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图片全程记录[图文]

本帖于 2006-02-13 01:55:1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金书龙 编辑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起初是一场内战,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为了 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 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

  朝鲜是东北亚的一个半岛国家,面积22多平方公里。

  1910年,朝鲜为日本侵占,并成为其侵略中国的跳板。为了反对日本的侵略,中朝 人民在各自国家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的斗争成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二战中,美、苏、英等国曾多次讨论过战后恢复朝鲜统一 与独立的问题。1945年8月,美国提议以北纬38°线为界,由美、苏分别在朝鲜南、北 部接受日本投降,得到苏联同意。8月,苏军和朝鲜人民军解放了“三八线”以北地区。

  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控制了“三八线”以南地区。 1945年12月,苏、美、英莫斯科外长会议达成一项关于在朝鲜建立临时政府的协议。 由于苏美意见对立,会后两国围绕建立什么样的临时政府展开了尖锐斗争。1948年8月, 南朝鲜通过“单独选举”,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并扬言以武力统一 朝鲜。同月,朝鲜劳动党领导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民主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9月任命金日成为内阁首相。南北朝鲜分别成立政府后,双方斗争日益尖锐, 仅1949年,“三八线”上的武装冲突就超过千次。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之间终于 爆发大规模内战。

  朝鲜内战爆发后,朝鲜人民军用两个多月时间连续进行了5次进攻战役,即汉城战 役、水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釜山战役,逐步将战线推向朝鲜南部。美国总 统杜鲁门在朝鲜内战爆发第三天即决定公开插手战争,命令麦克阿瑟使用海、空军全力 支持南朝鲜军队作战。面对强敌,朝鲜人民军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至第四次战役已 解放南朝鲜五分之四以上的土地,并将美军和南朝鲜军压在面积不足朝鲜面积二十分之 一的大丘、浦项、釜山三角地区。

  第四次战役后,美军得到了很大加强,并完全取得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在后方供应 困难,并且存在美军于后方登陆的危险的情况下,朝鲜人民军为夺取最终胜利,发起了 第五次战役,结果虽突破了敌部分地区的前沿防御,但未能扩张战果。9月10日,美军 和南朝鲜军转入反攻。9月15日,美军开始在仁川登陆,并在全线发起总攻。朝鲜人民 军主力被隔断,腹背受敌,粮少弹缺,经顽强抵抗被迫逐步撤向“三八线”附近。在这 种情况下,美国决心进一步扩大战争。10月1日,麦克阿瑟下令美军和南朝鲜军越过 “三八线”向北进攻,并企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北朝鲜全境,全歼朝鲜人民 军。至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处于万分危急之中。

  早在1950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就代表中国政府 声明,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27日在美国政府指使和操纵下通过的关于要求联合国会员国 协助南朝鲜当局的决议,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是非法的。

  9月30日,针对美国近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企图,中国政府又发出严重警告:“中 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咯,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 理。”10月上旬,中国政府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和朝鲜局势的发展,作 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 揭开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序幕。

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共6个军、3个炮兵师、32万人。面对的敌人是以美军 为首的“联合国军”共42万人,其中越过“三八线”北进的部队为1个集团军部4个军10 个师另2个旅,共约20万人。入朝以后,志愿军抓住敌以为中国不会出兵朝鲜从而继续 分兵冒进的有利时机,改变原定先组织防御,待站稳脚跟再进行反攻的计划,采取在运 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毅然发起第一次战役,将冒进之敌击退至清川江以南地 区,歼敌1.5万,粉碎了美军于感恩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 第一次战役后,志愿军迅速撤回至清川江以南严密隐蔽起来。此时,美军虽已发现 志愿军参战,但仍错误判断参战兵力不大,于是重新调整部署,集中5个军21万人的兵 力,沿东西两线,于11月24日发起了所谓“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采 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于11月7日开始实施第二次战役,给敌以出奇 不意的打击,至12月24日取得战役胜利。此役,中朝人民军队并歼敌3.6万余人,收复 了平壤及“三八线”以北广大地区,迫使美军和南朝鲜军转入防御,从而扭转了朝鲜战 局。 第二次战役后,自1950年除夕至1951年6月10日,志愿军又相继进行了第三、第四 和第五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这5次战役,中朝人民军队共歼敌 23万余人,其中美军8.8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灭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消灭朝鲜 人民军的企图。

