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新--当代的潘金莲

来源: wentf444 2011-10-15 19:34:3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132 bytes)


张志新,女,1930年12月5日出生,汉族,天津人。父张玉藻,母郝玉芝。其夫曾真,其女曾林林,其子曾彤彤。目前,张志新两个儿女均定居美国。

其实,根据陈禹山在2003年3月在洛杉矶华人电台接受call in访谈时讲,张志新总共生育5个子女。其中三个属于私生子,一个已经死亡。

1930 年12月5日,张志新出生于天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家境优渥。她们的父亲张玉藻,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是大学音乐教师。母亲郝玉芝曾就读于济南女 子师范学校,也从事过教育工作。张氏三姐妹是大姐志新、二妹志惠、三妹志勤。张氏三姐妹都会拉小提琴,在天津音乐界曾是颇有名气的三朵花。张志新和妹妹常 随父亲出演音乐会,每次都少不了她们的弦乐重奏。父亲张玉藻,据说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是不是国民党党员不太清楚。但他带领张志新和妹妹参加过蒋介石当选 总统的庆祝活动,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天津刚解放时,张志新思想还很幼稚,对共产党还不甚了解,对国民党还心存幻想。有个材料提到,看到很多同学上街游行,欢迎共产党,欢迎解放军。张志新曾经冷冷说,这些同学太盲目了。

1950 年7月,张志新在天津女一中高中毕业了,她又开始活跃了起来。那年夏天市郊发生水灾,她参加了市里为此募捐举办的音乐舞蹈会。暑假又随父亲到解放军205 师火线剧社,参加演出半个月,然后被保送到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在天津,漂亮活泼的张志新,成为多名教师和同学追逐的对象。情窦初开的张志新,禁不住 花言巧语的诱惑,上当受骗偷尝了苦涩的禁果。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张志新“投笔从戎”,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学校批准她的要求,并送其到河北军事干部学校学习。1951年1月,被军事干部学校派往中国 人民大学学习“部队急需”的俄语。 人民大学前身为延安公学,建国初号称“超级党校”,地位甚至胜过北大清华。50年代初的俄语地位相当于今天的英语,而 且由于教育还不普及的关系,就紧俏这一点来说,俄语比今天的英语还大有过之。在北京,才貌双全的张志新,再次成为年轻小伙们追逐的热点对象。

1952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了一年半以后,张志新身为一名志愿军“保送生”,部队“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却被“提前毕业,留校工作”,幸运地分配到该校 俄语系资料室了。那时,朝鲜战争还正打的如火如荼,张志新不仅已经在千百里外的人民大学“留校工作”了,而且还和时任人民大学哲学系团委书记的曾真“从彼 此相识,发展到共坠爱河。”,在大后方温暖的被窝里“抗美援朝”起来了。1955年国庆,张志新和曾真在人大结婚。

1955 年12月,张志新参加中国共产党。此时的张志新,可以说是事业上“春风得意马蹄疾”,平步青云,一帆风顺。生活上为人妻为人母,做个贤妻良母,也应该是幸 福美满的。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借工作的便利,风韵犹存的张志新和多名男士关系暧昧。并且在1956年7月和其中一个大学教师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被该大学教师收养。1973年该女孩下放陕西插队,1981年回到北京当工人,现在已经退休在家。张志新的丈夫 曾真也自然隐约知道了一点内情。顾及颜面,主动要求调离北京。

1957年,两人一同调赴沈阳,均为中共辽宁省委机关干部。张志新历任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干事,中共沈阳市委党校教员,中共辽宁省委文化部、宣传部文艺处干事。

张志新与曾真育有一子一女。女儿曾林林,1957年出生;儿子曾彤彤,1966年出生。两姐弟间居然差到9岁,这也是很少见的。其实,在这8、9年期间,张志新还生育了两个孩子。

换了一个环境,张志新本应检点收敛一下,开始新的生活。张志新却旧病重发,在私生活上继续开放搞活。虽然张志新已为人母,却也是风姿绰约的美少妇!不仅与京津旧相好藕断丝连,在沈 阳又有新发展,有过之而无不及。张志新在沈阳和一位“文艺界人士”多次幽会,并与1963年12月生下另一个女孩。该女孩生下后,这位“文艺界人士”将这个女孩送到住在乡下的母亲那里。但由于乡下卫生条件不好,该女孩1969年死于伤寒。

同时,张志新又与和一位“党校教员”发展恋爱关系,并于1965年生下一个男孩。由于该“党校教员”的妻子没有生育能力,他们便收养了该男孩,谎称是从乡下抱来的。该男孩198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现在定居深圳,为一IT公司的老板。

