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侄儿毛远新刑满释放前后

来源: 淡黄柳 2014-08-15 21:08:1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353 bytes)


       毛泽东情同父子、文革中视为接班人培养的侄子毛远新,自粉碎“四人帮”之后,这个名字就再没有出现各类媒体的正面报道。2012年10月19日,毛远新却在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媒体。

       2012年10月23日,在毛泽东提出南水北调构想六十周年之际,毛远新和妻子全秀凤、堂妹毛小青及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赵延鹤、周福明、吴连登、邵树华等老领导、老将军,到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渠首河南省淅川县参观学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淅川与北京紧紧联系在一起。这项人类水利工程史上干渠最长、调水量最大、投资最大、水质最优的饮用水工程,2014年将从河南淅川开始为京津地区输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水源所在地的“天下第一渠首”——淅川,是观瞻调水工程、饮水思源游的绝佳去处,不仅可观渠首闸雄伟壮观,还能远眺总干渠斗折蛇行。工人们为保证及时向北京输水,正在紧张地进行施工,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

       淅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为商於之地,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900年历史,有450年建都在淅川,所以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南北文化的交汇点。越大夫范蠡、史学家范晔、文学家范启、范泰、经学家范宁、《神灭论》作者范缜、书法家李衮,以及近代诗人余杏雨、著名水利专家朱华航、医学家阎仲彝等皆生于斯、长于斯。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使淅川境内文物古迹珠玑遍地,被称为“文物大县”。这里群山起伏,沟河纵横,风景名胜众多。亚洲第一人工淡水湖——丹阳湖(丹江口水库),中国第一苑——丹江大观苑景区,还有奇峰林立、迂回曲折的丹江小三峡,中州四大名刹之一香严寺,飞瀑鸣泉的世外桃源坐禅谷,如梦如幻的神奇世界八仙洞,被誉为绿色海洋、天然氧吧的龙山景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荆紫关清代一条街等多处著名景点,形成了高峡平湖游、南水北调生态游、山水峡谷游、宗教文化游、荆关访古游、商圣故里游、神奇溶洞游等众多旅游精品线路。

       中共淅川县委、政府的主要领导陪同毛远新一行参观了各个景点,合影留念。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库丹江口水库,只见水面碧波千倾,天水一色,山清水秀,美丽如画,奇山异石,独具姿彩。再如由福森集团依托丹江水库开发的丹江大观苑,总投资达6.8亿元,占地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丹江水库周边自然景观最丰富的区域。

       淅川立足亚洲第一库的天然资源,借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巨大的影响力,突出“药文化、水文化、楚文化、佛文化、商文化”五大文化特色,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和谐统一,努力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文化旅游、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中国第一旅游名胜,成为镶嵌于丹江湖盘的一颗璀璨明珠。

     毛远新,在中国确实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当然,不仅此他是毛泽东侄儿,革命烈士毛泽民的儿子,还因他是“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27岁就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省部级干部,一度是沈阳军区政委、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又成为毛泽东与政治局的“联络员”,差一点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毛远新生于1941年2月,比毛泽东和江青的女儿李讷仅小6个月,是毛泽民和朱旦华的儿子。毛泽民中年得子,极为钟爱。1942年8月,新疆军阀盛世才背信弃义,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在新疆工作的中共干部全部下狱。朱旦华抱着一岁多的儿子,被关在女牢。1943年9月27日深夜,忠贞不屈的毛泽民、陈潭秋、林基路三位新疆党的领导人,在受尽酷刑之后,被残忍的敌人秘密杀害于迪化(今乌鲁木齐),那时毛远新才两岁多。小远新跟着母亲在新疆监狱里坐了四年牢,成了一个小难友。直到1945年初,在周恩来的多方营救下,张治中释放了关押在新疆的共产党人,1945年7月,毛远新才同母亲回到了延安。朱丹华后来改嫁方志敏之弟方志纯,毛远新也就随方志纯住在江西南昌。

    1951年夏天学校放暑假,正好朱旦华要到北京参加全国妇联会议,便带着远新去北京。康克清见了母子俩说:“旦华呀,你来开会,又带着个孩子,不方便啊,把远新送到他伯伯那儿去吧。”远新高兴得直跳,他有两年多没有见到伯伯啦。朱旦华开完会,到中南海去接儿子回南昌。“我不回南昌!”儿子噘着嘴,一脸的不高兴:“我愿在北京念书,还回育英学校去.不行!”

      朱丹华态度坚决:“伯伯工作这么忙,你不能在这儿给伯伯添麻烦!”

      毛泽东笑眯眯地看着这娘儿俩对阵,又快乐地抚摸一下远新的光脑袋说:“远新,还是回到妈妈的身边好,我这里是温室,你成了温室的花朵可不好哟!”远新一拧脖子,反驳道:“我留在北京是去育英学校上学,也不是留在伯伯这儿当什么花朵!”毛泽东笑出声来,使劲儿把侄儿搂在怀里。

         江青连忙把朱旦华拉到一边,小声说:“自从岸英在朝鲜前线牺牲,主席很长时间没有笑脸了,这些日子,小豆豆(指毛远新)来了,主席才高兴起来,我看,别让这孩子回南昌了,留下来,主席情绪会好的。”于是,朱丹华同意把远新留下来,又征求了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指指李讷说:“让姐姐带弟弟喽!都在育英学校读书嘛。”

       朱丹华又再三叮嘱远新要听话,别淘气,这才告别毛泽东回南昌去了。

      自从毛远新留在毛泽东的身边,给毛泽东带来了许多心灵慰藉和精神欢悦,他十分喜欢这个聪明机灵又乖巧听话的侄儿。毛远新又回到原来的班级里,平日在学校住宿,周六跟着李讷回中南海。毛泽东每月给学校15元,作为毛远新全部的膳宿和学杂费。每年夏天,毛泽东又派人送毛远新去南昌看望母亲和继父。从10岁起,毛远新就完全由毛泽东当成亲儿子抚养,他一直是在伯伯身边长大的。

       从此,毛远新就一直跟随伯父毛泽东生活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在各方面都很关心他的这个侄儿,犹如父子一般。

