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震撼场景 全身捆满手榴弹的敢死队(组图)

来源: 2013-10-17 19:29:0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台儿庄战役震撼场景 全身捆满手榴弹的敢死队(组图)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28095次)
 
 
 
抗日战争初期,在日军相继占领南京、杭州、济南后,为了迅速灭亡中国,决心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会战由此拉开了序幕。第五战区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身为司令的李宗仁也因为赢得了台儿庄大捷而名垂青史。在本组图集中,多维历史将带领读者重回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领略台儿庄战役的震撼。图为1938年3月24日,“台儿庄大战”决战前夕,蒋介石、白崇禧、李宗仁视察陇海前线合影。蒋中正当天离开,命令白崇禧留下,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白崇禧冒着浓烈的硝烟,当天夜晚便亲临台儿庄战地部署作战,是唯一亲临台儿庄战地的国军最高级将领。
台儿庄战役1

台儿庄战役为1938年3月至4月中旬国军在山东省南边台儿庄与意图由山东分两路进攻徐州的日军师团精锐进行的战役,日军第5师团板垣征四郎主攻临沂,第10师团矶谷廉介主攻滕县、临城、台儿庄。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的一部分。因为是对日抗战爆发后国军首次取得的胜利,又称为台儿庄大捷。图为开往台儿庄的国军军列。
台儿庄战役2

日军在1937年华北与华中地区的战役获得胜利后察觉国民政府并未如原本预想的失去战力求和,反而是将首都内迁冀求长期战争胜利,因此日本陆军一方面将军队从16师扩张到22师45万人,同时策划新攻势希望打通津浦线(今京沪铁路)将南北占领区连成一块,并强迫国府军在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徐州进行大规模决战以歼灭当时内迁的蒋中正政府底下所属战力。图为大批部队源源不断地向台儿庄集结,以完成对日军矶谷师团的包围。
台儿庄战役3

原先日军的构想是在扩军完成后的1938年夏季发动新一波攻势,为此日本参谋本部在2月16日的御前会议时先向天皇汇报其作战意图,同时向前线部队告知作战方针并划出防卫纵深圈,并派遣倾向不扩大现有事端的作战科长河边虎四郎上校前往中国对底下部队进行协调。图为开往台儿庄的国军军列。
台儿庄战役4

1938年3月,日军参谋本部同意第二军增加部分兵力,但须遵守不得超越临沂、枣庄之线,前线日军却无视上级命令,第十师团擅自向南推进,从济南发兵朝西南方的济宁市进攻,第五师团则派出一个营的兵力朝济南东南方的临沂市助攻,在协调无用下河边虎四郎遭到撤换,继任的稻田正纯下达了新的意向,同意第十师团歼灭山东省大运河一线的国军。图为开往台儿庄的国军军列。
台儿庄战役5

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扼守运河的咽喉。桂系将领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与时任国军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的白崇禧合作指挥国民革命军将两路日军分别阻止在山东临沂和台儿庄。图为大批国军在台儿庄集结完成对矶谷师团的包围。图为国军战士奔赴抗战前线。
台儿庄战役6

由于日军的作战并未协调,这种以少量兵力孤军深入的作法反而遭到国军利用,第五战区指挥官李宗仁看准时机调派了其手下的20%兵力到台儿庄周边冀求一举全歼南侵日军,除了各派系的部队以外,军委会甚至抽调了大部分150榴与反战车炮前去增强战区火力,以事后来看这项作为让国府军取得了部分火力优势。图为日军主力部队第5师的指挥官板垣征四郎中将在发动向台儿庄进攻前正在视察1辆94式超轻型坦克。
台儿庄战役7

