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的洋相!

来源: 2012-10-03 21:02:0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孔子学院"的洋相!

1,昂贵的挂牌“学院”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大跃进式地建了40多所“孔子学院”,到2010年,据说全世界的“孔子学院”要达到100所。”(注2)

“薛涌先生在他的博客上发表文章,批评了“孔子学院”。据他估算,在美国建一所“孔子学院”起码也要几百万美元。”

2,虚有其名的“三无学院”

““孔子学院”根本没有校舍,所谓的“孔子学院”不过是在国外某个大学的某个系或某个民间团体那儿挂块牌子而已。”

““孔子学院”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校舍、没有教师的“三无学院”。”
“在韩国首尔,挂在“韩中文化协力研究院”的那块“孔子学院”的牌子下,没见到中国人的影儿!那可是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

3,在世界的“火热”原来靠倒贴!

““孔子学院”和校际交流有一个重大区别:在校际交流中,中国派教师,洋人往往要付工资的;“孔子学院”是我们付给洋人钱——毕竟人家挂了我们的牌子!”

4,经办“单位”慷国家之慨可以捞点蝇头小利?

““国家汉办”(注3)并非不了解以往校际交流的做法,可它这会儿为什么哭着喊着要给洋人送钱呢?我有这样一个疑问:如果这钱不是从国库里拿出来又从它 手里过一下的话,如果让它自筹资金(只要不到国库去筹就行)的话,或者虽然是国家出钱但不让“汉办”过手的话,“国家汉办” 还会有这么大的劲头吗?”

5,“国家汉办”只是教育部的一个事业单位,并不代表国家

“所谓“国家汉办”虽然名称上有“国家”二字,但据我所知,它只是教育部的一个事业单位,并不代表政府。那么为什么建孔子学院的钱要由国库里取出来经过“国家汉办”的手送到洋人的腰包里去呢?我还是想不太明白。”

谁能想明白?莫非“外交”也要私有化,产业化?也要“民营进入”?引入市场竞争才能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