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是走资派对枪械外行,想忽悠本坛的男女文学青年。其实事实究竟如何

来源: 2014-07-30 10:18:3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走资派自己心里最清楚。

枪,是不能上猪油润滑的。过去一般都用牛油涂上,然后藏起来不用。以后要用,也先把牛油擦干净,才能带着上战场。某种情况下用猪油,也难免。但子荣同志出身土匪,又是侦察员,习惯把枪掖于老棉袄之中。这样,就是上了猪油,也不会在出枪的时候,被冻住。再说,子荣在东北混了那么久,猪油冻住会呈块状物,他会不清楚?但无论如何也不会冻得让子荣这条山东大汉加东北汉子的骠悍,拉不动枪栓上不了顶门火吧。

子荣同志的这把枪,要先打开大小机头,子弹上膛,也就是上了顶门火儿,才能进入战斗。要是冻住了,机头打不开,上不了顶门火儿,他就不会往里冲。总之,就是真的冻住了,也不会在击发的当口才知晓。再说,子荣再怎么个人英雄主义,也不会没有掩护,就单枪匹马地冲进去,让孟老三占了便宜。当这个土匪出身的解放军白痴啊?不可能。

所以这事儿说来说去,就和走资派本人扯上了关联。

事发当晚,走资派主动替子荣擦枪。走资派在老乡的厨房,偷了猪油给枪抹上,然后又给弹匝上了颗臭子儿(报废或有问题的子弹)。为保险起见,走资派卸下撞针,用锉刀给头上锉短了些,又给装上。就这样,子荣手指一动击发,撞针够不上,枪就打不响了。

后来,据孙大德回忆,走资派确实又往子荣倒下的地方投了好几颗手榴弹。就这样把子荣的那把枪给炸烂了。烂无对证啊。孙大德记得当时还对走资派叫喊,要节约弹药,别连带把排长(子荣)给炸烂了。

后来文革中,走资派对此交待过。军委也将其交待呈送毛主席批阅。毛主席念其革命有功,功大于过,就放了走资派一码。这个交待和主席的批文,我在档案馆见过。走资派还对此表示,永不翻案。

另外,郑三炮的老婆是蝴蝶迷。郑三炮不会双手打枪。能双手打枪的是他老婆蝴蝶迷。郑三炮会开炮,他能用小鬼子的山炮连发三炮,人称郑三炮是也。

还有就是所谓郑三炮抡着两把盒子冲出来,朝着山梁一阵猛扫,这完全是走资派胡说八道,骗骗文学男女青年的。小分队会如此没有战斗经验,枪口都朝天,还让郑三炮冲了出来,朝着山梁子一阵猛扫?

所以四人帮说得很对,走资派是不会悔改的。一有机会,他就还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