但是,张志新的偷情生活,自以为天衣无缝,其实早已成为人们街头巷尾、饭前茶 余,私下议论的热门话题。

有关张志新婚外情的事和婚外生育的事,正是当年把张志新捧上神坛的那个记者陈禹山[现居美国]曝光的。逃往美国的刘宾雁当年也曾采访过该案,也证实了陈禹山的话。

1979 年秋,张志新的妹妹张志勤在北京追问陈禹山:为什么辽宁有些人说我姐姐张志新有“作风问题”,并生育多个孩子,这是否是真的?当时陈禹山对此回避不答。陈禹山当时为什么对此 避而未答?如果没有,可以直接否定掉,但他沒有这样做,其中必定有隐情,这个隐情就是真情。其实当时关于张志新的报道中,已有披露张志新写给丈夫和女儿的 遗言:“……十几年我对你没疼没爱,犯过的错误已结束了。彻底把我忘却,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犯过的什么错误?为什么十几年对自己的丈夫“没疼没爱” ?她一再说对不起他们,这些话与其说是自己遭罪牵连家庭的意思,不如说是一种夫妻感情上的内疚。但当时张志新已经被某些人指定为揭批文革的英雄人物了。陈 禹山觉得说出真情有损英雄的圣女形象,对英雄的私人生活不应过多暴露。

时隔20年,陈禹山在大陆,捞足了宣传张志新好处。定居美国后,陈禹山又想在美国人哪儿从张志新身上捞到一点好处。他回忆说,当时辽宁一些人传言张 志新“生活作风”有问题,其实是有依据的,张志新确有“第三者”,并还有其他两个孩子生活在世上。陈禹山在调看张志新案卷时见到了张志新本人自白:她确实和当时沈阳一位文艺界人士有婚外 恋,并承认“发生关系”五次和生有孩子。整个案卷中,所有指控张志新的“反革命言论罪”,她没有一处承认有错,但是她唯独坦率承认了自己有“婚外恋”。并说是在重看 焦裕禄故事之后,良心发现有愧,和焦裕禄相比,她这方面有损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对这一伦理道德过失,她愿坦荡认错。陈说,当时看到这一案卷时,已经 采访过张的丈夫曾真,了解到曾真当年体弱多病,可以想见,在夫妻性生活方面,身体健康的张可能处在一定程度的性饥渴状态,加上张天性喜爱文艺,与情趣相投 的艺术家产生婚外恋,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当时的社会没有强调计划生育,人们对计划生育的知识知之甚少,张志新多次怀孕生下孩子,还是可以理解的。

而 张志新和“党校教员”生育孩子,则是已经逃往海外的刘宾雁曾提及的。而且按照刘宾雁的说法,张志新和这位“党校教员”交往很久感情也很深,以至于张志新曾经把他的照片缝在自 己的大衣领子里,后来她良心发现告诉丈夫让他代自己取出烧毁。也许是没有经历过那么刻骨铭心的婚外爱情罢,我总觉得这样的做法有些变态。

1968年,文革开始后,张志新的婚外情,还是被人用‘大字报’揭发出来(但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张志新还生育其他孩子),经调查属实。作为一名党员,即使按现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 159条规定,进行处罚也是不轻的。条例规定:“进行淫乱活动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张志 新便被下放到盘锦五七干校十二连,随东北局和原省委机关一些所谓问题干部,一起学习劳动。现在司空见惯的“官员包二奶”、“小姐榜大款”,在那个时候,可 是了不得的事。问题的公开化,自然会颜面丢尽,羞愧得无地自容。不过还好组织只是当生活作风问题,并没有上升到政治问题。只是住进牛棚,而不是蹲进牢房。

曾真顶着绿帽子的重压,向张志新提出要办理离婚手续。此后,张志新自愧难耐,寻死觅活,自我作践自己。这是张志新自杀前给丈夫的诀别信:

曾真:

和你结婚14年生下了一男一女,我没有也无力完成自己的义务,希望你很好的抚养下一代,对林林要耐心,女孩子每长一年事就更多,要很好爱护她。叫她不要 早婚,妈妈对不起他们。春节好好照顾。过去自己修养不好,打骂过孩子,让她别往心里去!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改正“没有坚持精神”的缺点。让她好好照顾小 弟弟,不要伤心,要坚强。

十几年我对你没疼没爱,犯过的错误已结束了。彻底把我忘却,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原来为你买东西的那笔钱,是我平时结余的,打算为父母办理丧事用的, 如能积起可交我母亲治病用。也是最后一次尽孝!不过不要告诉他们,这会使他们受刺激犯病(你尽可能这两三个月每月给他们寄15元吧!也可不寄,叫志勤 寄)。平时多注意身体!为了革命多照顾自己吧!

