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金中将- 二战中最华美的流星 zt

卢金中将

本词条由中国DNA创建,已被浏览317次,共有1位协作者编辑了1个版本。最新协作者:中国DNA

人们常用将星来形容将军。在将星璀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卢金的确只能算是一个倏忽而过的流星。但毫无疑问,他是最华美的一颗。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他本来是可以更大的作为的。

纠错 编辑摘要

卢金中将 - 简介

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卢金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卢金

即使对于较为熟悉二战历史的朋友来说,"卢金"也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这很正常,因为他军衔不高,仅官至中将;职务也不高,最多时候指挥过两个集团军;战斗的历程也很短暂,率部参战的时间不到5个月。因此,不为世人所知也在情理之中。与其他将帅详细的简历相比,苏联红军中将卢金给我们留下的资料少得可怜,仅知道1941年6月的时候,他担任西南方面军预备队第十六集团军司令。 

卢金中将 - 传奇的战役经历——创造了三大奇迹

奇迹一——在乌克兰作战时创建“卢金集群”。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暴 发,26日,卢金将军接到命令他的第十六集团军将转给西方方面军,集团军将立刻向斯摩棱斯克地区出发。这一天,他来到了重要的铁路中转站舍佩托夫卡,指挥 他的部队上火车向新目的地进发。这时他惊讶地发现前线的情况是一团糟,前线各个部队的指挥官明显地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道路上挤满了向后方逃难的平民和毫 无秩序的溃退的部队。作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后勤补给中心的舍佩托夫卡的前方已经没有任何有组织的部队存在了。当时卢金的任务是迅速赶到斯摩棱斯克去,他的司令部已经上路了,他身边只有副官和几个卫兵,他没有通讯系统和上级及友邻部队建立联系。尽管如此,卢金迅速地下了决心,首先他下令还没有上路的第十六集团军部队立刻下车,这样他手头有了第五机械化军所属的第109摩托化师和第57坦克师的第116坦克团, 他以这些部队为核心开始在舍佩托夫卡建立了一条防线,然后他下令打开在舍佩托夫卡的各个军用仓库〔以军法而言,他是绝对没有这个权力的〕。接着他派人到公 路和铁路上去,拦截那些后退的被打散的部队,他将这些部队组织起来,给他们指定指挥官,向他们分发粮食,武装他们,然后命令他们反击或者在原地坚守。于是 奇迹般的,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在几天中成型了,并且在接下来的十余天里,他们打退了德军所有突破企图,当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得知原本应该在斯摩棱斯克的 卢金将军竟然还在这里,而且他用一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部队守住了这一段重要的防线时,不由又惊又喜,于是先是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接着甚至苏联最高统帅部, 都开始把这支卢金将军指挥的部队称作"卢金集群"。