  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后,美军和南朝鲜军已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并且兵力不足的问 题已十分突出。对中朝人民军队来说,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双方力量对比尚未发 生对中朝人民军队方面绝对有利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尽管中朝人民军队在兵力上占 有优势,但在技术装备上仍处于绝对劣势,制空权和制海权完全掌握在敌军手中。因此, 双方从1951年6月开始转入阵地防御作战,朝鲜战争出现相持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李承晚集团开始同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1951年7月10日, 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然而,美国和李承晚集团并不想公平合理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在谈判之初,他们即以其海、空优势要在陆地分界线上得到“补偿”为由,拒绝中朝人 民军队代表提出的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合理建议,而提出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 朝人民军队后方,企图不战而攫取1.2万平方公里土地。在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 他们又企图以武力迫使中朝人民军队屈服。1951年8月中旬至10月下旬,“联合国军” 发起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⒂诜⒍?募竟ナ频耐?保?龆?站?⒍?艘源莼俪?时辈?nbsp;铁路、公路,切断中朝人民军队运输补给线为目的的“绞杀战”以及“细菌战”。对此, 中朝人民军队组织了夏秋季防御作战,加强了后方对空防御,建立了摧不垮打不烂的交 通运输线,并出动空军在清川江南北上空打击敌机,取得了反击作战的胜利。

  从1952年春季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开始建立 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展小部队战斗活动,在整个前 沿开展狙击活动,大量杀伤敌人,并为配合谈判而举行全线战术反击作战。

  1952年10月8日,美军和南朝鲜军单方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为了改善防御 态势,以便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于10月14日发动了以上甘岭地区志愿军阵地为主要 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在历时43天的战役过程中,美方在志愿军阵地面积仅有3.7 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附近,先后投入兵力6万人,火炮320余门,坦克180余辆,出动飞 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多枚,倾泻炮弹190余万发。山顶土石被打松1米多深,表面阵 地全部被摧毁。志愿军先后投入兵力4万人,火炮130余门。防守部队在缺粮、缺弹、缺 水、缺氧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托坑道,坚守阵地,打退了敌数百次冲击,歼敌2.5 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攻势。1953年4月26日,敌人又不得不回到谈判桌边来。

  为了积极配合停战谈判,中朝人民军队从1953年5月中旬开始举行“战役性反击作 战”,先后对敌实施了3次进攻。

  在第三次进攻中,志愿军以5个军编成3个作战集团,在金城以南上所里至北汉江之 间地区,向南朝鲜军队阵地实施主要突击,突破其4个师的坚固防御阵地,并先后击退 “联合国军”约8个师的大小反扑千余次,歼敌5万余人,收复土地180平方公里,促进 了停战的最终实现。在中朝人民军队的胜利面前,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终于向朝 中方面作出了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至 此,朝鲜战争终以中朝人民军队的胜利而告结束。

  朝鲜战争历时3年零32天。战争中,中朝人民军队共毙伤俘敌军109.3万人,其中 美军约40万人,击落击伤敌机1.2万余架,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缴获和摧毁各种火 炮车辆10万多件。中朝人民军队的胜利,粉碎了美国的战争计划,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也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为了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一 大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中朝人民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世界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的正义斗争,使世界形势继续朝着有 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


6月25日,朝鲜人民军越过38线,朝鲜战争爆发。
6月28日,人民军夺占南朝鲜首都汉城。
9月15日,仁川登陆。联合国军夺占仁川港和港口附近岛屿。
9月28日,联合国军夺回汉城。


美军夺回汉城,中央厅前升起韩国国旗



9月30日,南朝鲜第3师越过38线向北前进。



在跨越38线之地搭建了简易的纪念标志,在这里,南朝鲜军源源不断涌向北方。



10月7日,美军开始越过三八线,进入北朝鲜。



美军占领后的开城。



10月12日,美军舰炮轰北朝鲜北部边境港口清津港。



10月9日,美军第1骑兵师开始进攻金川。



10月13日,京畿道坡州,被虐杀的平民。



10月13日,第1骑兵师第8骑兵团沿开城至金川公路向沙里院--平壤推进。



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威克岛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举行会谈,决定执行全面占领北朝鲜的计划。



