学(为了省点车钱)。傍晚回来洗碗收拾好东西才开始学习。放假就跟着哥哥去工地拉砖。他说曾经从什么地方来一车砖到什么地方,看我茫然的眼神(我其实对老家那城市的印象就一个字,大。其余一无所知),就补充道,一天就只能拉一趟了,因为回来就天黑了。就为了几分钱的工钱。还有一次,趁放假回家,又是为了省钱,跟着哥哥走路回去,从早六点出发,到了傍晚天快黑了,还没见到家,十几岁的男孩子不禁放声大哭,死活不肯走了。后来是我大伯把他背回家的。我上大学时,有一次发神经,想体验一下,省下两三块钱的车费(就一两瓶汽水的钱),就从学校走回家。两个多小时的旅程,多少让我能体会到父亲当时的累和苦。
(父亲还健在,而且身体还挺健康的。我的回忆都是根据多年来和父亲闲聊或听他和同学吹牛时听到的,有些地方可能不太准确,但多少能反映出父辈们的艰辛和坚强。说起这些事时,父亲的态度就好像是在吹牛,一点也不在乎,甚至有点骄傲的感觉。但我每次听都有点心酸,要插科打诨才能把眼中那点泪意掩饰过去。前两天跟网友聊起,突然觉得把从父亲(还有母亲)那听到的写出来,能反映一下那时候的人和社会。写文章和打字不是我擅长,可能有点凌乱,而且慢。题目可能也不太贴切,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