正向第10师团输送物资的日军辎重兵部队。
台儿庄战役8

1938年春,国军部队集结台儿庄。准备与日军展开战斗。
台儿庄战役9

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期间的孙连仲(中)在指挥作战。
台儿庄战役10

国军战士奋力构筑公事,为缠住日军进攻做出努力。
台儿庄战役11

敢死队员在台儿庄的反复争夺拉锯中,发挥了奇兵的作用,他们的夜袭恢复了很多丢失的阵地。
台儿庄战役12

一名国军敢死队员特写。
台儿庄战役13

国军战士驻防前线。
台儿庄战役16

国军士兵冒着日军的炮火冲向村寨。
台儿庄战役17

国军战士准备射击来犯的日机。
台儿庄战役18

国军炮兵阵地。
台儿庄战役19

参加台儿庄战役之中国军队通过浮桥。
台儿庄战役20

参加台儿庄战役的日军部队。
台儿庄战役21

正面指挥官孙连仲(执电话者)指挥作战情形。
台儿庄战役22

台儿庄正面作战吃紧时中方主将,左起:孙连仲、田镇南、池峰城。
台儿庄战役23

台儿庄外国军重机关枪阵地。
台儿庄战役24

一名被击毙的日军战士。
台儿庄战役25

徐州会战期间参战的广西军队。
台儿庄战役26

徐州会战期间的广西军队里的卫生队女兵。
台儿庄战役27

台儿庄战役中的国军马克辛重机枪阵地。
台儿庄战役28

炮火闪烁的台儿庄战场。
台儿庄战役29

日军踏进国军地雷阵地引爆地雷的瞬间。
台儿庄战役30

与中国军队对峙中的日军正在射击。
台儿庄战役31

在战斗中被击伤的日军士兵。
台儿庄战役32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战士发起进攻。
台儿庄战役33

中国军队冒死进攻。
台儿庄战役34

在台儿庄浴血奋战的国军战士。
台儿庄战役35

巷战中的国军士兵。
台儿庄战役36

1938年,台儿庄守军配合外线攻势,由内线反击,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以敢死队杀入敌阵,奋勇杀敌。日军支持不住,溃不成军。除濑谷支队千余人逃掉外,其余全部被歼。
台儿庄战役37

日军的骑兵败退。
台儿庄战役38

台儿庄大捷俘获的日军俘虏。
台儿庄战役40

台儿庄大捷后国军士兵缴获的日本坦克。
台儿庄战役41

日机械部队总库被焚毁。
台儿庄战役42

日军遗尸在台儿庄外就地火葬。
台儿庄战役43

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三课对台儿庄战役前后日军伤亡的一个统计,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其中第五师团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战死1281人,受伤5478人,第10师团3月14日至5月12日战死1088人,受伤4137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自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39

1938年4月,蒋解释下达宣传政策纲要:台儿庄战斗不过是第二期抗战初期之胜利,尔后应极力戒慎因战胜而产生骄傲。长期抗战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消耗敌军战力,而获得最后胜利。须深知不在一城一市之得失;避免对持久抗战心理发生不良影响。一切宣传活动,应致力事实之报道,慎戒夸张。对敌人加以笔诛时应限于对日本军阀之攻击,绝不可报道对日本皇室及日本民族之诽谤。图为李宗仁(左)、白崇禧(右)在台儿庄战役时留影。
台儿庄战役44

1938年4月,李宗仁下达训令:因为日军在山东省南部中部及江南地区再三惨败,最近日本国内有政变的迹象,并且引起强烈的反战思想。最近对苏俄关系亦恶化,致不能动用中俄国境之日军,……日军不顾将来的利害,企图急遽整理补充河北、山西、山东、江南战线疲惫兵力,并尽力谋求挽回山东省南部的颓势。因此我国忠勇战士,应深深认识敌军目前正在困境中,全军须协力一致完成其任务,以求最大的战果,为民族独立及抗战大使命尽全力。图为指挥台儿庄战役期间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45

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图为1938年4月7日,台儿庄大捷后李宗仁在台儿庄火车站留影。
台儿庄战役46

1938年,《良友》杂志封面刊登的指挥台儿庄会战胜利的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照片。
台儿庄战役47

台儿庄作战时李司令长官宗仁对本书编者所绘地形图。
台儿庄战役48

在台儿庄战役中,战地记者范长江(右一)、战地记者陆诒(右四)与第二十军团第52军关麟征军长(右二)合影。
台儿庄战役49

战后的台儿庄,一片废墟。
台儿庄战役50

台儿庄以弹丸之地,争夺十数日,经最激烈之炮火洗礼,乡村房屋全毁,乡民于瓦砾中寻觅残物。
台儿庄战役51

一场血战令中国军队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战损高达7/10。
台儿庄战役52

在战斗中负伤的国军士兵。
台儿庄战役53

在战斗中负伤的国军士兵。
台儿庄战役54

在战斗中负伤的国军士兵。
台儿庄战役55

在战斗中负伤的国军士兵。
台儿庄战役56

鲁南乡民群以土产慰劳军队。
台儿庄战役57

国军士兵参观被击毁的日军坦克。
台儿庄战役58

今天的台儿庄火车站。
台儿庄战役59

(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