10月15日,美第1军向沙里院(平壤南55公里)发起进攻。 但由于受到顽强的抵抗,直到10月17日才攻取沙里院,而右翼完全靠徒步追击的南朝鲜第1师已经到达平壤东侧15公里处。美军的2个师和南朝鲜军队的4个师争先恐后向平壤进击。



10月17日,沙里院,英军第27旅在追击北朝鲜军队。



10月18日,正在为攻破平壤作最后准备的韩军。



平壤中心构筑着各种工事,但是却未进行大的抵抗。10月19日,南朝鲜第1师捷足先登突入平壤旧市区,10月20日,南朝鲜第1师和南朝鲜第7师第8团协同进入市中心,10时许完成肃清残敌的任务。

美机轰炸下的平壤。



美机轰炸下的平壤。



10月,平壤,第1骑兵师5团通过燃起大火的村庄,路旁为被击毁的北朝鲜坦克。



10月19日,平壤,被击毁的人民军坦克。



10月,平壤,美第1骑兵师在车站的战斗。



10月19日,进入平壌的韩军乘车到处宣示胜利。



10月19日,美第5骑兵团进入平壤。



由北郊攻入平壤的南朝鲜第7师师长在前往牡丹峰的路上



10月19日,平壤附近锡矿山里的一地下兵工厂



10月20日,平壤,麦克阿瑟和沃克在平壤机场。



10月20日,为夺取平壤举行的庆贺会。




不期而遇,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

在北朝鲜人民军已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毛泽东应金日成的请求,于10月8日下达为了抗美援朝,关于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10月19日夜晚,就在美军攻占平壤的当天,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的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一个高射炮兵团从安东、长甸河口、辑安等地秘密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图为40军119师334团。



10月22日,荣州,英军第27旅研究进攻方案。



10月,英国旅澳大利亚营士兵等待进攻的命令。



10月,路旁的北朝鲜儿童,父母刚刚被轰炸致死。



10月24日,空中突变,出现米格-15(后)战斗机。



在几天前的1950年10月21日上午9时,金日成、彭德怀开始了历史性的首轮会谈。联合国军没有想到,志愿军马上就要出场,抗美援朝即将打响



10月25日,南朝鲜第6师第2团第3营以坦克为先导,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向北进发,行至温井以西13公里的两水洞,与隐蔽集结的志愿军第40军不期而遇,志愿军第40军118师第354团立即从两水洞附近的公路两侧发起突袭,在几分钟之内,韩军第3营就伤亡惨重,750人中有350人被击毙、击伤或俘虏,丧失了全部装备。韩军第2营前往解救,也被击溃。1950年月10月25日志愿军的第一声命令、第一批枪响、第一次冲锋、第一回胜利,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经过要图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北镇东南两水洞围歼南朝鲜军第6师一个加强营,并俘美军顾问一名。从此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南朝鲜第6师第2团一边收容败兵一边通宵构筑阵地,然而,志愿军第40军已在3时30分开始夜袭,一面吹着哨子和喇叭,一面投掷着大量手榴弹包围了温井的部队。天亮后南朝鲜第6师第2团在绝望中瓦解了,人们随便向山中四处逃散。 

10月26日,温井的战斗正在进行的时候,进至古场的南朝鲜第6师第7团,因对后方突然发生的变化不得而知,仍派出侦察队北进,由美军顾问弗莱明率领的侦察队顺利到达了楚山,看到北朝鲜兵慌忙地渡过鸭绿江上架设的舟桥进入中国东北,村镇及其附近高地早已没有敌人了。

入朝志愿军向敌后迂回。



10月27日,南朝鲜第6师主力和第1师,为增援远离主力的7团,向温并方向移动,与志愿军在温并以东、以南地区形成了对峙局面。由于志愿军第38军距离熙川尚有60公里,彭德怀再次改变攻打熙川的计划,命令第40军围歼温井地区的南朝鲜军队,诱导熙川、云山、球场的南朝鲜军队增援,然后用第39、第38军打援,同时,抽调第40军118师撤出已经占领的温井回头向北,配合第50军148师歼灭已经到达中朝边境楚山的南朝鲜第6师7团。 