       毛远新比李讷小半岁,他们一起在北京上育英小学。毛泽东、江青待毛远新如同己出。1954年,毛远新小学毕业,考入北京一○一中学。

        1960年7月,毛远新高中毕业,由于学业优秀,学校打算保送他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时的中国青年都对哈军工怀有崇拜感,皆以进入神秘的哈军工为首选升学目标。毛远新当然愿意去哈军工,他回到中南海,对毛泽东说:“伯伯,哈军工招生组来我们学院招生了,我想报名,听说我们学校已决定保送我去呢。”“唔,保送?”毛泽东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刚刚入党的小伙子,高高的个子,稚气未退的方脸盘上激情洋溢。毛泽东点燃半截香烟,吸了一口,缓缓说道:“升大学嘛,怎么能靠保送?不是自己考上的,不能算真本事!我的意见,你要走进考场,考个状元郎嘛!”毛泽东的态度让毛远新一夜没睡好,他知道伯伯从来不溺爱子女,当年岸英大哥从苏联回到延安,伯伯送大哥下乡当农民,朝鲜战争一开始,又把大哥送上前线……毛远新决心凭本事报考中国最好的大学。高考发榜后,他轻松地拿到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的录取通知书,在清华,他跟吴邦国是同学。

     毛远新在清华大学学了一个学期,正放寒假。一天,毛远新接到毛泽东秘书的电话,让他到广州见伯伯。在广州,毛远新碰到中学时代的好友,叶剑英元帅的二儿子叶选宁,两个年轻人亲热得形影不离,没完没了地聊着各自学校的事儿。叶选宁突然问:“你为什么不转学来我们军工读书呢?我们学院的条件比你们清华好,起码能吃饱饭。”这可触动毛远新的心思了,正值国家经济困难,到处有人饿死的非常时期,作为学校排球队运动员的毛远新总感到饥肠辘辘,两眼冒金花,在哈军工能填饱肚子,这可太有吸引力了。他忙去问毛泽东:“伯伯,我的许多同学都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我也喜欢那里,我想转学到那里好吗?”毛泽东这次似乎并不反对侄儿转学,只是随便问了一句:“人家会同意你转学吗?”后来,叶选宁帮忙拔通了哈军工院长陈赓大将家里的电话,正在养病的陈赓乐呵呵地说:“欢迎清华的高才生啊!”毛泽东得知陈赓同意毛远新转学,自然他也同意了。

     从此,毛远新转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每逢寒暑假,毛远新回到毛泽东身边。                       

        1961年2月新学期开始时,毛远新转入哈军工,在导弹工程系一个班里插班上课。初来乍到,毛远新埋头学习,保持低调。他待人谦和有礼,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他的身上看不到一般高干子弟或多或少存在的优越感和骄娇二气。

       第二个学期开始后,系里任命他为学员班班长,他推辞不掉,只好担任事事都要吃苦在先的骨干工作,他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一次学员队扫卫生,恰好负责扫厕所的那个班有事没来,毛远新领着全班完成分担的任务后,又一个人去打扫厕所,用抹布擦洗便池,直到把厕所收拾得一干二净才回宿舍。毛远新踏实做事,从不张扬,全队学员都佩服他。尽管社会工作多,可毛远新的学习成绩特别好,在班里,他的每门功课从没有出过前三名,这一点让不少高干子弟啧啧称奇。毛远新生活简朴,除了那不到十元钱的津贴费,他从没有向谁要过钱。平时省吃俭用,衣服破了自己补,头发长了自己理,在他的带动下,不少高干子弟也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艰苦朴素的作风。高干子弟们常说,“远新是最穷的干部子弟”,他来哈军工之后,不久也进了院排球队,上场打球,人们常会发现他的背心上总是带着窟隆眼。毛远新多才多艺,吹一手令人叫绝的小号。同班女同学,叶剑英养女傅凝(即后来的名记者戴晴)曾写过一文:<远去的号角>,记述毛远新当时的青春魅力。对表现较差的高干子弟,毛远新像个大哥哥,经常找他们个别谈心,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在学员中的威信是靠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来的。

       1963年春天,哈军工发生了一件惊动中央的大案。一个父亲是上将、某大军区司令员的高干子弟主动联络台湾特务机关,要投奔“自由世界”,为蒋帮“反攻大陆”效力。案件很快被破获,毛远新大吃一惊,这个高干子弟叫陈东平,是与毛远新睡上下床的同班同学。陈东平案东窗事发之后,毛远新多次自责,平时,他对这位学习成绩不及格,天天大谈女人的纨绔子弟陈东平没少规劝和批评,但没想到老红军的儿子当了反革命。毛远新认为自己这个班长没当好,他感到痛苦和气恼,为什么在高干子弟中出现这种害群之马?他配合院系领导,以陈东平为反面典型,深入检查高干子弟中存在的各种严重问题,使哈军工教育干部子弟的工作出现了新局面。陈东平案件一直上报到毛泽东那里,给毛泽东留下深刻的印象。1964年初,毛泽东在和毛远新谈话时,批评道:“什么地方都有阶级斗争,都有反革命分子。陈东平不是睡在你的旁边?你们学院揭发的几个材料我都看了。你与反革命睡在一起还不知道。”又说:“这么多反革命你就没有感觉?陈东平在你旁边就不知道。”毛远新说:“陈东平是在家里休学听广播变坏了。”毛泽东哼了一声:“听敌人广播就那样相信?你听了没有?敌人连饭吃的都没有,他的话你能相信?卫立煌就是在香港做生意赔了本才回来的。卫立煌这样的人,人家都看不起,难道敌人看得起他陈东平?”

