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三自一包”和“三和一少”




(ZT) “三自一包”和“三和一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6bc1590100zke4.html


——近史钩沉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的广播电台、报纸,人们写的铺天盖地的大字报,都批判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和“三和一少”,说这是他犯的“修正主义路线”和“罪行”。可是你如果当时问问人们:“刘少奇”的“三自一包”、“三和一少”是哪“三自”?哪“三和”?大多数人会回答不出来。有人即即使回答出来了你再问“三自一包”和“三和一少”具体是什么内容,怎么来的?就有更多的人回答不出来了。那时大批判,主要是“批判”,只要把被打倒的人搞臭,栽赃陷害,无中生有,造谣诬蔑都可以,完全可以不用问:什么?为什么?

如今过了40多年,现在更没有人知道“三自”和“三和”的底细了。作为历史资料,我现在加以注释:

三自一包的“三自”指:“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一包指农民包产到户

从孙中山到共产党,在革命的时候,都提出过“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可是新中国刚刚建立四五年,土地改革不久,毛泽东就提出建立合作社——合作社还没有巩固,又大哄大嗡地建立了人民公社。而刘少奇的意见呢?,土地改革之后,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发挥积极性,精耕细种,生产致富,然后再说下一步。于是他解散了20万个并非农民自愿建立的合作社。毛泽东认为这是“小脚女人”,大加批判。结果先是几天之内从“初级社”到“到高级社”,合作社还没有巩固,不久又建立“人民公社”。农民把这个政策叫“归大堆”,核算单位很大,农民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没有了劳动积极性。许多农田被撂荒,作者本人就多次下乡“支农”,帮助锄草。

公家土地产的粮食,国家征购大部。按当时的政策,农村每人有一、二分的自留地。他们在这片小块地上,精心耕种,打几十斤粮食糊口,或者种点蔬菜,卖几毛钱,买个针头线脑什么的。就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把刘少奇被推到“修正主义路线”和“复辟资本主义”的被告席上。这是“一自”;

“二自”,自由市场;农业公社化后,本来市场就没有农副产品可卖,流通领域死死的。即使农民养鸡下几个蛋,拿到市场去卖,也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被割了。

“三自”:指工商企业,公私合营后,一切都是公家的。经营不善,亏本。有人提出企业要“自负盈亏”。这有什么错?难道要国家拿出钱去补偿企业的亏损吗?

“一包”:指“包产到户”,就是把土地承包给农民,让他们自己经营,多劳多得。这也是“资本主义”!(当时的“包产到户”和粉碎四人帮后,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差不多。)

其实这“三自一包”刘少奇从来没有系统地提出过,只是在政策上有这种倾向而已,是造反派们给“总结”之后,安在刘少奇头上的罪名。

我们再介绍“三和一少”

一和”指和平过渡;“二和”指“和平竞赛”,“三和”指“和平共处”;“一少”指对第三世界“少援助”

其实,刘少奇也没有提出过“三和一少”,而是打倒他之后,强加给他的罪名。要说清这个问题,得联系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问题上。

1956年苏联共产党开了第20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大会上做了个《秘密报告》,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同时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路线问题上,和中国共产党发生了分歧。赫鲁晓夫主张不搞武装斗争,通过议会“和平过渡”进入社会主义;同时主张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和平竞赛,避免发生战争。这就是赫鲁晓夫的“三和”。中苏两党在60年代,进行过“大论战”。中国写了“九评”,争论的就是这些问题。

“一少”呢?则专指中国,对“第三世界”要“少援助”。其实,刘少奇从来也没有在口头头或文件中提出过“三和一少”。在文化大革命中既然批判刘少奇是“中国的赫鲁晓夫”当然就把这个“罪名”同时安到他头上了。

我们现在可以问:不搞和平过渡,就搞武装革命;不搞和平竞赛,就搞军备竞赛,不搞和平共处,就是战争见面。凭当时中国的实力,会是何等结果呢?

我们还必须说说“一少”:对第三世界“少援助”。

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给坦桑尼亚赞比亚,修了一条千多公里的铁路。我听过一个从那里回来的施工人员的报告,由于那里比较落后,除了蔬菜,连一根铁钉都是国内运去的。当时他说是我国投资20亿元,后来是30亿元。在四十年前,对中国说来,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呀!

再说阿尔巴尼亚,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外交极端孤立。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都成了敌人。只剩下几个“小朋友”了。阿尔巴尼亚因为支持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成了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那时在我国如果县里有一台北京吉普车,就很阔了。而我们援助阿尔巴尼亚的北京吉普,他们每个乡就有一台。援助他们的金钱,这个国家每家都成了“万元户”。我们援助他们的不锈钢管,他们用不完,当了电线杆子。最使人们心痛的是:我国进口的解决饥饿问题的粮食,因为阿尔巴尼亚向我国要粮食,国家下令,进口粮食的轮船,掉头向阿尔巴尼亚开去……就是这样,阿尔巴尼亚后来也反华,这盏“社会主义明灯”还是熄灭了……

大家如果看过《高山下的花环》电影,会有印象:我们援助“同志加兄弟”的粮食,他们当沙袋垒碉堡……

至于我们援助“东邻”,除了金钱、物资,还有百万人的生命和鲜血……

刘少奇从来没有文字和录音纪录,说过“少援助”。但是毛泽东要和苏联在第三世界的领导中排“座次”,“一少”的“少援助”,就成了刘少奇的罪名!

大国成了敌人“小朋友”也先后翻脸唱歌时“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在哪里呢?


 


所有跟帖: 

74年,罗马尼亚水灾,美国援助1千万,周建议给$4百万,毛加了个0.那时4千万美元,对中国是很大的一笔钱 -金小蜂- 给 金小蜂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8/2014 postreply 20:54:58

相当于现在20亿美元,毛主席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国人却处于赤贫中 -金小蜂- 给 金小蜂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9/2014 postreply 04:49:27

中国外援也捞取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好处,比如坦赞铁路让中国掠夺赞比亚大量的铜资源 -abookl- 给 abook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9/2014 postreply 07:05:13

北朝鲜宝贵的煤炭资源被中国廉价剥夺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估计也被中国坑了不少 -abookl- 给 abookl 发送悄悄话 (90 bytes) () 05/19/2014 postreply 07:06:58

朝鲜的劣质煤,阿尔巴尼亚的劣质香烟不要也罢,罗马尼亚的启动有问题的车头? -金小蜂- 给 金小蜂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9/2014 postreply 07:40:26

掠夺赞比亚大量的铜资源?又不是白拿,还被打死几个人,智利,秘鲁的铜要好的多 -金小蜂- 给 金小蜂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9/2014 postreply 07:43:33

要有远见,这世界上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资源 -abookl- 给 abook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9/2014 postreply 07:58:47

瞎编也要有点常识,1974年我国外汇存款才多少你知道吗? -reader007- 给 reader007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9/2014 postreply 08:11:22

你胡扯个啥,哪年的文件?有的话,我不可能没看过。还加个零那,你知道行文格式吗? -reader007- 给 reader007 发送悄悄话 (6 bytes) () 05/19/2014 postreply 12:54:51

有没有罗特大水灾的事,有没有中国援助的事,上面有人回应,你就根本不懂 -金小蜂- 给 金小蜂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9/2014 postreply 14:39:21

“三自一包”和“四大自由” -tHawk- 给 tHawk 发送悄悄话 (754 bytes) () 05/19/2014 postreply 06:27: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