进至楚山的南朝鲜军第6师第7团发现志愿军入朝后随即南逃,在途中被第40军118师歼灭大部。据联合国军方面的统计,这次战斗,南朝鲜第6师7团损失了所有的重装备,全团3552名官兵中,只有875名逃了回来,而其他一些主要军官、美军顾问们和士兵则非战死即被俘。
10月26--27日,云山,韩国第1师的空中补给。



志愿军和南朝鲜军虽已交火几天,美军对于中国出兵仍然抱着怀疑和不在乎态度,其第1骑兵师向距鸭绿江边60公里的云山前进增援南朝鲜军第1师,进至到博川的美第24师继续向定州推进。


10月26日,博川,后送受伤的澳大利亚伤员



志愿军第38军占领熙川后,向球场洞方向突击



志愿军战士用小铜哨联络部队向“联合国军”进攻



泰州郡龙山洞,志愿军打击南朝鲜第1师



11月,博川,受伤的澳大利亚士兵



11月4日,英国旅后撤到博川,其澳大利亚营进入桥头阵地



11月5日,博川,澳大利亚营的迫击炮组



11月5日,博川,撤退的澳大利亚3RAR伤兵



11月6日,太阳升起来,晴朗的一天开始了。联合国军的飞机在天空中飞舞,鹰一样地四处张望的侦察机飞行员报告说:没有敌人的影子,中国军队去向不明。

清川江畔,志愿军的第二次战役

幻影一般突然出现的敌人,在粉碎第8集团军的右翼使之不得不向清川江畔后退的同时,又突然返回,隐藏到北朝鲜军队的屏障的后面去了。美方判断中国没有全面介入的可能性,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并不是不可悔的势力”。

11月5日,被美军占领的北朝鲜村庄准备选举地方管理者



为保证交通补给线的畅通,美军工程兵加紧修复平壤附近的铁路桥



为保证后方补给交通线的畅通,美军四处出击讨伐游击队



守备飞虎山志愿军第38军112师第335团迟滞敌军的推进



第8集团军的右侧后濒于危急,清川江桥头堡使人感到危如累卵。麦克阿瑟看到第8集团军的惨状,判断要解救第8集团军之急,自己手中剩下的手段就只有破坏敌人的动脉--鸭绿江桥了,于是便向远东空军下达了轰炸其“南半部分”的命令。对新义州的轰炸是11月8日开始的。79架B-29在4架F-80喷气机的掩护下,向桥的南半部投下600吨炸弹,向新义州市内投下8.5万发燃烧弹。
 
11月15日,被轰炸的鸭绿江大桥



50年11月18日,美军轰炸新义州鸭绿江大桥,照片右上为中国安东。从照片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轰炸严格限制在鸭绿江中线以南,靠北朝鲜的一边



遭受美国空军轰炸的朝鲜新义州



11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做出决定,仍坚持以军事进攻迅速占领全朝鲜的军事计划,同意了麦克阿瑟发动圣诞节攻势的计划。

11月21日,进至其预定的发起总攻势的"攻击开始线",完成了战役展开。11月24日,麦克阿瑟向全世界发表《公报》,宣布发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至11月25日,西线第8集团军已至志愿军预定战场。

联合国军于东西两线再一次展开全面进攻



11月20日,清川江东北,美第2步兵师



东线美第7师第17团战斗群 I 连R排部分士兵;该排于11月19日最先攻入鸭绿江边的惠山镇。这是联合国军第二次看到鸭绿江对面的中国



11月21日,东线美第7师17团进入惠山镇



空中的战斗提前打响,图为50年11月,空中的米格战机



11月23日,航舰雷伊特湾号的F9F击落一架米格-15,左侧两个物体可能是弹射中的飞行员及其降落伞。



11月25日黄昏,在清川江以北整个西线的宽大正面上,自西至东,志愿军第50军于博川向英军第27旅、第66军于泰州向南朝鲜军第1师、第39军于宁边向美军第25师、第40军于球场方向向美军第2师、第38军于德川向南朝鲜军第7师、第42军于宁远向南朝鲜军第6师和第8师,开始了全面出击。