       1964年7月,毛远新结束工厂实习后回到北京,住在中南海。毛远新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就是不大关心政治,这一点,他经常受到毛泽东的训诫和教诲。7月初,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彭真为组长的文化革命5人小组7月4日,毛泽东向新闻界发出指示,要求注意报道提拔新生力量。这时候,在哈尔滨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学习的毛泽东的侄儿毛远新来到了北京。7月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游泳池家中很高兴地同毛远新谈话。毛泽东说:“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你们学院应该去农村搞‘四清’,去工厂搞‘五反’。阶级斗争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学毕业?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

       当时,毛泽东随口而谈。事后,毛远新深知这一谈话的重要性,作了追记,写出《谈话纪要》。谈话内容迅速传到了高等教育部。高教部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印发了《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虽说是内部文件,却一下子便轰动了教育界。

       1964年7月中旬,毛泽东让他跟着去北戴河。北戴河海滨凉风习习,毛泽东刚刚从海里上岸,穿上睡衣,心情很好。听毛远新说哈军工组织上千人横渡松花江,毛泽东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书,笑道:“好!年轻人应当到江河湖海中游泳噢,只有在大风大浪中游水才有味道,你放假了,要天天下海游泳。”毛泽东突然问侄儿:“你会骑马吗?”“不会。我小时候从延安出发,坐过骡子驮的大筐,可从来没骑过马。”“哼,当兵不会骑马,不应该。你假期找汪东兴安排一下,要学会骑马。”警卫班长告诉毛远新,毛主席想考察黄河,准备从下游走到上游,听说路途险要,没法坐车,只能骑马,所以最近他经常练习骑马,还叫秘书和工作人员也去学。毛远新这才明白。他在警卫团的帮助下,找了一匹老实的军马,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去练习骑马,没过多少时候他就可以扬鞭策马,在野地里飞奔了。毛泽东每天工作很忙,好多天没和毛远新谈话了,有一天晚上有空,他让值班的卫士把毛远新叫过来。“这半年你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提高啊?”毛泽东点燃半支香烟,慢悠悠地问道。毛远新知道伯父今天的心绪很好,就说:“我自己也糊里糊涂,说不上有进步,有也只是表面上的。”“我看你还有进步,”毛泽东吐出一串烟圈儿,“你现在对问题的看法不是那样简单了。你看过《九评》没有?革命接班人的五条看了没有?”

          毛远新回答说:“只看过《八评》,第九评还没有看到。”“哦,第九评也已经写出来了。”毛泽东说,“在我的办公桌上,过一会儿你可以拿去看。”“我一定认真看。”毛远新说。“接班人的五条看了没有?”毛泽东又问,“懂不懂?”“基本都懂。”毛远新点了点头。“这五条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毛泽东强调说。
      “第一条是理论也是方向;第二条是目的,到底是为谁服务,这是主要的,这一条学好了什么都好办;三、四、五条是方法问题。要团结多数人,要搞民主集中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要有自我批评,要谦虚谨慎。”“这些我都懂。伯父……”毛远新问,“到底什么是‘四个第一’?”

       那天晚上,毛泽东谈兴甚浓,看来,他是有意识想给侄子讲解革命接班人的问题讲到接班人的第二条时,毛泽东说:“你就知道为自己着想,考虑的都是自己问题。你父亲在敌人面前坚毅不屈,丝毫不动摇,就是因为他为多数人服务,要是你还不是双膝跪下,乞求饶命了。我们家很多人,都是让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杀死的。你是吃蜜糖长大的,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苦。你将来不当右派,当个中间派我就满足了。你没有吃过苦嘛,怎么能当上左派呢?”毛远新坐不住了,连忙争辩道:“我还有点希望吧?”毛泽东把烟蒂按死说:“有希望,好,超出我的标准就更好。‘四个第一’说是林彪提出来的,还说什么‘人的思想工作第一’和‘活的思想工作第一’,那么什么样的思想才叫‘活思想’?为什么在具体工作中总是抓不住?”“什么是‘四个第一’?”毛泽东说,“知道了为什么还不抓活思想?听说你们学校政治干部很多,就是不抓基层,当然思想就抓不住。”毛泽东又点上香烟,讲到接班人的第三条时说:“你这个班长是怎样当的?人家提意见能接受吗?提错了能受得了吗?冤枉你能受得了吗?如果受不了那怎能团结人?你要特别学会与你意见不合的人在一起工作。你就喜欢人家捧你,嘴里吃的是蜜糖,耳里听的是颂歌,这是最危险的,你就喜欢这个。”毛泽东谈锋甚健,讲解完接班人的五个条件后,话题一下转到学院的工作上。“你们学院最根本的是四个第一不落实,你不是说要学习马列主义吗?你们是怎么个学法?只听讲课能学到多少东西,最重要的要到实际中去学。”毛远新提出反对意见:“工科和文科不一样,没有安排那么多时间去接触社会。”“不对,”毛泽东神态严肃,毋庸置疑地说:“阶级斗争,是你们一门主课,我已和罗总长讲了这个问题,你们学院应该到农村去搞四清,从干部到学员全都去,一个不留。今年冬天或明年春天就去,早去比晚去好,一定要去。对于你不仅要去参加五个月的四清,而且要去工厂搞上半年五反。你对社会一点也不了解嘛,不搞四清你不了解农民,不搞五反你不了解工人。这样一个政治教育完成了。我才算你毕业,不然军工学院让你毕业,我是不承认你毕业的。阶级斗争都不知道,怎能算大学毕业。你毕业了我还要给你安排这一课。”对这个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侄子,毛泽东的要求可谓严矣,在1964年中国社会风云激荡的多事之秋,他像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给学生上课那样,亲自教导,耳提面命,用心良苦。对于身边钟爱有加的后代,毛泽东的内心寄托着何等样的期望啊。毛泽东这篇教子长谈改变了中国教育的走向,中国高等院校迅速贯彻“阶级斗争是主课”的最高指示,大学生开始分批下农村参加“四清运动”。

      “那么怎样理解阶级斗争呢?”毛远新又问。“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毛泽东说,“你们学院应该去农村搞‘四清’,去工厂搞‘五反’。从干部到学员全都去,一个不留。今年冬天或明年春天就去,早去比晚去好,一定要去。对于你不仅要去参加5个月的‘四清’,而且要去工厂搞上半年‘五反’。你对社会一点也不了解么!不搞‘四清’就不了解农民,不搞‘五反’就不了解工人。这样一个政治教育完成了,我才算你毕业,不然军工学院让你毕业,我是不承认你毕业的。”毛远新笑着说:“反正到时候有哈军工的毕业证书就行了!”

      毛泽东说:“问题不是那样简单呢!阶级敌人到处都有,有的就睡在你的身边你都不晓得。”又说,“学习马列主义就是学习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到处都有。你们学院就有。你们学院出了一个反革命知道不知道?他写了19本反动日记,天天在骂我们,这还不是反革命分子!你们不是感觉不到阶级斗争吗?你们旁边不是就有吗?没有反革命,哪还有什么革命。哪里都有反革命,工厂里怎么没有? 

