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您这还真是“拼了爹”的结果
首先,我很佩服你的努力和拼搏精神,走读生不是“贬义词”,至少我如此认为,我只是说“扩招”时爹娘的重要性。
因为77是各省各自出的考卷,很难量化比较分数,只能借鉴比较一番,因为您没说是哪省也没说是哪所学校,但总能在全国排名前十的不会很多,有位网友问您是否西安交大,您没回答,估计就是了,但一定不会是前五名。
再恕我一次,您的考分,对25岁以下的确是极高极高的,但77级是有年龄限制的,您那分就算不得多高了,我知道得虽然不算多,好歹也知道一些,举几个例子。我哥,上海66高中生,77考了336,录取的是南京的华东水利学院,不敢报上海的重点大学,也亏得没报,他有两个高中同学大约310分左右,录取的是大专班,其中一个还是上海某中型钢厂的党委委员(绝不是三种人,因为是文革初期的老保),他还有个同学考了350多,上的是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物系。 我虽78,但大学时与老学生关系密切,至少我们系77的大龄学生,个个考分过了330,最高360朝上,顺便说一句那所大学现在兼并了医学院才排名20左右,而且是出了名的年年招不满生的“地质矿山冶金”类学校。如果在河南,您那成绩大学肯定能录取,但十之八九是郑州大学开封师院等非重点,因为郑州工学院对25岁以上学生的录取线是差不多300分。
既然在74年出于统战的需要,你们已经和父亲联系上了,那么这个政治问题到底对你的大学录取有多大影响?过来人应该知道,除非您报的是北航的发动机或者北京工学院的导弹控制。
正规招生时您没收到通知,然后再去找统战部出面,恰恰证明了您的走读资格是拼了您在港台的爹的统战力量。
至少另外的“走读生”是学校子弟,大伙就会笑了,为什么不是附近农村的孩子?
再说一遍,我很敬重您的上进,相信现在也很有成就。
只是憋不住,要就事论一下事,若有冒犯,敬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