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说说:为啥这里回忆过去的帖子以上海人或者曾经在上海生活过的人为主(或者很多)?

来源: 2015-01-19 19:37:4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个人的感觉是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是49年改朝换代后受影响最小的,相比国内其他地方。GCD以及其干部军官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截止黄菊上台,都不是上海的主流文化,或者没有影响到大部分上海人的价值取向。或者说:被上海滩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同化了?有外地人嘲笑上海女孩子一等嫁美军、二等嫁皇军、三等嫁国军、四等嫁伪军;上海人也有自嘲的。但是在很多城市里找高干子弟的浪头在上海滩上一直不大,老实说在上海本地人里基本不成潮流。

有位山东南下的干部,(大概)12级,住在南京西路与威海卫路间的静安别墅,上下班一直月票。到了74年,觉得年纪大了,轧公交身体有点吃不消了,找我聊天,打听二用车的行情。想买一部代步。现在看这家人家当然是廉洁好干部,也没发觉有什么阶级斗争的警惕性(毕竟邻居都是“资产阶级);但任然无法融入周围环境似,小孩子间吵架:大蒜头!

生活方式持续不变越久就越值得回味?

有人说因为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所以有活力;但是同样的,天津也是移民城市,在几曾回首里很少看到天津五大道里居民的帖子。

没什么条理性,随手写下,敬请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