      “你们学院揭发的几个材料我都看了。你与反革命睡在一起还不知道。”毛泽东继续说。毛远新“嘿嘿”一笑“他们的脑门上又没有写着‘反革命’3个字,我怎么会知道……”“要警惕呢!”毛泽东继续说,“你们的政治课主要是讲课,光讲课能学习到多少东西,最主要的是要到实际中去学习。你们为什么光对专业感兴趣?对马列主义不感兴趣?”  

       “那是你现在对我说……”毛泽东又说,“你们学院最根本的是四个第一不落实,你不是说要学习马列主义吗?你们是什么个学法?只听讲课能学到多少东西?最重要的是要到实际中去学。”这时候,毛远新从他坐的沙发上站起身来,想再一次去给毛泽东点烟,被毛泽东摆手势制止了:“你老实坐下来听我讲么!”毛远新只得又重新坐下去听他伯父讲“全国都大学解放军,你们就是解放军,为什么不学?

       “你就是喜欢舒服,怕艰苦。”毛泽东责怪说,“你就知道为自己着想,考虑的都是自己的问题。”毛远新争辩道:“我也考虑党和国家的事……”毛泽东不容争辩地说:“你父亲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丝毫不动摇,就是因为他为大多数人服务。要是你还不是双膝跪下,乞求饶命了!”毛远新再次争辩道:“我才不会呢!”  

        毛泽东接着说:“我们家许多人都是被国民党和帝国主义杀死的。你是吃蜜糖长大的,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苦。你将来不当右派,当个中间派我就满足了。你没吃过苦,怎么能当上左派呢?” 

       毛远新保证说:“我下农村、进工厂,摸爬滚打,争取当左派……”毛泽东点一点头说:“有希望,超出我的标准就更好。”接下来,毛泽东又对毛远新讲起了在校学习的事:“整个教育制度就是那样,公开号召去争取那个5分。你不要去争那个全优,那样会把你限制死了的,你姐姐(你姐姐,指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也吃了这个亏。就有那么一些人把分数看透了,大胆主动地去学。”   

      “讲稿还对学生保密?”毛泽东有些生气地说,“到了讲堂上才让学生抄,把学员束缚死了。”又说,“我过去在抗大讲课时就是把讲稿发给学员,我只讲了30分钟,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然后提出问题,教员再答疑。”毛远新喃喃地说:“要是你当我们的院长就好了……”图为毛远新与陈锡联。

       毛泽东说:“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去研究问题,讲那么多干什么?过去公开号召大家争全优。在学校是全优,工作上不一定就是全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状元的,都没有真才实学,反倒是有些连举人都没有考取的人有点真才实学。唐朝最大的两个诗人连举人也未考取。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毛远新说:“那我要是总不听老师的,还不是总要挨批评……”“所以教育要改革么……”毛泽东继续讲道,“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教员就那么点本事,离开讲稿什么也不行。为什么不把讲稿发给你们,与你们一起研究问题?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员能回答出50%,其他的说不知道,和学生一起商量,这就是不错的了。不要装着样子去吓唬人。”

      “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就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只要不把学生当成打击对象就好了。教改的关键就是教员。”毛泽东总结道。毛泽东和毛远新的这一长时间的谈话内容,都被毛泽东的秘书张玉凤在一旁认真地记录下来……

        当时,毛泽东随口而谈。事后,毛远新深知这一谈话的重要性,作了追记,写出《谈话纪要》。谈话内容迅速传到了高等教育部。高教部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印发了《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虽说是内部文件,却一下子便轰动了教育界。

       1965年夏,毛远新得了胆囊炎,痛得流汗。学院送他到北京住院治疗。病愈后,又陪同系领导作了一段时间的教改调研,这才向伯伯辞行。毛泽东说:“你要下农村搞四清了,名字太显眼,要改一下。”思忖片刻,毛泽东说:“解放战争时,我的化名叫李得胜,现在你的两个姐姐叫李敏、李讷,我看哪,你就叫‘李实’吧。”9月初,带着伯父的殷殷嘱托,李实来到黑龙江省巴彦县临城公社,任工作队的副队长,和大家睡在一铺土炕上。晚到了半个月,他积极工作,到农民家里访贫问苦,抓紧了解情况。不久,在清理大队账目时发现了800元的亏空,在60年代的农村,那可是个大数目。大队会计姓谷,他怎么也说不清为什么会差出这些钱来。大队上上下下都说,谷会计这个“四不清”干部是“板上钉钉子”没跑啦。谷会计吓坏了,一病不起。工作队把谷会计帐目不清的问题交给了李实。李实白天认真调查,晚上在小油灯下打算盘,一笔一笔的核实,终于把这800元的去向弄清楚了,圆上了账。那天,李实和同学们去看谷会计,躺在炕上的谷会计听到狗叫声,立时面无血色,体似筛糠,以为工作队要抓他送监了。李实进门,坐到炕沿上,笑道:“老谷啊,账已经圆上了,你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是来给你吃颗定心丸儿的!”谷会计感动得嚎啕大哭。半年来,农民群众只知道工作队的老李是“贫下中农的贴心人”,谁也不知道老李的真实身份。