我没给父母写信。如果沈阳家里没人照看,你可写信去和母亲商量是否把孩子放(天)津!不过我考虑,他们若身体不好,困难会大些。如若可能,还请何姥 来照看,工资稍少些可减轻负担!总之担子都是你的了。对孩子要耐心!对不起你。十几年辜负了党的培养!一个人不管是生或死只要是为了革命就是有意义的!

以前千错万错,如果不能饶恕,我愿接受最严厉的惩罚,毫无怨言真正的革命事业永远是兴旺的蒸蒸日上的。为盘锦的美好未来欢呼!再次欢呼这个胜利的前途!愿为美好的未来添点出点力。但有没有这种可能,确不是能由我所决定的,革命能否容纳,党和人民决定。怎么定我怎么领。

毛主席万岁!

志新

1969年1月5日晚

曾真与张志新还是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这也为曾真和张志新的亲属间结下了怨恨。曾真再也没有结婚,一个人,把两个娃拉扯大也不容易。

如今回头再看张志新案,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张志新放下自己生活作风问题不谈,反而大谈特谈起政治问题来。接连口出狂言,大批林彪、江青、周恩 来,后来干脆直指毛泽东。谩骂攻击无不用其极,达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面对规劝,反复无常,有人说她不要脸。她回答:“我连命都不要了,我还要脸干什 么?”有人甚至认为张志新在当时与其说是什么“追求真理”,倒不如说她是有意 “寻死”。张志新婚外情,断送了亲人的大好前程,更断送了自己大好前程,以至于把自己送进监狱,最后进而送进阴曹地府。

难怪张志新得知她将被判死刑,曾写了一个条,大意是:“我是生活上的大流氓、政治上的娼妓,请求痛改前非,争取从宽处理”。婚外情真是害死人啊!

张志新平反昭雪时,有人提出有张志新生活作风问题,不宜定为英雄。可是上报到胡耀邦那里时,胡耀邦说,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典型么?并同时下令不许散布对张志新不利的消息

一个道德缺失者,只顾自己快活一时,撇下儿女,背叛丈夫,肢解家庭。却说自己忧国忧民,视死如归,冒死谏言,几分可信?犹如一个君子台下抱小姐,台上讲反腐,你信吗?

张志新一案,受害最多的恐怕不是张志新,而是他的家人。最令人伤痛的是张志新政治上的平反,却不能抹平偷情恶果,给亲人们之间的伤痕。张志新的娘家 人和张志新的丈夫曾真反目成仇,一直有着深深的矛盾。在张志新平反昭雪后,就很突出。当时,有的报刊宣传刊登照片,因此缘故,把曾真抹去。中国青年报内参 《青运情况》登过《张志新同志的女儿对张志新宣传报道的意见》。文中说:

这里我只想反映一个问题,就是对我父亲的不公正态度……

去年新华社转发我母亲大量照片时,保留了所有的家属和亲属,还有一些其他同志,惟独抹去了我的父亲。影响所及,全国照办。助长了对我父亲的误解。据传是徵求了我的一个亲属的意见……

我难以理解的是:究竟有多少根据把我父亲从所有照片上抹去?明明是全家四人的照片,为什么偏偏要改成三人?另一张在平反大会后怀念我母亲的的三人像 也不能发?我父亲是个党员干部,涉及对他的态度,新华社为什么不去徵求辽宁省委、我父亲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也不听取在“四人帮”的时期 真正直接受到迫害和株连的我们的家属 (家庭成员)的意见,而只是单单去问家属?……

在我妈妈的冤案平反之后,省委从未否认我父母的夫妻关系,法院撤消了过去的离婚手续。妈妈虽已不能复生,但是,我们全家人都从心里感到,我们四口人 从政治上、法律上和感情上重新成为一家人了。这是粉碎“四人帮”的必然结果,也是压在我们心底10年的愿望。而有的人却从他自己的狭隘观点出发,想要人为 地再把我们全家人分开,不允许我们彻底消除遭受迫害的痕迹,阻挠党的政策的彻底落实。负责落实党的政策重任的新华社、党报和出版社,却没有站到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高度加以抵制,这使我们不能不感到遗憾……

关于我父亲同我母亲离婚,这是事实,用不着回避。但这决非个人所造成!这种家破人亡的悲剧,是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的直接结果,是社会造成的!

