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历史人物刘峙以本来面目

来源: 大圣造反 2011-02-01 06:31:3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00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大圣造反 ] 在 2011-02-02 13:36:4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国民党重要历史人物刘峙在人们眼中的形象,解放后及近年来随着各种历史影视和文艺题材的渲染,已严重脱离实情。比如北罚的福将,抗日战争的长腿将军等负面形象,更严重扭曲的是刘峙成了国军中无能将军的代名词,甚至被说成了。最早将刘峙说成猪头的是李宗仁和白崇喜等桂系,但考虑到在军阀混战中,刘峙为蒋介石效命曾击败过李、白等人,李、白等人的说法有泄私愤的可能;另一种说法起源,是在济南战役中解放军缴获了刘峙的照片,于是流传出“刘峙是头大肥猪”的俏皮话,这显然是以貌取人,当然也是胜利者对失利者的嘲讽。其他的在徐州放什么虎、狗、猪的说法都是无根据的瞎传(始于杜律明的回忆录)。

刘峙,字经扶,他实际上是蒋介石集团的一员重要将领,曾是黄埔军校教官,有着很高的军事才能,为蒋立下过赫赫战功,被誉为蒋的五虎上将之一,蒋的五虎上将实际上应为:何应钦、顾祝同、刘峙、陈诚和钱大均。这五人撑起了蒋介石的一片天,为蒋打江山效命疆场;没有这五人的努力,蒋本人及其黄埔学生军嫡系部队在第一次东征时期大概就会被陈炯明的优势部队彻底消灭,以后将没有北阀等历史事件发生。

25年的第一次东征时,刘峙是黄埔学生军(只有一个团)第二营的营长。面对十数倍于己的陈炯明军,刘峙毫无惧色,多次率部与优势敌人拼刺刀,多次挽救学生军的危局,并最终获得胜利。“刘峙的刺刀、陈诚的炮”在当时的广东根据地及国民革命军中传为佳话。在随后的北阀中,刘峙成为蒋的嫡系部队第一师的师长,率部北阀几乎所向批靡。

在军阀混战和围攻红军的战争中,刘峙均有上乘表现。如前述,在29年蒋桂战争中,刘峙击败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喜,粉碎了桂系逼蒋介石下台的企图。蒋冯阎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蒋军嫡系部队悉数上场与冯玉祥的西北军和阎西山的晋军组成的冯阎联军展开决战,张学良的东北军开战初坐山观虎斗,红军各根据地抓紧机会大发展。蒋在该战中遭遇严重挑战。在大战前期,冯的西北军连战皆捷,进展神速,蒋军节节败退,连蒋的王牌军陈诚的11师也被冯的王牌军吉鸿昌的西北军11师击溃(吉的部队被冯亲称为西北军中的铁军)。蒋见势不妙,起用刘峙到山东及陇海线前线负责指挥。刘峙不负蒋的厚望,首先出手击溃晋军,后威逼陇海线的西北军主力,彻底扭转了中原大战的形势,迫使吉鸿昌等部队投降,并导致张学良趁机进关拥蒋,蒋在国内最强劲的对手冯的西北军彻底瓦解。说刘峙在中原大战中起了扭转乾坤的作用,一点也不为过。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发动了大规模的对红军的围攻行动,国军第四次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开打。在江西中央苏区,围剿部队由何应钦任总指挥;在鄂豫皖湘地区,由蒋兼任总指挥,实际上由刘峙负责。刘峙指挥部队与张国涛徐向前的红四方面军作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迫使红四方面军余部向川西北退却,将鄂豫皖根据地全部侵占,恢复了国民党政府在该地区的统治。蒋为表彰刘峙的巨大贡献,专门在该地区设了一个经扶县。而在中央苏区,国军的第四次围剿则被红军打破了,蒋随后组织了对该区的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调刘峙参与该次围剿的指挥。最终红军失利,不得不长征。

在抗日战争中,刘峙多次组织部队与日军在华北地区作战,但在装备和战斗力占优的日军面前,刘峙几乎没有打过什么胜仗,而不得不多次撤退。在抗战中刘峙直接指挥的部队虽然没有大规模地被日军歼灭,但他表现不佳是实情,也曾长期被蒋闲置不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刘峙是个外战外行的将军,但内战,刘峙绝对是内行的,即便在解放战争中也是如此。