       1966年初,毛远新提前毕业,学院把他分配到研制导弹的国防研究所。回到北京,毛远新征求伯伯的意见。毛泽东不以为然,淡然道:“你这个大学生呀,我还不承认呢,你没当过工人,没当过农民,也没当过兵,没有什么实际经验,怎么算个真正的大学生?”毛远新不服气:“我在军工当了这么多年的兵,怎么不是当兵呢?”“我说的是连队,”毛泽东说:“连队当兵跟军队院校的学生兵怎么可以比?”毛泽东又说:“你去的是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你刚毕业就去那里,对你并不好。”毛远新自小就非常听伯父的话,他马上打长途电话,请系里通过正常组织渠道联系一下,看看能否同意他下连队当兵。当然,这一切自然是一路绿灯,不久,毛远新接到去空军当兵的通知。拿到通知书后,毛远新到空军司令部报到,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和政委余立金热情接待毛远新,连声说:“欢迎,欢迎!欢迎军工的高才生来到空军!”胖司令吴法宪一定要请毛远新吃一顿饭,以表敬意。他说将会安排毛远新到空军的第二高炮指挥部当参谋。毛远新轻松愉快地回到中南海,向伯伯报告,自己要到空军当参谋了。毛泽东眉头紧蹙,摆手道:“不对。你不应该留在城里当官,我是要你下基层连队当兵!”见侄子没吭声,好像有点保留意见,毛泽东又缓和地说:“你知道这句老话吗?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当那个放屁都没声的参谋干么子?”一句话把毛远新说乐了,他又到空司,要求吴法宪收回成命,改派野战部队。空司把毛远新和他的同学廖晖(廖承志之子),谢飘(谢觉哉之子),胡鲁克(胡奇才之子)分到空军高炮某独立师。之前,提前毕业的粟戎生(粟裕大将之子)已经先期到达这个部队的三营.3月初,他们调防到云南,在大山里布防,准备迎击敌机。毛远新和粟戎生住在一个帐篷里,下大雨的时候,鞋子都会漂起来,最困难是大山上没水吃,下山挑水,走一趟就要40分钟。毛远新和战友们栉风沐雨,忍受着蚊叮虫咬,专业精湛的毛远新很快挑起技术指挥的重担,很好地完成了战斗任务。8月中旬,空司来了电话,急调毛远新回北京。在深山里呆了半年的毛远新被北京天翻地覆的“文革”吓了一跳,真有“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隔世之感,他看到红卫兵在破四旧,破坏西单的教堂,惊讶地问叶选宁:"这不是在破坏文物吗?"8月18日那天,毛远新跟着身穿军装的毛泽东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从此,毛远新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身不由已地卷入可怕的历史旋涡里。

    1965年,毛远新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按照毛泽东谈话的精神,他到防空导弹三营一连当兵。

      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当时规定1965年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回校参加运动,毛远新也就回校。在“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被红卫兵作为传单广为印行,毛远新的身份也就广为人知。

       毛远新发起组织了“哈军工红色造反团”。他的特殊身份,使他成了当地红卫兵领袖。1968年5月14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毛远新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从此步入中国政界,被视为“可靠接班人”。不久,他又担任沈阳军区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毛远新跟江青关系不错。江青视他如自己的儿子。在家中,江青喊毛远新的小名“小豆子”,而毛远新则喊江青为“妈妈”。毛远新在政治上也紧跟江青。一是在1973年各大学恢复招生时,张铁生交了白卷,却被毛远新封为“反潮流英雄”。二是创造了“朝农经验”。“朝农”即朝阳农学院(前身为沈阳农学院),实行“开门办学”,在1974年被树为全国“教育革命”的“先进典型”。

      1975年,毛泽东病情加重,江青安插了毛远新当了毛泽东与政治局的“联络员”,一下子就掌握了发布“最高指示”的大权。从此,毛远新来到毛泽东身旁,开始向毛泽东“吹风”,差一点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1975年11月1日,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说:“对文化大革命,有股风,似乎比1972年借批极左而否定文化大革命时还要凶些”,“我很注意小平同志的讲话,我感到一个问题,他很少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很少提批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三项指示为纲”“其实只剩下一项指示,即把生产搞上去了”;“担心中央,怕出反复。

       毛泽东最看重“文化大革命”。对“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是寸步不让的。毛远新“吹”的“风”,正是毛泽东最为担心的事,当即对毛远新说,有两种态度,要特别注意:“一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

       11月2日,毛远新再次向毛泽东谈到,邓小平从不谈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的路线不对。毛泽东听后,决心把他和邓小平之间的分歧挑开,让毛远新出面“帮助”邓小平。11月2日下午,毛远新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召集会议,“帮助”邓小平。当毛远新再次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的路线不对时,邓小平反驳说,我主持中央工作三个多月是什么路线,全国的形势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实践可以证明。邓小平接着说,把生产搞上去,安定团结,是主席的指示,执行这个指示是对的。毛泽东听取了毛远新对邓小平“帮助”的汇报后指出,要再开会,“帮助”邓小平,扩大一点人,然后政治局再讨论。

       11月4日,毛远新召集八人开会。会上,大多数人的发言不涉及争论的焦点问题,即肯定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问题,而邓小平更是不谈文化大革命,他只是强调现在搞生产、实现安定团结是正确的。毛远新见很少有人响应他的话,便停止了开会,并向毛泽东汇报。

        八人会议的情况使毛泽东对邓小平更不满意,他决定再扩大会议,继续“帮助”邓小平,并让邓小平写检查,毛泽东听了汇报后,注意到不但邓小平更不承认文化大革命正确,参加会议的其他人也不谈文化大革命。他对此十分不满。毛泽东说,会议还要开,要逐步扩大几个人,开会就是帮助邓小平及大家,互相帮助,搞好团结,搞好工作。

       毛远新马上又扩大了“帮助”会议的规模。但是,邓小平在会上仍然坚决不承认文化大革命对。会后,邓小平写出书面检查,但也只检讨具体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谈文化大革命问题。

       1976年清明节,北京爆发了天安门事件,尽管是毛泽东本人决定撤销邓小平一切职务,但是不能不说也与毛远新多次向毛泽东汇报邓小平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和右倾翻案风的总后台有关。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晚上八点,华国锋和叶剑英在怀仁堂亲自坐镇指挥,由汪东兴具体负责指挥抓捕,张耀祠负责抓捕行动。因为以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的名义,通知王洪文、张春桥在怀仁堂参加会议,姚文元不是常委,便通知他是审定《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书稿,请他参加会议,所以他们三人先后刚一跨进怀仁堂便被顺利逮捕。

