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未必:是上海的"下只角"创造了上海人的文化

来源: 滚子刀肉 2011-03-29 13:17:0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00 bytes)

上海人的文化还是由各种层次各种“档次”三只角 “上中下”共同创造的,但上海真的没有北京那种“大院子弟”, 上海的干部宿舍到底还是不集中, 就连东海舰队这种兵团级单位都没有想北京那个什么单位一个大大的院子, 里面吃喝拉撒睡什么都有的小社会。郊区的大学有这种居住形式, 但大学理占主体的教师而不是干部, 教室里大家眼睛望着的是那些教授,比如复旦大学教工宿舍,大家对之行礼的是第九宿舍: 陈望道苏步青谈家珍等住那儿, 什么十三级干部的?当然算盘菜但没人羡慕你。 恐怕这种心态在北京就转为谁他爸是中将谁谁他爸是上将谁谁谁他爸是大将啊!一级二级三级教授则一边凉快了。

下只角对上海文化的贡献, 我想更多的是在“市井文化”方面吧, 但现在的人好像没几个人承认自己是从“下只角”出来的, 我在这儿勇敢地说一声: 我来自上海最下只角的徐汇区斜土街道, 有无同党?

所有跟帖: 

回复:我是上海南市老西门的、也算是下只角吧!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111 bytes) () 03/29/2011 postreply 17:33: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