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记忆(2)我讀的第一本小說
爸爸妈妈早年参军,只有中学文化水平,所以我家不是书香门第没有藏书千百。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不知从哪儿弄到 一本长篇小说《浮沉》(后来改编成电影《护士日记》,王丹凤主演,其中插曲比电影更出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到处借书看,而且要长篇的。《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敌后武工队》、《踏平东海千倾浪》‘《红旗插上大门岛》。。。。
读到《林海雪原》里少剑波为小白鸽写的情诗:“万马军中一小丫,颜似露润月季花”,自己的小心脏也跟着蹦蹦乱跳,有点害怕,又忍不住想再读。。。
《粮食采购队》里面有个土匪恶霸之类的人物叫武大癞子。“癞”字笔画那么多,二年级的我也认识,这让妈妈非常自豪:“我女儿认得的字我都不认识”!
那个年月不仅吃不饱穿不好,就连纸张印刷也困难,印书的纸粗糙得像草纸一样,黄里透着绿,绿里泛着黑,没有溶解的草末麦秸之类横七竖八粘在纸上,一行行小字就印在这样的纸张和草末麦秸之上,经常难以辨认。这也挡不住我看书的热情。坐着看累了,就躺着看,尤其周末一看一天,终于把两眼看成了四眼!
部队营房中午有午休时间,午休号一吹,小孩子就不可以在外面乱跑乱叫。爸爸为了防止我“破坏军纪”,常常让我躺在他身边,他看报,我只好也看报。开始是被迫,慢慢成了习惯。爸爸订了《解放军报》,《参考消息》。解放军报的内容不记得,牢牢记住的是報紙經常有漫画,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大大的“奔儿娄头”(大额头之意),大大的下巴,真是难看极了!后来到美国,看到真人照片,才知道肯尼迪虽然额头大点,下巴长点,长得还可以,但是那个超级夸张的脸还是印象更深刻,感覺那才是“美國總統肯尼迪”。
我更喜欢《参考消息》,上面会有稀奇古怪的事儿。记得有一条:美国校园选举黑人女学生做校花。什么是校花?为什么选校花?为什么选黑人女学生?不懂,只是觉得当“校花”一定是件挺美、挺光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