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前西方的技术并不行,所以西方的产品中亚、西亚的人一点不感兴趣。

来源: 轻风掠过2 2014-04-23 16:00:1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57 bytes)
请看这一段:

    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 是,欧洲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这些棉织品在英语和欧洲其他一些语言 中的名称反映了它们的原产地。“Gingham”(条格平布)来自马来语中意为“有条纹 的”一个词,“chintZ”(磨擦轧光印花布)来自兴都斯坦语中意为“有斑点的”一个 词,而“Calico”(印花平布)和“muslin”(细平布)则分别来源于地名“卡利库特” 和“摩苏尔”。这些外国产的棉织品由于份量轻、颜色鲜明、价格低廉、尤其是耐洗, 在欧洲非常受欢迎。它们开始被大量进口,因此,本地纺织界和一部分人——这部分人 担心为支付外国棉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的安全——一提出了反对。英国一 些小册子作者污蔑这些进口商品为“适于轻佻女子的低劣商品”。但是,他们关心英国 女子的端庄和品行同他们猛烈攻击这些棉织品一样,其动机是显而易见的。欧洲组织界 为了保证禁止进口印度棉布的法律获得通过,对他们各自的政府施加了足够的压力。这 些法律并没有被普遍遵守,然而,它们确起了明显地减少与亚洲的贸易量的作用。 限制欧洲与亚洲的贸易的另一原因,在于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这 问题从古典时代起就有了;那时,罗马帝国为支付中国丝绸和印度纺织品而耗尽黄金。 16、17和遇世纪时,情况还是如此,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 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西方商人在努力找出摆脱僵局的途径时往往是竭尽全 力的。阿姆斯特丹公司曾向泰国出口“数千幅有待在帕塔尼的市场上出售的荷兰雕版画。 其中,有圣母像(是根据加尔文教商人的指示,防备卖给佛教徒和穆斯林的)和描绘圣 经中情节的作品;有记载李维的历史故事、适合于重视古典作品的暹罗人的版画,最后, 还有对更普遍的人们具有吸引力的图片,即一批裸体画和更不合乎礼仪的插图。”事实 上,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18世纪末 叶,形势完全改变,因为欧洲能用机器织的廉价纺织品淹没亚洲。但是,那时以前,东 西方贸易由于亚洲乐于接受欧洲的金银、很少接受欧洲的其他物品而一直受到妨碍。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