第二次战役作战要图



11月25日,志愿军39军在价川附近阻击敌人



11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主力向价川新兴洞、苏民洞地区之美军第2师发起进攻



11月25日夜,志愿军第40军第359团一部强渡清川江,切断新兴洞、球场之间的联系。图为该部行进在清川江边



1950年11月27日,美军第25师第24团1个黑人连(115人)士兵向志愿军第39军缴械投降。



11月27日,志愿军42军攻占宁远后,向顺川, 肃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



11月,战斗中的南朝鲜军



11月27日,Haejung附近,美第3步兵师65团用轻机枪向志愿军占据的高地射击



11月27日,第38军113师轻装前进,抢先占领了平壤至价川公路的交叉点三所里,切断了美第9军由军隅里经三所里向顺川的退路,震动了第8集团军整个战线。

11月28日,志愿军的攻击更加猛烈。在整个西部战线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的时候,感到战局发生逆转的麦克阿瑟下达了向清川江后退的命令。美军第1军撤至安州地区,准备经肃川向平壤方向撤退;第9军撤退至军隅里、价川地区,企图经龙源里、三所里向顺川突围。

11月28日,志愿军第38军在价川以东嘎日岭击破土耳其旅。图为志愿军将俘虏押下战场



11月29日晨,志愿军以正面突击和侧后迂回相结合,将美第2师、第25师、骑兵第l师、土耳其旅等部合围于价川、军隅里狭小地区内。第8集团军部署全被打乱,纷纷后撤。美第9军为打开向南撤退的道路,在大量飞机、坦克、大炮掩护和援军接应下,拼命突围,志愿军第l13师在不断遭到狂轰滥炸和南北夹击的情况下,顽强阻击,坚守阵地,使第8集团军向南突围与向北增援的部队相隔 l千米而始终不能相通。12月1日,美第9军在遭到重大伤亡后改向安州突围,志愿军展开追击。

志愿军某部指战员在军隅里阵地上指挥战斗



11月30日,志愿军第40军攻占军隅里



军隅里,担任后卫的美2师第2工兵战斗队



志愿军第38军一部在龙源里追歼美军



志愿军某部沿青川江追击敌人



12月2日,志愿军总部命令西线各军停止攻势,主力集结于安州、价川、凤鸣里、新仓里、北仓里地区休整补充,各军以一部向南尾追敌人,紧跟撤退的美军。 

按照美军当初的计划要加强肃川-顺川-成川-阳德一线,即平壤防线,12月3日,平壤防线核心的成川丢失,中国的大军从这个突破口蜂拥而来。麦克阿瑟下令向三八线总退却。这样,麦克阿瑟期待圣诞节结束战争的愿望,被中国的大军无情地粉碎了。

12月1日,美军第九军丢弃重装备沿安州公路败退。图为被击毙的美国兵横尸路旁。



志愿军部队对南逃三八线的联合国军实施追击



来自联合国的一个插曲

11月28日,中国政府特派代表伍修权(图中发言席左一)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发言,控诉美国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罪行



11月30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举手否决了要求中国撤军并保证中国的利益受到保护的决议



无可奈何,美军败回38线

12月3日,面对中国军队的攻势,麦克阿瑟被迫下令向三八线总退却

平壤的百姓观望着撤退的美军装甲部队



12月5日,第8集团军彻底地破坏了平壤的主要设施,放弃了象征北朝鲜的平壤。居民大规模地移动也是意想不到的。后送的列车满载着人员和物资,载重卡车、牛车、小船、自行车等装载着可能装载的家产,背着比自己身体还大的行李的难民群,背井离乡离开了久住的家园。