       1975年,毛远新担任毛泽东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不要小看这联络联络员,实际上权重一时。因为联络员成了重病中的毛泽东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之间唯一的联络通道。毛泽东的“最新最高指示”靠毛远新来发布,政治局会议的情况靠毛远新向毛泽东传达。尤其是在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他对于“批邓”出了大力,成为“四人帮”帮派体系中的一员,毛远新也和谢静宜、迟群等被列入抓捕之列。当时毛远新住在中南海颐年堂后院,离江青住处很近。晚上八时半,张耀祠带领几位警卫和毛远新很熟悉的李连庆前往毛远新住处,毛远新和他从沈阳带来的两位警卫一起住在中南海丰泽园的颐年堂,那本是毛泽东接待客人以及开会的地方。他是毛泽东的侄子,所以才能住在这个外人难以涉足的地方。毛远新吃过晚饭,刚刚给住在沈阳的妻子全秀凤打过一个长途电话坐在那里看电视,李连庆就突然进去了。毛远新见到李连庆,问道:“老李,有什么事?来,一起看电视。”李连庆答道:“不了,给你换个地方。”毛远新说:“换到哪里?我得收拾一下。”李连庆说:“不用了,现在就走。”这时候,毛远新听出李连庆话里的意思。张耀祠等人就一拥而入。一进去,张耀祠便向毛远新宣布:根据中央的决定,对你实行“保护审查”,并要他当场交出手枪。毛远新一听,当即大声说道:“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毛远新拒绝交出手枪。张耀祠身后的警卫们当即上去,收缴了毛远新的手枪,干脆利落地把他押走了,当时的名义是“隔离保护”。而这一“保护”就是整整十年的时间,直到1986年,法庭才对他进行审判,处以17年有期徒刑。1979年大规模宣传的“张志新事迹”是毛远新被许多人诟病的“污点”。其实,以张志新在文革时的言论,在任何一个省都是很严重的事件,都违反了当时的“法律”(公安六条)。任何省出了这种事都会重判,辽宁也不例外。处决张志新是辽宁省委集体决定,若把此事推在毛远新一人身上也并不公平。不过,毛远新毕竟是毛泽东的侄子,他在狱中还是受到照顾的。在抓捕毛远新之后,张耀祠便和李鑫、武健华带着中央警卫局处长高云江以及两名女警卫,前去对住在中南海万字廊的江青实施了抓捕。

       毛远新被“保护审查”后,先在中南海一处地下室关着,很快即被送到秦城监狱。这是毛远新“一进宫”。

       由于毛远新是毛泽东的亲侄子,与“四人帮”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在监狱里,他还是受到了很好的照顾。关押他的监房较为干净、整洁,一日三餐吃得也算好,每天有自由活动的时间。他能读到报纸,可以看书、听收音机,后来还可以在固定的时间里看电视,身体若有不适,监狱方面就会从城里找来医生为他诊治。上世纪80年代初,王震亲自到秦城监狱,找毛远新谈话。王震在谈话中提出,对于毛主席晚年犯的一些错误,是否写材料回忆一下,你毛远新是否承担一些责任?他还流露出,这也是邓小平的意思。毛远新提出:在监狱中没法写。于是,在王震的关照下,秦城监狱方面以毛远新治病需要好一点的条件为名,让毛远新“出狱治病”,在秦城监狱外边不远的一处房子里,给毛远新单独辟了一个房间,让他在那里吃、住,写材料。

       1987年,毛远新的生母朱丹华给中央写信,提出让毛远新转到江西南昌服刑,以便于她能经常去看望毛远新。由于毛远新是毛泽东的亲侄子,朱丹华也是老革命,她的这个要求,得到了上级同意。于是,毛远新便被安排到南昌服刑。在南昌,毛远新仍然得到了好的照顾,他单独住一处房子,可以看书、读报、看电视,吃穿不愁,他母亲朱丹华也可以随时去看他,只是他不能与外界接触。这个待遇,使毛远新享受着实际上的狱外生活。毛远新也利用这一条件,读了很多书籍。 

      1989年2月,朱丹华又亲笔给刚刚当选国家主席的杨尚昆写信,提出毛远新有病需要保外就医。杨尚昆很快作出批示:“同意。在南昌保外就医”。1989年3月17日,毛远新于服刑之中“保外就医”。毛远新在与世隔离10多年后,安排到江西省公安厅招待所。朱丹华知道消息的当天,就去看儿子,她一刻也不能等。在见到毛远新的一刹那,朱丹华的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可她一点也不知道,她的嘴角仍在拼命地挤出一丝笑容,喊着“远新——”毛远新靠在床边艰难地站起来,右手用力地撑着寸步不能离的手杖。他的目光闪出了笑意:“妈妈,您来了。”毛远新说出的几个字是那么的轻,又是那么的重。他的腿已经残废了,当年英气逼人的青年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变成了一个瘦得脱了形的老头,虽然这时他还不到50岁。他柱着拐杖,站起来都晃晃悠悠地,看了让人揪心哪!

     1993年10月,毛远新服满17年刑期之后,被安排到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工作。他使用的是“李实”的名字。这个名字是1965年夏天毛远新下乡搞“四清”前毛泽东给他起的。毛远新从哈军工毕业时,正式向学院提出申请改名为“李实”。经批准,他的毕业证书及在空军部队工作时都用此名。在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李实的真实身份很长时间只有所长和书记两个人知道。

        毛远新报到时,所长对他的介绍可谓虚虚实实:“李实同志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的高才生,毕业后一直在空军工作,1989年转业到江西省公安厅工作,考虑到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现在调到上海,来我们所工作。”

       毛远新被安排在总工程师办公室,职务是“办事员”。他埋下头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快熟悉了业务,不久便成为所内技术管理的骨干。两年后,主管技术的副所长发现李实是个难得的管理人才,向所长建议提升他担任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所长一时不知如何向副所长解释才好,就向毛远新征求意见。毛远新说:“你就说我身体不好,本人不想再承担更重的担子。”

        所长舍不得“浪费”人才,便把制订、实施全所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交给毛远新负责。那两年,毛远新拖着两条病腿,蹬着一辆旧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常常加班加点,成为全所下班最晚的人,终于全所顺利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多次评审。毛远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全所上下的一致称赞。

      进所不久,一次全所党员开会,毛远新坐在办公室“岿然不动”,一位同事奇怪地问:“你怎么不去开会?”毛远新坦然地说:“我又不是党员。”

       “你怎么不是党员?”这位同事觉得不可理解。一个在空军工作了十几年,又转业到省级公安机关工作了多年的人,居然会不是党员?他满目狐疑。

      毛远新笑着说:“过去想入党条件不够。现在年纪大了也不想入了,反正入不入党一样能为国家干事。”

      “是不是因为家庭成分?”

