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言中"儿"话音的特点和规律

来源: zyt 2012-01-12 14:54:4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01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zyt ] 在 2012-01-13 04:38:2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北京话不是普通话。北京话中除了自身具有的方言俚语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大量使用的儿话音也是构成北京话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那么,北京方言的儿话音究竟有哪些特点,我们又该遵循哪些规律呢?

1. 北京话儿话音使用的很多:

例如下面这段话:"今天一大早儿,刚出门儿就赶上了雨,小风儿一阵阵儿的,挺凉,我连跑带颠儿的直奔胡同儿把口儿的小摊儿,心里话儿:先得弄碗豆腐脑儿、来俩油饼儿,有多少事儿咱先吃饱了肚子再说,您猜怎么着,就排队的那会儿功夫儿,再掏兜儿,嘿,钱包儿没了"。这句话是笔者即兴写来,一共百十来个字,而其中带有儿音的地方达十六处之多,由此可见北京话中儿话音的使用之多。您不防把上述文字中的儿音删去读一下,那样,北京话骨子里的那味儿就全没了,这肯定不是北京人说话了。

2. 北京方言的儿音大都附着在名词的后面:

例如:"红花儿"、"绿叶儿"、"小草儿"等,从上面那段文字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北京方言中的儿音大都附缀于名词之后。也有附着在动名词后面的情况,但是很少,例如:"屁颠儿屁颠儿"(高兴的样子)。附着在动词后面是极个别的情况,例如:"玩儿家伙"(存心耍弄别人)。

3.北京方言的儿音发音时与附着的字几乎同时发音,并以该字字音为主,同乐谱中倚音或滑音的发音十分近似。

例如:"红花儿"不可说成"红、花、儿","绿叶儿"同样不可说成"绿、叶、儿"。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况,例如:"羊儿在地上吃草,鱼儿在水中畅游"这里的儿音要单独发音,否则,与北京方言约定俗成的习惯也不相符。

4.北京方言中的儿音关系到所表述对象的质:

白面,无疑是小麦磨成的面粉;白面儿,则肯定是毒品。两者区别的关键在于"面"字后缀的儿音,这就是北京方言中儿音在表述对象的质时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讲所表述的物体小、细、窄、少的加儿音,反之,则不必如此。例如:"东直门大街"和"东直门南小街儿"、"森林"和"小树林儿"、"大米"和"小米儿"、"西瓜"和"香瓜儿"、"板凳"和"板凳儿"、"绳"和"绳儿"、"前门"和"前门儿"等等,都是因所表述的物象的大小、多少、粗细、宽窄决定是否需加儿音的。如去前门购物,说成去前门儿购物就是笑话儿。该加儿音的不加儿音或是不该加儿音的加了儿音都是错误的。当然,也有类似"大碗儿茶"、"大胖小子儿"等不同情况,但是,即便是这种情况其后面所指定的对象仍是较小的"碗"和"小子儿"。只要我们注意留心体味其中的区别,就可以很快地把握这一点。

5.北京方言中的儿音蕴含着较为亲呢、喜欢的情感色彩:

例如:"小小子儿"、"小丫头儿"等,都体现着对隔辈儿人的痛爱。


6。约定俗成北京儿话音拼音

其实,北京的儿化音自有其多年形成的特点,不能以一概全,随意滥用。以北京的地名而言,同是一个字,就有儿化和不儿化之差,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不加以区分,就不足以显示出地道的京味来。特举数例,以证一斑。

北京的城门一般不加儿话音,例如天安门、东直门、西直门、前门、后门(地安门)等等,有些外地人到北京以后,常把东直门、西直门说成东直门儿、西直门儿,但也有例外,东便门和西便门一定要加儿话音,广渠门可加可不加。如果前门加了儿话音,就变成了一个院子的前门了,而不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前门”了。如果后门加了儿话音,就不是指地安门了,变成了一个院子的后门儿了或者是平常说的走后门儿了。

“园”:和平门外琉璃厂附近的东南园、东北园、西南园、西北园等胡同,园字不儿化,而与这些胡同近在飓尺的大小沙土园、前后孙公园,以及稍南的梁家园等巷,园字可儿化。

“街”:前门大街、地安门大街、杨梅竹斜街、李铁拐斜街、樱桃斜街、白米斜街、一尺大街等,街字不儿化。南长街、北长街、煤市街、兴隆大街、宽街等,街字可儿化。有的人这样解释:大的通衢如某某大街等,街字不儿化。实则不然。即如上举的一尺大街,在东琉璃厂与杨梅竹斜街之间,虽名大街,实际等于过道,名曰一尺,其短可知。可见街名儿化与否,并不在于大小。

“寺”:白塔寺、护国寺、能仁寺、净土寺、圆恩寺、华嘉寺的寺字不儿化。舍饭寺、给孤寺的寺字则儿化。有人认为白塔寺、护国寺等庙宇宏伟,寺字不儿化以示尊崇。言似有理,但也不尽然。

