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还是祸国者?由于西安事变,国共两党对张学良的历史评价不尽相同。

来源: 2013-10-15 14:16:21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编者按:张学良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十六岁结婚,十七岁生子,二十岁晋升东北军陆军少将,二十八岁成为面积相当于整个西欧的满洲的统帅。一九三六年,发动西安事变,但他得到的回报是成为历史上服刑时间最长的政治犯,先后在大陆和台湾被软禁五十三年20011014日,12年前的今天,张学良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于美国夏威夷逝世,结束了他那带有浓厚传奇性和高度戏剧化的一生,享年101

 

在五光十色的中国近代史中,在百余年当政者的公私生活和政治成败的记录上,张学良算是最多彩多姿的领袖人物了,他被称为“美男子”和“少帅”,也被怀疑嗜好毒品、女色在他长期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的居山岁月里,在烽火余生后,唯一愿读书的幽闭日子里,则有“赵四小姐”赵一荻相濡以沫。据说张学良常用一口地道的东北话,指着赵四小姐对人说:这是我的姑娘!” 

【众人评说张学良】

张学良晚年自评:我们张家父子,若不是为了爱国,会有这种下场吗?

唐德刚:把个花花公子和政治家、军事家分开来做,则民国史上实是车载斗量,没啥稀奇;可是把这三种不同的行业,拼在一起,搞得三位一体,如鱼得水,则学良之外,也就真的别无分店了。

邵铭煌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主任):张学良杨虎城当年身为国民党将领,不仅没有积极剿共,还以非常手段挟持统帅,这种行为几乎等于是“军事政变”,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也应该受到制裁,不可能被容忍,更没有所谓平反的问题。

刘大年:评价张汉卿先生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我们是把中华民族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国民党共产党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第二,推动蒋中正参加抗日战争,是抬高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贬低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第三,西安兵谏,是只有张、杨能够起这种作用,或者还有别人能起这种作用?西安兵谏是 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还是代表了全民族的意愿?根据以上三条原则去衡量,我们讲历史的人,只要不是负鼓盲翁,就很容易对张学良的是非功过做出判断。学术讨 论可以各说各的,但像张汉卿这样的人物,千秋青史自有定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从民族大义去考虑问题,一切以民族大义为重。 

曹长青:张学良嗜好毒品、女色,生活上是花花公子作派,甚至在指挥热河保卫战时,只到前线去过一次,还是为了陪宋子文;汽车每行15公里就得停下来,让他注射毒品。张学良是假将军、假英雄、假基督徒。 

毛泽东: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周恩来:不论张学良将军死活,我们中国共产党评张学良将军为千古功臣。

江泽民: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65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联共抗日,为结束10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李敖:张学良是民族英雄。张学良最伟大的是他本可以做东北王,但是张学良热爱祖国,东北有独立的本钱却没有独立,比台湾大36倍的地方不肯独立。他的爸爸为此而死,他自己为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尊严,被蒋中正从38岁关到83岁。

卜宁: 张学良就是一个花花公子,纨绔子弟。小时候不学无术,吃喝嫖赌。长大后,眼见父亲被日本人炸死,东三省被日本人侵占,置国仇家恨于不顾,率领兵强马壮的东 北军狼狈逃入关内,把东北的土地拱手让与日本关东军。彼时东北军几十万将士之实力完全可以与关东军几万人奋死一战也。张学良在东北背叛北洋政府投靠蒋中正 之国民政府,入关后又背叛蒋中正,投靠共产党。晚年后又背弃中华民族,投入基督上帝怀抱。此君完全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胆识,没有主见,出尔反尔,背信弃 义之小人也,比吴三桂有过而无不及也。

 

【张学良幽禁时光珍贵照 与爱人赵一荻相濡以沫】

人已逝,这是一段被尘封的山中岁月。西安事件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幽禁生涯。

在 事变之后几十年间,张学良坚持:“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他在大陆被囚禁在贵阳重庆,1947年起移住台湾井上温 泉(新竹县)。后来,张学良被软禁在台北北投居所,过着软禁下的隐者生活。原配夫人是于凤至,因病去美国就医,张学良在长期的幽禁生涯中得“赵四小姐”赵 一荻的陪伴。他于幽禁中信奉基督教后,1964年按教规与于凤至离婚,和赵四小姐结婚。1975年,蒋介石逝世。1988年,蒋经国逝世。之后,1990 年起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

1993 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 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Straub Clinic & Hospital)医院病逝,享寿101岁。

【软禁时期照片】

 





 




摘自凤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