     “也许吧。”毛远新似是而非地微笑了一下。

       由于刑满后还要剥夺政治权利4年,毛远新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到了基层普选的日子,全所职工都要排队参加投票,一个人也不能缺席,怎么办?所长就提前安排他到外地“出差”,顺便去检查治疗腿病。

       毛远新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在全所有口皆碑,加上待人处事质朴谦和,他几乎年年被大家推选为研究所的先进工作者,放大的照片挂在大门口。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李实是个做过“大官”和坐过“大牢”的人。

       1997年,上海某报透露了毛远新在上海汽车工业质量研究所工作的消息。“李高工就是毛远新”在研究所已成心照不宣的事实。好在一起共事多年,大家早已熟悉了毛远新的处事为人,不仅没有另眼相看,反而更加敬重,只是没有主动去捅破这层窗户纸,许多人已成了他的好朋友。             

    1996年毛远新全家迁入上海市政府分配的新居,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毛远新的工资从1993年的600元逐渐长到了2001年的1600元。同年2月毛远新退休,按高级技术职称标准,每月领取1080元的养老金和享受烈属待遇。每年春节,街道居委会都会把“光荣之家”的条幅贴到他家的门上。过着平静平民生活的毛远新,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近年来受腿疾困扰,不得不四处求医问药。每年,他都要到南昌陪伴年迈的老母亲两个月。2003年9月,新疆各界纪念毛泽民等烈士牺牲60周年,毛远新夫妇应邀参加纪念活动。站在父亲庄严肃穆的墓碑前,天山吹来的风轻拂着毛远新花白的双鬓,蒙蒙细雨冲淡了他苦涩的泪水,他在心里向父亲倾诉:爸爸,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春天,还是冰刀霜箭的寒冬,儿子都经受住了历炼……

     1977年1月,也就是毛远新刚刚被关押3个月,女儿李莉出生了,这时候,妻子全秀凤也正在隔离审查。女儿刚刚10个月的时候,突然高烧不退,加之全秀凤被隔离审查,行动不自由,没有很好的照料,加之长时间大量使用青链霉素,幼小的女儿,导致双耳失聪,永远听不到一切声音,成为聋哑人,无疑是祸不单行的灾难。1982年毛远新第一次见到随妻子探监的女儿,又惊又喜,他多么想把5岁的女儿紧紧抱在怀里,莉莉却瞪着一双充满恐惧的大眼睛,迅速躲到母亲身后,说什么也不让这个陌生人碰自己一下。从未见面的女儿来到身边,对自己陌生到没什么,竟是因为自己给女儿带来了这样的厄运,毛远新的心情无疑是凄楚的。

       毛远新刑满后回到上海,一家3口虽然住进了上海一间13平方米的房间,莉莉却总是躲到舅舅房间里,毛远新想摸一下她的手,她都赶紧缩回去。加上语言交流困难,父女之间难以沟通。毛远新很多时候难以入眠,总是自责说“是我连累了她……”。

       从帮助女儿学习入手,毛远新父女关系开始起变化。考虑到聋哑人将来的生活自立,毛远新引导女儿课余时间学习美术,手把手地教她素描、水粉、透视学。初中毕业后,莉莉考上了上海聋哑青年技校美术班。毕业后,莉莉走上工作岗位,毛远新又引导女儿工余时间学习电脑。莉莉后来考上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聋哑人成人教育大专班,2000年拿到了毕业证书。现在,毛远新正帮助女儿学习英语,准备参加升本的考试。现在,莉莉也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

       随着女儿学业和工作的进步,父女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深。现在已是李莉处处主动关心照顾年老的父亲了。

        2007年5月30日上午,鬓发花白、已经66岁的毛远新来到了南街村,对心中“向往已久”的村庄进行参观。在党委二楼会议室,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政府参事刘炳旺,临颍县委书记郭国辉等领导热情接待了毛远新一行,并全面介绍了南街村的发展情况。毛远新十分认真地听着,不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询问。听了南街村“工资+供给”的分配制度,毛远新由衷地说:“我真羡慕你们这里的条件!作为一个农民,能够免费享受住房、医疗、上学等福利待遇,比城市里的工人甚至国家干部的待遇还要高呢!”他在听了南街村实事求是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过程和取得的成绩,毛远新无比感慨地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出发点,南街村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一面旗帜。”结合南街村的发展情况,他说:“我们中国这么大,各地的情况是不同的,发展的道路也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允许不同的探索模式存在。”对于南街村能够走到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毛远新称赞“不简单”、“群众的意愿是最好的支持”。毛远新和大家还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场充满亲切、愉悦的气氛。会谈后,毛远新还全面参观了南街村。

       毛远新,既是烈士后代,又是毛泽东的嫡亲侄儿,如今,在毛泽东的第二代和侄儿侄女中,唯有毛远新是十分低调做人者,既没有利用父辈和毛泽东的影响去所谓经商发财,更没有利用这些关系去为他人牟取利益,从中收取好处,应该说,毛泽东视其毛远新为父子,他的后半生也信守了毛泽东的教诲。

所有跟帖: 

抓 监 毛远新, 天理不容!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5/2014 postreply 22:45:57

如果按四人帮的做法,毛远新只能横着出监狱。这就是毛邓的区别。 -数字证- 给 数字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5/2014 postreply 22:55:16

按照四人帮的说法,邓小平作为四五的总后台,应该枪毙,可邓小平怎么过的好好的?还可以去广州旅游(邓榕语)? -bandband- 给 bandban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1:12:04

起码应该把喉管割断了再放出来吧?就象毛远新下令把张志新“处置”的那样。 -johniewalker- 给 johniewalk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4:58:03

好象邓并没有横着出监狱,甚至根本没进监狱。 而毛的亲属并没有得到邓的这种恩赐。 您说得对:这就是毛邓的区别 -LaoChan- 给 LaoChan 发送悄悄话 (155 bytes) () 08/17/2014 postreply 16:48:34

确实如此, 毛远新比某些判监他的人要强多了 -千里- 给 千里 发送悄悄话 千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06:53:18

"正值国家经济困难,到处有人饿死的非常时期",还真饿死人了。毛远新 -大栓- 给 大栓 发送悄悄话 大栓 的博客首页 (39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01:08:10

到处有人饿死,不知道是不是一不留神说走嘴,给说漏了 -大栓- 给 大栓 发送悄悄话 大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04:32:27

"到处有人饿死",真得有几千万。 -大栓- 给 大栓 发送悄悄话 大栓 的博客首页 (427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04:42:46

