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党+没逻辑:从推广普通话到保卫方言

来源: 2015-03-19 22:50:3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既然是几曾回首,就应该主说往日时光。前些日子在一个跟帖里用了一个旧日上海人常说的词儿:“强盗坯子”,有人看到了,似觉得很不爽。

其实那个词还有更老的版本:贼坯!  

自开埠(1848年之前大概只是个渔村)到1949这一百年里,上海(主要是租界里)一直是个逃难的目的地:逃长毛、逃小刀会、逃北军(张宗昌)、逃“乱党”、逃日本人等等,只要有战乱就有人逃到上海。而且那些逼他们逃难的都是些“强盗”,强盗的小孩自然也就是强盗“坯子”了,这种小市民语言,说的人一般不大留意其中的阶级内涵。和北方人骂:你个杀千刀的 时也并不考虑对方是地主还是贫农一样。

语言是随着社会形态变化而变化的。很多台湾上海人上世纪90年代回到上海时说的上海话,上海本地人也觉得有隔阂。

至于有人问什么是TG的主流文化?答案很简单,斗争!再引深一下 就是二杆子文化。

表现方式就是:不允许批评,更不允许有逻辑的批评;也不允许探讨!平反可以但不允许探讨:譬如对遇罗克。

林彪曾说过:一个枪杆子 一个笔杆子 夺取政权靠这二杆子 保卫政权也靠这二杆子

记得前些年有人写过一篇关于“战时体制”的文章,似得出结论,一直是战时体制。

LEVIATAN里唯一没有的就是自由。

自身享受着自由 口上却说:自由有啥好 或者昧着良心(真觉得的不算)说:没觉得那时或者那里不自由,这种人按照普通话说是卑鄙,

但是还是方言:“下作” 更加"撒根"

所以,杀手锏还是得留着,万一再有人替那个混蛋的时代唱颂歌,那就要问一句:既然墙内那么好,您还出了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