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古桥边的故事(1)

来源: zzyzx 2014-03-29 21:03:1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0 bytes)

       一九五零年代末,我们从六和塔西面的钱江边的山上搬家离开后,就到了西溪河边的宿舍。那地方旧时的地名即为“道古桥”,当年仅有几路经过此地的公共汽车的站名也由此而出。那时的道古桥是一座东西向连通杭徽公路的石桥。当年这条公路上还是黄泥石子路,公路的宽度大约刚刚够对开的汽车交会。那时候,这条公路还十分重要,来往杭州与安徽南部的后面背着大大煤气包的长途班车就从这里经过。也有解放军的军车,拉着大炮的炮车,从这里隆隆地开过,那时来去杭州郊区留下镇营门口附近的解放军的营区的。那时还有的一道风景是,每天一早,常常可以看到出殡的队伍;通常是前面四个大汉抬着棺材,后面跟着披麻戴孝,哭哭啼啼丧户的队伍。而这个队伍的终点通常是杨家牌楼附近的山上,那里是杭州早先著名的坟山。

      我家附近那一段的杭徽公路西临西溪河,公路两边尽是高大的枫杨树,公路的南面则是大片的田野,直到黄龙洞山脚。田间的潺潺流水汇集到一条南北向的无名小河,从道古桥下汇入西溪河。当年小河旁边还有一个养牛场,为提供杭州牛奶公司提供一小部分的牛奶源。西溪在靠近我们家附近的那一段,那时河面大约还有几十米宽。西溪的西北边则有稻田和大片的桑树园。再远一点,直到余杭地界,还有纵横交错的小河流网。除了平展展的农田,还有桑树和柿子树林,农居则点缀在其中。站在道古桥车站一眼就可以看到老和山山脚,和远远的浙江大学建筑的轮廓。

     旧时杭州市范围很小,据说清朝时杭州还有10大城门,凡是出了城门的,就是城外了。所以,凡是住在城门外的杭州人去市中心,就有习惯说去是“到城里去“。即使杭州市的城门基本上都拆除了,但是老杭州人仍然有“到城里去“的说法。道古桥离最近的城门,”武林门“,大概有3-4公里。所以我们当年住的地方已经是相当偏僻的了,所以这两个地名也混在一起。因为”松木场“都比我们这里离城里更近。我们到松木场只有不到5分钟的步行,而且知道松木场的杭州人更多,这是松木场总是和不吉利的事连在一起有关。因为,松木场曾经是坟场和刑场。我在后来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的时候,听一个老工人说,那里镇反时枪毙人是用机关枪扫射的。那个老工人还煞有其事的讲,当时只要两个人检举某人有血债,那个人就可能被枪毙了。他还说那时有个将要被处死的人,临刑前大声地要他儿子为他申冤,他的儿子大声地答应了。那些行刑的人就干脆把那个家伙的儿子也拉来枪毙了。虽然我对这种骇人听闻的事至今还不能理解,但是那里却是大片大片的墓地,和后来被挖出的棺材死尸,却是印象很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淞沪抗战阵亡的国军88师将士的墓地。

     那片墓地就在我曾经念过的幼儿园的马路(即杭徽公路)斜对面。幼儿园的篱笆外面就是杭徽公路,我进那个幼儿园是念中班。到了幼儿园游戏的时间,我们在外面玩就可以看到那个大大的石头牌坊。那牌坊是建在一个三面环水的有点象半岛的土地上,牌坊是座南朝北,有一座桥与公路相连。我们那时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因为牌坊上的字都被水泥封盖了。我上幼儿园时,牌坊后面已经有了一些房子,余下的墓地还有三五百个保存很好的坟墓(是小时候自己数出来的)。只听说,那个河塘里可以钓到很多的鲫鱼。有小时候,我们在春天来到的时候,一边会在那些墓地里採荠菜,马兰头等的野菜,一边读着每块墓碑上镌刻的文字。那些长眠于此的,有的是上等兵,下士,也有中校,上校。墓穴的周围是用石块水泥砌成,墓碑朝南,应该说是相当考究的,即使当时已经有十几年没有管理修缮了。而如今这些坟墓再也没有了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居民的住宅。如今只有这个牌坊,加上杭州市政府立的纪念碑,和一面刻有烈士英名的纪念墙还记录着那一段历史。

 

  1. 浩气长存 牌坊,纪念墙及紧紧靠着的民居
     

 

 

   2.杭州市人民政府2005年所立纪念碑

     

 从杭州市人民政府的碑上,我得到的信息是当年的这个墓园有一千四百多阵亡将士的坟墓。而在这个石碑上没有的信息,却是这里原来有一个这样的墓园。可能是中国人忌讳住宅建筑在墓地上,干脆就不透露的缘故吧。



3.浙江省文物保护牌


 

 

4. 牌坊上镌刻的文字(左边)

 

 

 

5. 牌坊上镌刻的文字(右边)

 

 

  1932年时任 88师师长俞济时在1946年所题 :

    “墓门萋碧草, 十年汗马念前功;  华表接青霄, 一角湖山归战骨。”

  俞济时后来就是抗战时国民党王牌74军第一任军长,74军也就是后来内战中在孟良崮被消灭的74师。俞济时本人在淞沪抗战中也负了重伤。

  
  当年,西湖边还有淞沪抗战的纪念碑,文革中被毁,后来又恢复的。而这个牌坊在文革中却没人感兴趣,直到文革后期,那留下来的三五百坟墓全部被挖掉。今天的黄龙饭店最北面的一部分就在昔日的这片坟地上。





    西湖边恢复的淞沪抗战的纪念碑


    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对松木场那里过去的人和事慢慢淡忘了。唯有还记得曾经住在松木场的我在初中的一个同学。那个姓Z的同学是个中等身材,平时不多说话的人。他出生在工人家庭,初中毕业去了农村,后来又去当兵。到1979年春季本来准备退伍的他已经是一个有五年军龄的班长。他取消休假随部队去了云南前线,再也没有回来;在217日教训越南战争的第一天的冲锋中,被越军的机枪击中牺牲了。如果他幸存,也快到退休的年龄了。

    把这个故事帖出来已经想了很久了,这几天,媒体报道韩国归还当年战死在韩国的志愿军的遗骸,志愿军战士的灵魂终于回到故里。也是算是有感而发,纪念那些与外敌战争牺牲的战士同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可惜啊,要是保留了杭州城就更美了。谢谢好文! -jdy- 给 jd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30/2014 postreply 03:11:30

杭州那个时候镇反很厉害,因为以前也是国民党培养特务的地方,老毛也喜欢杭州。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0/2014 postreply 08:46:23

记得西湖边上,好像是六公园里头有个很好的老共人物雕像,是否砸掉了?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50 bytes) () 03/30/2014 postreply 08:51:29

那是志愿军铜像,现在还在原处。 -东坡学士- 给 东坡学士 发送悄悄话 东坡学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0/2014 postreply 10:39:55

谢东坡学士提示,应该是志愿军的雕像,好像也是浙美哪位老师做的。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0/2014 postreply 13:27:50

你说的那个养牛场我在上中学时还去劳动过,住了一个月。漫天的牛粪臭味儿,同学们叫苦连天 -东坡学士- 给 东坡学士 发送悄悄话 东坡学士 的博客首页 (44 bytes) () 03/30/2014 postreply 10:45:26

我们那时学农,革命老师要求用手把粪肥撒入农田。后来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176 bytes) () 03/30/2014 postreply 13:25:47

机枪用来压阵,不会用来执行死刑。老工人这么说估计是加强气氛。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186 bytes) () 03/30/2014 postreply 13:19:4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