12月3日,平壤,南行避难行列中一个小女孩。



12月,平壤百姓爬过已炸毁的大同江桥蜂拥南逃。



12月,从平壤后撤的骑兵第l师的美国兵



12月4日,通过平壤大同江撤退的南朝鲜军



12月6日,志愿军攻入平壤,在市内斯大林大街追击前进



12月6日,黄海道沙里院,登上南行避难列車的难民



12月6日,黄海道沙里院,登上南行避难列車的难民



12月10日,燃烧的北朝鲜农村



12月11日,疲惫的南行避难难民



北朝鲜难民来到38线交界处



第8集团军在破坏大同桥、撤收舟桥之后,认为大体上已成功地与中国军队脱离接触,便决定在减恶山脉一线整顿态势。但此时志愿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迫近伊川、平康,在总体上形成了把第8集团军包围在平壤南侧的态势。志愿军的这种追击速度,算作当时中国军队的7个不可思议之一 [ 原注:所谓7个不可思议是:(1)中国介入的目的、时机和规模;(2)侦察能力;(3)伪装、土工作业能力;(4)装备和后勤;(5)夜间战斗的卓越本领;(6)无视人命的人海战术;(7)机动、追击速度。 ]

面临这样的危机,第8集团军谋求安全的方法只能是迅速地向三八线以南退却和以空军迟滞敌人的前进速度。美第5航空队统一指挥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南朝鲜空军全体出动,对所有渡河点、大小村落都加以无情的攻击,对一度发现的纵队反复地进行了连续的攻击。不知是由于它的效果好,还是中国军队已无后劲,第8集团军终于摆脱了危机,到12月15日退到三八线南侧调整了态势。12月23日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在途中因车祸身亡。

12月8日,京畿道,撤退到38线的军车



12月12日,美军在撤退的路上安装爆破装置



12月12日,汉江浮桥,后撤的车队



12月12日,仁川港,卸下撤退的物资



12月17日,被爆破的补给品货物列车



12月23日,西线志愿军进至金川、九化里、朔宁、涟川、铁原、华川地区集结,将战线推进至三八线附近,基本恢复战前态势。

至12月24日,东线元山地区的美第3师的一部和南朝鲜陆战队完成了海上撤退,在兴南地区从死地逃脱的第1陆战师也已乘船完毕,整个38线以北地区已经找不到任何一个美军士兵了。

志愿军某部踏水越过大同江向南推进



美国舆论称美军这次向三八线以南的大溃退,是美国陆军史上一次“最大的失败”。《时代周刊》指出:“140000南撤的美军,是美国军队的精华---他们是我们陆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这次失败---是美国有史以来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失败……在朝鲜的这次失败是不能补救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称此为“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退却”。

战火终于又一次平息在了38线上,但这只是短暂的宁静,38线的战云并未消散,还会再一次爆发。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东海岸胜利会师



彭老总曾自豪的说过:“美国骑1师从未吃过败仗,如今败在我们39军的手下了!”,对这支在云山之战中被志愿军痛歼的美军王牌大家应该不会陌生。骑1师 (1st Cav Div) 成立于1855年,过去是骑兵,后来改成陆军 ,但一直保留骑兵番号,士兵的臂章上也还留着一个马头符号,可没有一匹马,是彻头彻尾的机械化部队,建师近百年从未打过败仗,是美国出了名的王牌军,被喻为”常胜师“”先驱师“。朝鲜战争爆发后,骑一师是第一批投入战斗的美军部队,从洛东江反攻到突破38线,进攻平壤,一直担任主攻任务,真是所向披靡,好不威风。但在云山却栽在了更为英勇的志愿军三十九军的手里,被毙伤俘一千八百人,被击落飞机三架,被缴获飞机四架,坦克被击毁缴获二十八辆,汽车一百七十辆,火炮一百一十九门。这次战斗是美国骑一师在其辉煌的军史上第一次惨败,其八团(3800余人,下设一个122MM榴弹重炮营,一个M46重型坦克一个营等重装备组成)第三营被全歼。1950年11月6日,美国陆军被迫撤销了这个营的番号(被撤销番号是任何国家、任何部队最害怕的耻辱)。随后,骑一师撤至汉城以东广壮里、金谷里一带布防,11月20日中午,新编骑一师主力和南韩首都师抵达平山以北地区,21日中午,新编骑一师主力在沙里院地区遇到了志愿军主力部队,双方激烈交火,伤亡惨重。在以后的战斗中,骑一师还受到过多次的沉重打击,特别是在范佛里特的“秋季攻势”中,骑一师在西线担负自铁原、涟川以西地区北犯的主攻任务,经过了两个星期的激烈作战,共被杀伤万人以上。在战斗过程中,该师因伤亡惨重曾补充兵员三次。骑一师被俘的官兵垂头丧气地说:“这是骑一师历史上最黯淡的日子!”






































