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是朝鲜战争最大的输家——《基辛格论中国》节选

来源: 轻风掠过2 2013-07-17 10:52: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54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轻风掠过2 ] 在 2013-07-17 21:09:1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斯大林的机关算尽]

 
    从1949年6月美军撤出南朝鲜到1950年间,金日成一直企图说服斯大林和毛泽东默许他对南方进行全面进攻。开始两人都拒绝了这一建议。毛泽东访苏期间,斯大林问到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虽然支持进攻的目的,但认为美国干预的风险太大。他认为,任何征服南朝鲜的计划都得等中国拿下台湾,完全结束内战后再说。

     几个月后,1950年4月,斯大林改变了原来的立场。金日成访问莫斯科时,斯大林同意了金日成的请求。斯大林强调,他坚信美国不会干预。

     最近解密的外交文件显示,斯大林立场转变的原因之一是他看到了由他的间谍网或者叛变的英国间谍唐纳德·麦克林窃取的NSC-48/2号文件。这份报告也明确地把朝鲜置于美国的太平洋防御圈之外。因为它属于高度机密,所以苏联的分析人员一定对它深信不疑。

     斯大林变卦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他通过之前和毛泽东谈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得出的判断而对毛泽东不再抱幻想。毛泽东明明白白地表示苏联在中国的特权不会维持太久,他声明苏联对大连不冻港的控制只是暂时的。斯大林很有可能由此断定,统一后的朝鲜也许会更愿意满足苏联海军的需要。

     老谋深算的斯大林怂恿金日成去找毛泽东谈,说毛泽东“非常了解东方事务”。实际上,斯大林是尽可能把自己身上的担子卸到中国人身上。他告诉金日成不要“指望苏联能提供很大的援助和支持”,因为苏联担心和关注“西方的形势”,还忙不过来。他还警告金日成:“如果你受了欺负,我是不会出手帮忙的,你只能找毛泽东帮忙。”这是典型的斯大林风格:傲慢自大、深谋远虑、善于操纵、狡猾谨慎,外加粗俗冷酷,他为苏联获取地缘政治的利益,却把其中的风险转嫁给中国。

     斯大林通过与纳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解除了希特勒的后顾之忧,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现在他又故技重施,两边下注以保稳赢不输。如果美国真的插手,对中国的威胁就会增加,那么中国就会更加依靠苏联。如果中国应对美国的挑战,它将需要苏联大量的援助,同样会加大对苏联的依靠。反之,如果中国置身事外,北朝鲜会极为失望,那样苏联的影响力就会增加。

  

[中国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任何研究军事的人都不会想到,刚打完内战,喘息未定,主要靠缴获国民党的武器来装备自己的人民解放军居然敢和一支有核武器撑腰的现代化军队作战。不过毛泽东的军事战略确实为常人所不及。

 
    毛泽东和斯大林这两位共产党领袖都经历过权力政治的严酷洗礼,现在又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彼此。

 
    斯大林明白,除了美国陈兵中国边境之外,毛泽东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朝鲜在满洲的临时政府与当地朝鲜族人建立联系,宣称一定程度的主权,并不断越境对朝鲜进行军事活动。他一定感觉到毛泽东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在这个时候,中国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要么是美国陈兵鸭绿江边,将导致中国一半的工业基地处于其打击范围内,因而受到直接威胁;要么是惹恼苏联,那中国就得不到装备援助,苏联还可能重提它在满洲的“权利”;再有就是沿着毛泽东和斯大林在讨价还价的同时所一直计划的道路走下去。

 
    中国绝不可能默许美军挥师朝鲜边境,因为朝鲜是历史上入侵中国的必经之地,特别是日本就是以朝鲜为基地占领满洲,侵略中国北方的。况且美国出兵朝鲜在战略上还意味着中国在台湾海峡和朝鲜两线受敌。

 
    但是他决定参战是为了更大、更抽象,甚至可以说是浪漫的目的:使“新中国”经受战火的考验,彻底颠覆中国一贯的软弱和被动的形象;向西方(在一定程度上也向苏联)证明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为了保护国家它将不惜使用武力;确立中国在亚洲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主导作用。毛泽东新思想的主义贡献不仅在于它的战略思想,更在于藐视世界强权,敢于走自己的路的坚强意志。

  

[朝鲜战争对中苏产生的实际后果]

 
    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对中国在朝鲜战争的记忆成了后来美国对越战略的一个重要制约。中国利用这场战争和同时进行的“抗美援朝”宣传和镇反运动达成了毛泽东的两个中心目标:消灭国民党在大陆残余的反动势力、巩固人民政权,增强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斯大林成了朝鲜战争最大的输家。他准许金日成开战,并且催促毛泽东出兵。他看到美国对共产党在中国取得胜利为作出反应而受到鼓舞,以为金日成在朝鲜也可以如法炮制。美国的插手使得这个目标的实现化为泡影。他支持毛泽东出兵,料想这么一来就会使中美两国结下深仇,因而增加中国对苏联的依赖。

 
    斯大林的战略预测是对的,但他对结果的估计却大错特错。中国对苏联的依赖是一把双刃剑。苏联给中国提供的军备最终加快了中国的自立。斯大林促成的中美之间的不和并未导致中苏关系的改善,也未降低中国走铁托道路的可能性。正相反,毛泽东认为他可以同时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不买账。美苏之间的冲突至深至广,所以毛泽东判断他在冷战中尽可利用苏联的支持而无须作出回报,甚至可以在苏联没有许诺支持的时候就打出苏联支持的旗号作为威胁,他在后来的几次危机中就是这样做的。朝鲜战争刚结束,中苏关系就开始恶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斯大林瞒着中国怂恿金日成冒险,蛮横地逼迫中国出兵干预,尤其是苏联在提供支援时不情不愿,条件苛刻,所有的支援都是以借贷方式,以后都是要还的。10年内,苏联将成为中国的头号对手。又过了不到10年,就将发生一场同盟关系的逆转。

 

所有跟帖: 

输赢没客观定义所以无法客观的判断谁输谁赢,作为个人反正斯大林3年后就去世了。 -abookl- 给 abook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7/2013 postreply 11:03:54

基辛格的观点,仅供参考。其实最大的输家,应该是美国,根子在美国当时举棋不定、混乱的政策。 -轻风掠过2- 给 轻风掠过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7/2013 postreply 12:08:36

三条道理,前两条就如“常凯申”的译名一样独到而具有喜感,最后一条乃是至理。 -轻风掠过2- 给 轻风掠过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7/2013 postreply 21:05:06

小兄弟挨了对方老大的揍,自己老大不敢出面,让大师兄出来和对方老大单挑。 -pta- 给 pta 发送悄悄话 pta 的博客首页 (104 bytes) () 07/17/2013 postreply 15:54:38

朝鲜战争最大的输家中国!让日本白白捡便宜了。 -相当冷静- 给 相当冷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7/2013 postreply 20:16:51

老蒋的便宜更大,呵呵。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8/2013 postreply 07:12: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