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人数当从死亡统计数据计算。人口变化中另有新生人口的因数要考虑。

来源: kankantw 2015-09-02 01:34: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1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kankantw ] 在 2015-09-03 06:44:2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人口统计中通常有三个各自独立且不相干的样本:人口总数统计数据,年度死亡人数统计数据,年度新生人口统计数据。

一般来说,死亡人口和新生人口是总人口的千分之几,不正常的时候,最多也不过百分之几,因此总人口数据相对来说是大数。各年度的总人口波动起伏接近百分之一,统计过程本身也会有千分之几的误差,若是用总人口统计数据来估算死亡人口,相近的两个大数相减会产生很大的误差(相对于死亡人口来说),这类计算不可靠。至于美国,还需考虑人口迁移的因数,因为美国是一个有大量移民的国家,更不能用总人口数据来计算死亡人口的变化。按照标准的统计理论,总可以计算出一个期望值,但同时还必须给出误差范围,误差太大时(接近甚至超过100%):可靠性太低、计算结果失去意义必须放弃。

从死亡人数统计数据的波动,可以计算非正常死亡的概率,中国1961年左右的情形,就是人们常说的“饿死多少人的大饥荒”事件,可以用统计方法估算。到底饿死多少人? 采用标准的统计方法,我给出的计算结果是 1200±200 万。用新生人口统计数据,或是年度人口数据,还可以由统计理论计算出另一个数值:人口出生异常值。将之用到中国60年代,可以估算出少生人口:4.5±1 千万。当然统计方法的计算结果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认为假设,这些假设都应该明确列示,并在检查可靠性时考虑。

人们的观点和看法常常是跟政治立场牵连,往往偏颇,这在"大饥荒饿死几千万"的争论的"众生像"中体现的很充分。

所有跟帖: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会坐等人饿死。饿的人,也不会等死,会找政府。可能有极少营养不良人早死。 -Weipan- 给 Weipan 发送悄悄话 Weip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15 postreply 08:39:32

刘少奇当时就说了什么话?你多大年纪?到75年,大批河南饥民还在大批南下要饭(那不是他们的错),你知道吗? -wsnyy- 给 wsnyy 发送悄悄话 wsnyy 的博客首页 (931 bytes) () 09/20/2015 postreply 14:18:16

为反毛,中国的统计数据都可能造假。 -Weipan- 给 Weipan 发送悄悄话 Weip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15 postreply 08:41:05

人口普查有6次: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可以多次验证 -kankantw- 给 kankantw 发送悄悄话 kankantw 的博客首页 (1021 bytes) () 09/02/2015 postreply 10:39:26

有道理。 -离离原上199- 给 离离原上199 发送悄悄话 离离原上19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8/2015 postreply 13:57:05

说的在理 -欲千北- 给 欲千北 发送悄悄话 欲千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8/2015 postreply 16:46:47

你这“1200±200 万”的计算结果是仅在“1961年左右”,还是1959-61左右? -离离原上199- 给 离离原上199 发送悄悄话 离离原上19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8/2015 postreply 13:55: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