抗战结束,国共和谈,并经抢占东北后,中国共产党拥有78个大的根据地,其中的中原根据地拥有主力部队6万人,实力雄厚,有王震,王树声等著名将领,司令员是李先念,中原局书记是郑位三。为收复该地及消灭中原解放军,蒋又一次起用了刘峙,刘峙充分表现出了善于大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军事素质及善于扭转不利局面的能力。刘峙接替李宗仁的战区司令职位后,着手准备围攻中原解放区。46年,他先后集中20余万部队(包括中央军和杂牌军),对中原军区形成合围之势,首先在气势上压倒了中原军区的领导人。在被合围的强大压力下,中原局书记郑位三首先心理崩溃,不顾中央多次要其想办法坚持下去的要求,多次向中央提出要撤退并向部队灌输失败情绪,李先念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勇气,王震等将领各有分歧。但王震等将领毕竟身经百战,他们声东击西分两路突然突围,一路是皮定均旅几千人,大张旗鼓向东进发,以期吸引刘峙的目光,另一路主力部队5万余人向西北方向悄然撤退。刘峙迅速判断出西面才是解放军主力,他下令对皮旅不屑一顾,集中全部兵力向西追击,最终几乎将中原军区的解放军主力部队全部歼灭,解放军成建制的部队只剩下王震率领的三、五千人到达陕甘宁根据地,皮旅数千人到达华中根据地。此战使中原根据地丧失怠尽,中原野战军这支比较强大的主力部队不复存在。郑位三后来一直没被重用,解放后也只是当一个象政协委员之类的闲职。李先念此战后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从政去了,后来当上国家主席。为掩盖中原之战的失利及推脱责任,李先念或其追随者在改革开放后编造了中原解放军胜利突围的谎言,“中原突围”之类的影视、文艺作品更是泛滥成灾,严重误导了广大人民群众。虽然中共失去了中原根据地,但这块地方太重要了,以致于一年后,毛泽东命令刘伯承的12万部队再次挺进中原,重新恢复中原根据地和中原野战军。不容置疑,刘峙在中原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他的一个师长率部追击时因轻敌遭到刘伯承的伏击而被俘。刘峙也不幸运地被承担了责任,离开中原到南京赋闲。

刘峙是整个解放战争中唯一的一位歼灭了解放军的野战军主力部队的蒋军将领。刘峙在解放战争初期创造的重要战法是集中重兵歼灭解放军主力,而不在乎争地盘,这和后来解放军的战法很相似。解放战争国军的另一种重要的战法就是抢地盘,傅作义取得的成果最大。在解放战争最初期共产党丢失的108座县级以上城市中,傅作义一个人的部队就从解放军手中攻取了84座。随着刘峙的赋闲,他的战法自然被废弃不用。

两年后的48年,蒋军的整体优势已不复存在。为扭转被动局面,蒋介石再一次想起了刘峙,希望他发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特长,再一次象十几年前的中原大战一样扭转形势。486月,刘峙带着参谋人员来到徐州,就任徐州剿总的总司令,统一指挥中原及华东地区的蒋军。这一次他的主要对手是刘伯承和粟裕,他们与李先念等完全不同。刘伯承是他的老对手,并且他也曾在刘手底下吃过亏。而粟裕对于刘峙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对手,是一个更难对付的对手。刘峙刚到徐州没几天,就赶上了粟裕发动的豫东大战。他敏锐地发现了蒋军的重大部署缺陷,建议立即放弃豫北地区,部队回防开封。但该建议没有被最高统帅部采纳,部队也没有听他的命令执行。不久开封即首先被解放军攻破,中原地区的蒋军处于彻底的被动局面,为收复开封,蒋军不得不听粟裕调动,从而导致后来鸥寿年兵团被包围歼灭,黄百韬兵团西援导致山东空虚。豫东战役后,蒋军在中原战场彻底丧失了战争主动权。接下来就是济南战役,面对华东野战军强大的打援兵团,刘峙只能期望王耀武能长时间坚守,他好组织更强大的兵团与华野决战。但他的计划随着济南的快速失守而破产。济南战役后,辽沈战役开打,蒋军在全国陷入困境。在中原战场上,解放军拥有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部队正规军共66万人,中原野战军和中原军区部队正规军共35万人。蒋军中,刘峙的徐州剿总部队正规军共70万人,白崇喜的华中剿总部队正规军共40万人。也就是说在整个中原及华东华中战场,国共两军正规军的总兵力是相差不大的。但是蒋军的两个剿总的部队指挥上是不统一的,而在豫东战役期间,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的部队就已经向东挺进与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做配合作战了。淮海战役最初时解放军投入的总兵力是华东野战军及华东军区部队66万人,加上邓小平陈毅率领的中原野战军6万及中原军区部队共24万人,围攻刘峙集团的70万人,刘伯承率领11万人牵制蒋军华中集团的40万人。由此可见,蒋军方面,刘峙名义上指挥的70万人实际上要对付解放军正规军90万人,还不包括民兵,而不是现在流行的“60万对80万”的说法。况且由于济南战役的失利,刘峙被变相剥夺了军事指挥权。刘峙虽然在济南战役遭到彻底失败,但他不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一是他被重新起用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的对手没有给他时间和机会发挥作用;二是他的很多建设性建议和命令被否定以及没被执行;在淮海决战阶段他更是被剥夺了指挥权。

刘峙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对淮海战役这段历史及对解放军的优点也作了较为中肯的分析,也对蒋军的不足作了清醒的认识。

所有跟帖: 

谢谢,请多来这里发点这类文章。 -MengHua2008- 给 MengHua2008 发送悄悄话 MengHua2008 的博客首页 (41 bytes) () 07/31/2011 postreply 16:12: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