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有多么可怕的力量




































































美军仁川登陆

   仁川,是朝鲜中部西海岸的一个港口,位于汉城西南40公里处,是朝鲜国土东西最狭窄的“蜂腰部位”。

  1950年6月29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亲赴战场巡视后,决定凭借美国海军和空军的绝对优势,首先阻止北朝鲜人民军的南进,然后从其背后实施登陆,切断其补给线,南北夹击人民军。随后,麦克阿瑟命令有关登陆作战专家制定了名为“铬铁计划”的登陆作战方案,初步确定仁川等三个可供选择登陆地点。

  麦克阿瑟最终选择了仁川。1950年8月12日,他决定实施“铬铁计划”中的“100-B计划”(即仁川登陆计划),并将第1陆战师、第7师和南朝鲜军队的一部定为登陆部队,明确规定,其进攻目标为“仁川至汉城地区”。

  中共中央一直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局。当朝鲜人民军与敌胶着于釜山防线时,毛泽东就预见到美军有在人民军侧后登陆的可能,并提醒朝鲜政府注意防范。但朝鲜领导人并未采取防范措施,防守仁川的人民军只有1000人,汉城为5000人。

  正是由于判断人民军不会在仁川进行充分的防御准备,麦克阿瑟才为其计划的可行性找到了理由。假如人民军预先有准备,仁川登陆很可能遭到惨败。

  8月2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了麦克阿瑟仁川登陆计划。30日,麦克阿瑟下达了实施仁川登陆的作战命令。

  9月15日,“联合国军”实施仁川登陆,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参加仁川登陆部队主要有新组建的第10军(由美第1陆战师、第7师、特种兵旅、南朝鲜军第17团和陆战团及其他辅助部队组成)和美国第七舰队等,共7万余人,260余艘舰艇,并且得到美国远东空军500架飞机的空中掩护。15日凌晨5时,美军舰炮和飞机对仁川港外的月尾岛实施猛烈炮击和轰炸。6时,美军第1陆战师占领月尾岛。下午,当潮水重新上涨时,第1陆战师在仁川港南北两翼突击上岸。他们使用梯子爬上陡岸,或用坦克登陆艇撞破堤岸上陆。当晚,大约1.8万美军登上了仁川港,并建立起滩头阵地。16日,美军未遇到多大抵抗就攻占了仁川市。麦克阿瑟命令登陆部队分兵两路,一路直奔金浦机场和汉城,一路南下水原切断人民军的退路。同时命令在釜山的第8集团军出击,向北进攻,夹击人民军。

  9月21日,美军一部在金浦东北渡过汉江后,沿开城公路进攻汉城西测;另一路到达汉江南岸的永登浦,从南面威胁汉城。28日,美军攻占汉城。在釜山的美第8集团军突破人民军防线,向北进攻。

  仁川登陆,使朝鲜战局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战场形势急剧逆转,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转入战略退却。















































ps:加些由联军拍摄的朝鲜战争纪实彩色图片,刚想起园里好像
不太推荐发别的网站连接,顺手贴出来
























所有跟帖: 

回复:朝鲜战争图片全程记录[图文] -236677- 给 236677 发送悄悄话 (45 bytes) () 02/12/2006 postreply 13:59:07

Ding! Ding! Ding! -14402- 给 1440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2/2006 postreply 17:06:52

好帖,请再发999遍,真理是怎样炼成的忘了? -奥德赛- 给 奥德赛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2/2006 postreply 20:14:17

特虚心请教: 文中多次提到’南行避难难民’人民应去追寻金太阳 -一针见脓- 给 一针见脓 发送悄悄话 (585 bytes) () 02/13/2006 postreply 11:11:58

Is this a Civil War? -xyz3-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112 bytes) () 02/15/2006 postreply 22:35:21

u shuld not ask such a stupid question, even u r not a expert -69201- 给 692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6/2006 postreply 13:16: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