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掉资本主义尾巴” 运动纪实录 转贴

来源: Icat 2011-12-02 09:57: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28 bytes)

  解放后,中国农民分享到了一个阶级以暴力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成功的胜利果实,分田分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当然对政府和领袖感恩到极点,当然视毛领袖为广大农民的大救星。于是中国农民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伟人发动的一场又一场大运动:人民公社、大跃进、大食堂。。。这一系列运动却让农民傻了眼,土地还没有捂住热,就被合作化去了,多年养育起来的森林大炼钢铁大食堂烧了,粮食不知道哪里去了,据说是还苏联的债去了。总之种粮食的农民成群结队因为营养不良非正常死亡了,某些地区甚至灾害超过战争年代。

     刘少奇的“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是个暂时解决办法,暂时性为农民缓解了饥荒的危机时,伟大领袖看到后又发动了文革。当然“三自一包”自然成为这个“资产阶级”的“司令”搞资本主义的“罪证”,被批倒批臭。从文革起,多数农民就再没有觉悟和激情参与伟大领袖的政治运动,很多农村的基层干部也消极怠工,所以论文革的破坏城市要比农村大的多。

      既然刘主席的“三自一包”被批为资本主义大毒草,为什么在很多省份没有彻底取消自留地、自由市场?无法想像当年如果彻底取消自留地和自由市场会怎么?饿死人数超过一倍?农民还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在饥荒关键时期艰难度过吗?如果没有屡禁不止的农贸市场,那城市居民还能偶儿买到鸡鸭鱼和新鲜素菜来改善一下生活吗?农民也能有点零花钱买回点日杂用品和衣服。文革那些批刘批的最狠清算的最彻底的地区,人民的生活最悲惨。

     文革后期,有些领导者绝不想让农民还有一点自在,不能有一点“私”心,于是就有了“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由于农村基层干部对在农村搞运动早有抵触情绪,出工不出力,和历次农村搞运动一样,上级总是下派“工作组”督促执行。工作组一般都是城市造反夺权后新机关班子里的一些闲职干部和一些吃饱了撑着不干活的工人积极分子组成。当然他们只是领头羊,更多的是在他们督促下的基层干部,一路扫荡一样“割资本主义尾巴”。

     其做法包括:检查和丈量农民的自留地,看看是否偷偷扩大了面积(“文革”中很多地方取消了农民自留地);检查农民私人喂养的猪、鸡、鸭等是否超过了公家规定的头数(“文革” 中有些地方不许农民私自喂养牲畜);检查农民是否偷偷跑到“自由市场”作小买卖(有的地方把农民卖几个鸡蛋也称作“投机倒把”);检查农民是否偷偷从事补锅、修车、缝纫等个体劳动……

       我记得工作组没来之前村子里的气氛就很紧张,甚至有些恐怖,由于有些村子已经扫荡过,大家还都知道扫荡的内容,都采取了防范的措施。我们那里当年抗日战争没有沦陷,但还是从电影里学得坚壁清野的办法。好像规定人均只能养一只鸡或者鸭,如果多了就说明你想拿到自由市场去卖,有搞资本主义嫌疑。大家普遍采用的办法是在自留地里挖个坑或者用藏红苕的窑,家畜藏进去,上面进行伪装,总之不能让工作组看见。但公私边界线上的树木就很难躲避,因为树木是自由生长,分不清哪是资本主义的空间,哪是社会主义的空间,而割尾巴工作组绝对不能容许姓“资”的私人树木的树枝伸进集体田地上方的空间。由于家畜等一般都藏起来,没有藏起来而按规定多出来的就要被现场杀死,所以割尾巴的重点就在树木上。我家采用的办法和其他家庭一样,自己把树枝伸进公家田地上空的树枝砍掉,自己下手可以留情一点,也表明态度端正,要让工作组的刀斧手来干就麻烦了。村里的孩子就成群跟着工作组看热闹,那时候家家户户门口只有长半边树枝的树就是扫荡过的印记,表明两个主义的界限。

     我记得当时工作组来到XX均家里时候,看热闹的最多。看点之一是他家有棵大核桃树,这是这个比较穷的家庭的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恰恰他家的核桃数半边伸进公家田里,此前上级干部多次批评他,他自己提出用自己的自留地来置换这几平方受影响的公家田,被拒绝,因为地和田的价值是不一样的。看点二是他扬言,谁砍他的核桃树,他和谁拼命,他是有名的浑人,村里人都相信他敢干!

     到他家时,看见他果然做了准备,树枝被砍了1/3,其他几根大树枝被多根很粗的铁丝强行拉向自己地盘一边,有些树枝被强力拉断,断痕明显,由于树干太粗依然直立。工作组看见这样被蹂躏变形的大树依然不放过,一个县城下派的组长说还有1/3的树枝是“资本主义尾巴”,要割掉。这些从农民中付工分请来的刀斧手当然不愿意去冒险,于是组长想表现一下决定上梯子亲自动手。上梯子前“浑人”再次低声警告“谁敢?”,组长显然没有当回事,爬了上去正准备动手,“浑人”黑着脸提着斧子跟着爬上去,周围的人吓的都不敢出声。组长哪见过这这个,吓得从梯子上掉了下来。“浑人”说:要砍老子自己动手,不用你们来。结果他又砍了一根小树枝了事,那位组长一直在发抖,哪还有革命胆略?于是后面的“扫尾巴”运动在这个村草草敷衍收场。据说那个干部到第2个村也再没有这么高的激情,也没有谁提议斗争这个敢威胁干部的农民,大约任何时代都是穿鞋的怕赤脚的,光脚板的怕不要命的。。。

转贴

    

所有跟帖: 

五十年代的事不了解,尾巴的故事,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12 bytes) () 12/02/2011 postreply 12:06:53

我的邻居是空军,着装和当时的警察有点相似,他去自由市场买东西,卖花生的见了他就溜 -SUNNE- 给 SUNN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2/2011 postreply 23:36: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