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报考医学院的学生,都是学业优秀的“学霸”。至少比出平均录取线高出很多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医学院。我们那个年代如此,之后也是如此,即便大学毕业生遍地流的这些年,能进入知名医科大学,也不是件轻易而举的事情。
我在上海的同学中,恰好有一个女生的女儿、一个男生的儿子,都学了医,毕业后都在不错的医院当医生。
此行回上海,聚会之间聊起了子女,才知道,这两个当医生的孩子,都先后辞职改了行!
那个男生的儿子没有见过,据说他学医是父母主张,孩子有绘画天赋,喜欢的是动漫。可是父母觉得画画当业余爱好挺好,当饭吃,很难出头,当医生却是越老越值钱,就这么着,儿子学了医,当了医生。女同学的女儿却是自己做主,一门心思想当医生。工作了好几年,婚也结了,儿子也有了,一切顺理成章,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吧。偏偏也辞职改行。事先也没有和父母商量商量。母女为此起了争执。母亲说:当初你是死活要上医学院,本硕七年,说放弃就放弃,太草率!女儿说:你难道让我为18岁的一个决定承担一辈子责任吗!
这话在理啊!可到底为什么放弃人人都觉得不错的职业呢?九十年代国内也有一批头脑灵活的医生辞职下海,去外企当医药代表,或是自己办药厂,自己开牙医诊所等等。不过那个风光早已不再了。
虽然有疑问又好奇,可这些都算是别人的家事,我不能几年不见面。见面就要掀别人家底儿。没有再深问。
好在两个孩子现在都觉得满意。男孩子又去学了什么日本的3D动漫技术;女孩子在一家进口化妆品公司做药妆。
国内的亲朋好友的孩子们,有四个在当医生,现在有一半改了行,这算不算是什么预兆什么趋势呢?改行的两个孩子都在上海,上海的孩子经济条件更优裕一些,职业的选择范围更大一些 ,没有生活的后顾之忧,对工作的取舍之间容易做出决定。但是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信号:当医生,不再受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