如上举的华嘉寺,在西城锦什坊街,规模很小,但寺字不儿化。

“庙”:帝王庙、马神庙、火神庙、药王庙的庙字不儿化。宣武门外的三庙、五道庙,西单牌楼迤北的白庙、红庙胡同的庙字则儿化。

“房”:油房、糖房、报房、大小酱房等胡同的房字不儿化。东官房、石板房、饽饽房、妞妞房的房字则儿化。

“口”:阜成门内宫门口的口字不儿化。珠市口、菜市口、磁器口、蒜市口、山涧口的口字则儿化。

“巷”:东西交民巷、南北锣鼓巷的巷字不儿化。果子巷、陕西巷、南北柳巷、大门巷、方巾巷的巷字可儿化。

“沿”:西河沿、潘家河沿的沿字不儿化。南北河沿、南北沟沿的沿字则儿化。

“池”:金鱼池、莲花池的池字不儿化。豆腐池的池字则儿化。

  “桥”:东大桥、高粱桥的桥字不儿化。太平桥的桥字则儿化。

老北京的四合院门口都有一个门墩,应该加儿话音,如果不加儿话音就很不好听,北京电视台一次节目主持人说道门墩儿时,不加儿话音听起来很别扭。

一般来讲,“大物件”往往不用儿化音,例如太阳、月亮、火星、地球、长江、黄河,高楼大厦,钢棍、铁棍。

儿化音多是用于一些小巧物品,大约都是名词。例如钱包儿、项链儿、钥匙链儿、手镯儿、顶针儿、背心儿、床单儿、马扎儿,火柴棍儿、冰棍儿;还有一些名词化的副词,例如长短儿、肥瘦儿、宽窄儿对学语的孩童说的“乖乖儿的,慢慢儿的”等等.

一些食品如:水饺儿、锅贴儿、豆汁儿、冰棍儿、汽水儿,江米条儿;年糕、米饭、馒头不用儿化音,花卷儿就用.

同为干果,花生、核桃、榛子,不用儿化音,红枣儿、葵花籽儿、葡萄干儿,就用儿化音,约定俗成,难找规律.

所有跟帖: 

adding 儿 can also cause confusion. eg: -yma16- 给 yma16 发送悄悄话 yma16 的博客首页 (43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6:23:53

“吃了对儿螃蟹”是这么说。好像不说“吃了顿儿螃蟹”,是“吃了顿螃蟹”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7:07:55

总之,不能瞎儿化,呵呵 -mc3361- 给 mc336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7:09:09

敢情,这北京人儿很早都学会了抽白面儿,都成专用名词儿啦!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127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8:36:13

“吃了对儿螃蟹”是说吃了俩螃蟹。是“吃了顿螃蟹”是说这顿吃的是螃蟹(或螃蟹为主)。说顿儿,一般是吃之前的问话。“来顿儿螃蟹?” -沐清- 给 沐清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9:35:41

北方及北京人不喜食螃蟹,随便说说不成章法。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21:06:57

觉得北京话很好听 -英台- 给 英台 发送悄悄话 英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7:12:36

找“走资派还在走兄”。都甭听他说,看他写北京小吃,你都能流口水。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7:27:24

“盆儿”和“盆”哪个大?南方的朋友能辨别出来吧。 -石假装- 给 石假装 发送悄悄话 石假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7:24:36

“盆”应该比“盆儿”大,因为“盆儿”就是“盆”的“儿”子,对吗? -英台- 给 英台 发送悄悄话 英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7:28:38

结论对。但是,你这个解释,可能是全世界独一份,超有智慧。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7:39:16

这个结论绝了。还是把“儿”当独立名词了。 -石假装- 给 石假装 发送悄悄话 石假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9:33:17

澡盆儿可不能算小吧? -沐清- 给 沐清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9:42:27

说的就是这个例子。一般,澡盆儿,是给几岁小孩的;澡盆,是给成人的。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3/2012 postreply 03:27:51

还有牛街,是不是有“牛街方言”?。我一个同事是那片的,北京人听他讲话都费劲。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7:54:29

北京话分南城、北城,真正的北京人自己能区别出来。解放后北京从外地进京工作的人很多 -SUNNE- 给 SUNNE 发送悄悄话 (201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22:39:00

对,这是一个家族在北京二三百年的老北京告诉我的。他住东城。他的意思是他能听出东西南北 -SUNNE- 给 SUNNE 发送悄悄话 (41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22:57:37

83年俺去河北昌黎出差,那里人说话的"儿"话音比北京人多多了。可他们说不好听。北京的话好听。 -沐清- 给 沐清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9:47:19

杭州官话属北方语系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152 bytes) () 01/13/2012 postreply 07:16:34

一个字的"儿"划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192 bytes) () 01/13/2012 postreply 03:41: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