到处人们饿肚子至少是实情。 -hfhfndt- 给 hfhfndt 发送悄悄话 (87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04:51:20

这里正在说的是,黄柳淡终于承认有人饿死,而且是到处有人饿死。至于说 -大栓- 给 大栓 发送悄悄话 大栓 的博客首页 (18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05:56:54

看见茅左们说句真话真难!不过这次终于看见一句真话,真不容易。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0/2014 postreply 20:35:25

语病呼气?“我将于昨天去买这样东西”:66年提前毕业后再于65年毕业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235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05:17:33

他是杀害张志新的元凶. -嘉崚子- 给 嘉崚子 发送悄悄话 嘉崚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1:06:08

你错了,是张志新请他去做判决的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1:32:16

张志新请他去凌辱自己并给自己割喉?真是滚子刀肉的言论啊。 -beet- 给 bee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1:45:56

不幸不信的人去问那相信的人,决不要问那原本就是不相信的人,去问写这部门历史的人和不问反正差别不大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5:03:46

这是不是在“诬蔑”老毛是笑话?“那扶刘少奇上去,又拉下来,不就成了笑话?”老刘不是老毛扶的?老刘不是老毛拉下来的?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5:06:48

毛远新陈锡联在东北干的坏事儿,杀几遍都不多。 -北京14k- 给 北京14k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3:09:15

看看大家的回帖,就知道公道人心了。 -va_landlord- 给 va_landlord 发送悄悄话 va_landlor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5:20:31

毛远新无领袖才能。就是在他的周围不能形成一个团体,一个小班子,所以老毛也无可奈何。如果毛远新有林立果的本事,还真不知道老毛会如何 -info2008- 给 info200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5:47:03

毛远新的腿是怎么断的? -国人甲- 给 国人甲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6:06:40

应该打折两条腿,并割断他的喉管再放出来!!他身上背负了几条人命??他杀的全是民族精英,独立思考者!他死有余辜!!!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6:40:58

下次再敢公开亮相,必有人拿砖头迎接,并高呼:给张志新烈士报仇!!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6:45:31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老毛作恶,毛远新和四人帮代老毛受过。要说冤,文革害死了那么多人,老舍,傅雷,张志新。。。,这笔账又该算到谁的头 -一管之见- 给 一管之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7:38:44

他下令割断张志新的喉管,后来他的女儿成了聋哑人!真是人在做,天在看啊。 -huahualan- 给 huahual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8:37:37

你相信报告文学所讲的张志新案?我是越来越怀疑。这么震惊的案子,却没有任何人员被抓。 -滚雷- 给 滚雷 发送悄悄话 (653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20:00:27

毛远新指导下让男狱友多次强奸张志新烈士,并生了几个孩子。毛远新这样对待不同政见者。该当何罪?还是人吗?披一张人皮吧??!!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20:58:43

有机会请你去沈阳监狱采访,我的同事亲自去了。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21:15:58

那就请举几个真实的例子,有什么人被抓被判刑吗?为什么当年很多善良的人要求政府惩治涉案人员,而政府却说 -滚雷- 给 滚雷 发送悄悄话 (263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21:23:06

他下令割断张志新的喉管,后来他的女儿成了聋哑人!真是人在做,天在看啊。 -beet- 给 beet 发送悄悄话 (207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09:11:04

小毛算个知识分子 -爱城华侨- 给 爱城华侨 发送悄悄话 爱城华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22:55:27

大家所知道的毛远新是个假货,真毛远新化名谈文尧卧底在唐山 -ericyu33- 给 ericyu33 发送悄悄话 (3265 bytes) () 08/17/2014 postreply 06:10:02

我估计毛远新在唐山的住址早就变了,屈指可数的人知道。 -ericyu33- 给 ericyu33 发送悄悄话 (1696 bytes) () 08/17/2014 postreply 06:24:36

你,确定自己精神没有问题吗? -十全老人- 给 十全老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7/2014 postreply 20:08:02

张志新被墙壁属实, 割断喉咙是假。 网上有说明。 -打工的- 给 打工的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7/2014 postreply 12:29:18

这个人手上血迹斑斑,居然还要出来恶心人 -37210- 给 3721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7/2014 postreply 19:38:34

不明白,即没有受到虐待,咋就残废了呢?给他的生活条件挺好的,又不是真的坐牢。看看人家刘晓庆,坐牢都坐滋润了。 -MMMMM06- 给 MMMMM06 发送悄悄话 MMMMM0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7/2014 postreply 20:03:02

任它淡黄柳口吐莲花也不不能改变老毛、小毛的满身罪恶!你让小毛自己出来澄清事实,它敢吗!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7/2014 postreply 23:41:07

抓判毛远新的小人罪该万死 !! -haiwaiyouzi- 给 haiwaiyouz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06:48:36

坚决抓判毛远新这个罪该万死的小人!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18:38:22

为残害张志新的刽子手毛远新叫屈的也不怕张志新的冤魂不饶你们!去看看世界范围最具权威的百科记载吧: -beet- 给 beet 发送悄悄话 (958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08:54:20

丧失了良知的人们一定会获得报应的,上天自会根据你们的恶言恶行实行惩治的。 -beet- 给 beet 发送悄悄话 (958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08:56:25

毛泽东是真正的人民领袖! -jyx-003- 给 jyx-00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09:36:49

这是一篇臭不可闻的,鼓吹皇权更替血统论的文章: 毛泽东情同父子、文革中视为接班人培养的侄子毛远新。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18:42:45

1980年11月,陈云两次与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具体负责人胡乔木谈话,指出: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19:00:16

(一)毛主席的错误问题,主要讲他的破坏民主集中制,凌驾于党之上,一意孤行,打击同他意见不同的人。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19:01:51

(二)整个党中央是否可以说,毛主席的责任是主要的。党中央作为一个教训来说,有责任,没有坚决斗争。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19:03:08

(三)毛主席的错误,地方有些人,有相当大的责任。毛主席老讲北京空气不好,不愿呆在北京,这些话的意思,就是不愿同中央常委谈话、见面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19:04:38

老毛的裔孙毛新宇说:“我爷爷发动文革是为了消灭四人帮和林彪”。--茅左们怎么看?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4 postreply 19:42: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