张志新的母亲郝玉芝认为这份《意见》是曾真所写,而以林林的名义发表的。她针对这篇文章,写了一份数千字的意见。她写道:

现就我和亲属们了解的与《意见》有关的一些情况加以说明,以正视听。

(一)《意见》称新华社转发志新照片时“惟独抹去了我父亲”、“据传是徵求了我的一个亲属的意见”、“究竟有多少根据把我父亲从所有像片上抹去。” 我要说明,不登他的照片是我的意见(儿女们都同意),原因是他“已经徵得志新和组织上的同意离了婚”,登他的照片在法律上是不合适的,况且没有宣传他的必 要。在这里我郑重申明:据说他在事后办理了撤消离婚的手续,事先我既不知道,事后我也从来承认过。因为我女儿已经无法表示自己的意见,不能将一方的意志强 加于死者。至于法院批准的单方面撤消离婚是否合法,暂不在此述之。

(二)《意见》指责“负有落实党的政策的新华社、党报和出版社,没有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高度加以抵制。”志新事迹的意义绝不是表现 在家庭中,她的光荣是属于党的,属于中国人民的,当然也是属于她个人的。众所周知,党的宣传机构的领导和同志们做了大量调查,冲破阻力,以忘我的精神和对 烈士深切敬仰的心情,大规模地宣传了志新的事迹。仅仅由于在一个时期没有登他的照片,《意见》就给党的宣传机构扣上一顶帽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郝玉芝写道:

我的外孙女林林失去母亲时只有十二岁,以后的十年,活人给她灌输了什么东西呢?《意见》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孩子之手,能怪孩子吗?!我不想伤害孩子对父亲的感情,但面对《意见》我若不将真相说明,难料孩子之手还会做出何等事来……

鉴于《意见》已经广为传播,有些不明真相的刊物冠以《父亲无端受指责,女儿修书鸣不平》之类的标题转发,我要求我的这篇东西也在同样渠道予以披露,以正视听。

这场笔墨“官司”没有连续打下去,但问题与情绪一直困扰着这两个不幸的家庭。张志新的母亲郝玉芝已经去世,曾真、张志勤均已进入暮年。目前,张志新 两个儿女均定居美国。他们似乎也很不愿提及自己的母亲是谁,在填写各种表格时不提母亲是烈士,而是一句“幼年丧母”。至今,他们仍受着张志新给他们带来的 痛苦,心还在流血。

而张志新所生育并且活下来的其他两个儿女,虽然隐隐约约也知道自己和张志新之间的关系,但也从来不愿提及此事。

这是谁的过错?谁的罪过呢?

所有跟帖: 

欢迎徐老帽回来。不过,来点新鲜的好吗? -olddog3- 给 olddog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5/2011 postreply 19:49:08

组织上早已给他准备了很多网名,他不用也不行。 -zhengcheng- 给 zhengche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5/2011 postreply 20:15:34

是不是可以说:古代的张志新就是潘金莲? -zhengcheng- 给 zhengche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5/2011 postreply 20:13:39

西游记里孙悟空曾给一个国王开处方:大黄巴豆锅底灰加马尿,国王拉出来的竟是头年吃的粽子 -hollyhog- 给 hollyhog 发送悄悄话 hollyho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5/2011 postreply 20:28:43

没错,朱紫国!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5/2011 postreply 21:52:18

以毒攻毒, -just4fun2007- 给 just4fun2007 发送悄悄话 (65 bytes) () 10/16/2011 postreply 00:00:30

毛远新的御用文人又来耍了。。张志新有N个私生子与她被枪毙有神魔关东?。。。回复:张志新--当代的潘金莲 -tianfangye- 给 tianfangye 发送悄悄话 tianfangy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6/2011 postreply 00:50:14

我真不懂为什么徐老冒如此痛恨张忐新? -菲力浦- 给 菲力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6/2011 postreply 07:38:26

天兄对徐老帽的评价可能太狠了。 -olddog3- 给 olddog3 发送悄悄话 (33 bytes) () 10/16/2011 postreply 17:26:17

先预告一下wentf444 即将贴出的“热贴”:“邓小平文选成书经过”“胡耀邦你是一个奇迹” -Hollyhog- 给 Hollyhog 发送悄悄话 Hollyhog 的博客首页 (87 bytes) () 10/16/2011 postreply 08:26:54

笑。 -36910- 给 3691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7/2011 postreply 11:17:25

毛泽东有无有婚外情? -36910- 给 3691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7/2011 postreply 20:51:33

向一个被杀的弱女子泼污水, 良心何在。 -南海- 给 南海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7/2011 postreply 23:17:2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