奇迹再现——保卫斯摩棱斯克

乌克兰的作战告一段落后,卢金将军启程前往斯摩棱斯克。他是在七月十五日抵达该地,立刻他得知德军已经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南部,而第聂伯河上 的桥梁已经被炸毁,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卢金将军说他在刚刚得知这个消息时大怒"哪个混蛋胆大包天,竟敢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炸掉桥梁?",但当他了解了当前 的形势和他手中的兵力后,他不由自主地对自己说"感谢上帝,幸亏这些桥梁被炸掉了!" 第十六集团军的任务是保卫斯摩棱斯克,并保证西方方面军和在斯摩棱斯克西部的第二十集团军的联系畅通。如果斯摩棱斯克失守,不但是前往莫斯科的通道被打 开,而且第二十集团军和后方的一切联系都会被切断,整个集团军十多万人将全军覆没!当卢金将军抵达斯摩棱斯克时,他手头名义上有第二十三机械化军和第三十 二步兵军两个军,但第二十三机械化军只是一个空壳子,除了军部和少量直属部队以外一无所有,第三十二军则只有两个不满员的步兵师:第四十六和第一五二师, 这样合起来卢金手头大约只有相当于一个多师的兵力,他没有坦克而且他的炮兵少得不值一提。同时由于对德军推进速度之快准备不足,斯摩棱斯克市内几乎没有构 筑工事,虽然临时组建了两三个由工人组成的民兵团,但问题是卢金几乎没有任何武器来武装他们!卢金后来回忆七月十五日是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日子,德国人最 迟也会在十七日发动总攻,而他手头上几乎没有任何部队可以阻挡他们!在似乎一切都已经绝望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十六日凌晨正在视察前线的卢金忽然发现一支 部队全速赶来:原属第十九集团军的第一二九步兵师奉命前来增援第十六集团军,全师共三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齐装满员!第一二九师的及时抵达对于卢金来说是 喜从天降!他立刻将这个师部署到预料中德军的突破方向。在十六日一整天里,卢金迅速依托工厂区的建筑物,建立起了防线。七月十七日,古德里安向斯摩棱斯克 发动了总攻,第十八装甲师和第二十九摩托化师强渡了第聂伯河向卢金的防线猛攻,对于古德里安来说现在他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但就在这短短的"一步"之 间,站立着顽强的卢金,他的部队将每一座建筑物和每一个高地都变成了几乎无法攻克的堡垒,缺乏步兵支援的德国装甲部队在这里损失很大,在七月十七、十八日 两天里,在斯摩棱斯克的战斗之残酷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到十八日夜晚来临时,卢金的第十六集团军几乎一步未退,德国第十八装甲师快"打光"了,整个师可以运 作的坦克只剩下十二辆!古德里安只 好将第十八装甲师撤回修整,并以第十七装甲师接替第十八装甲师投入战斗。十九日和二十日,卢金继续承受着德军装甲部队的猛攻,战斗的激烈绝不在一年后斯大 林格勒的巷战之下,二十日,德军的攻势再一次被击退,德第十七装甲师师长 Karl von Weber 将军阵亡。由于左翼攻势的钝挫,古德里安将军的 第二装甲集群的攻击重点逐渐向其右翼转移,他的第十和第三装甲师前进比较顺利,其中第十装甲师经过苦战占领了后来十分有名的叶尔尼亚突出部,后来古德里安 报怨他的兵力只能完成攻克斯摩棱斯克或者保住叶尔尼亚两个任务的其中一个,而无法兼顾两者。这个报怨很有意思,因为造成这个局面的就是他自己,我很难理解在对斯摩棱斯克久攻不下的时候,他为什么不将右翼的装甲师来支援其左翼,反而另外开辟战场,难道他想在还未消灭斯摩棱斯克地区的苏军以前,就通过 叶尔尼亚突出部直接冲向莫斯科? 以他手中的兵力,这可能吗?在二十日以后,卢金得到了大约三个步兵师以及一些炮兵部队,但同时他接到命令作为苏西方方面军大反攻的一部分,向南攻击夺回斯 摩棱斯克南部市区,但这对卢金来说这是个不可能达成的任务!虽然守住了防线,但他的第十六集团军损失很大,以他现有的兵力根本无力发动反击。果然,卢金的 几次试探性的反击都失败了,于是他毅然下令停止继续进行这种不现实的进攻。于是很快卢金接到了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元 帅的电报,在电报中铁木辛哥告诉夺回斯摩棱斯克是斯大林亲自下的命令,同时在电报中付有国防委员会的通报,这封通报指出:在西方方面军的部队中弥漫着失败 主义的情绪,他们在把部队撤出斯摩棱斯克的问题上表现轻率,把如此重要的城市拱手让给德国人,国防委员会命令方面军对此进行调查,对此负有责任的人将被视 为犯有仅次于叛国的重大罪行,并将为此受到严厉惩罚!此外铁木辛哥还命令立刻逮捕那个未接到命令就炸毁第聂伯河上桥梁的军官,并送交方面军军事法庭,对此 已经几天没有合眼的卢金回电:"他是奉我的命令炸毁桥梁的,如果有人要对此负责的话,那就是我本人!"几天后,卢金再次接到铁木辛哥的电报,铁木辛哥在电 报中称赞卢金和他的部队的"杰出表现",许诺将为他们申请政府最高奖励,然后他希望卢金能"再接再厉",迅速发动反击,从德军手中夺回斯摩棱斯克。受够 了,卢金怒气冲冲地回电"无论是送军事法庭的威胁还是提前颁发政府奖励都无助于夺回斯摩棱斯克。我们需要的是炮弹和给各师补充兵员!"而这些恰恰是铁木辛 哥所无法给他的。当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对斯摩棱斯克的攻势被阻止的时候,霍特的第三装甲集群从第聂伯河上游渡河成功,其前锋是第七装甲师,著名的隆美尔的"鬼师" 和第二十摩托化师,七月十七日,他们已经相当接近斯摩棱斯克的后方,也在同一天,罗科索夫斯基抵达了斯摩棱斯克。经过卢金和罗科索夫斯基两人率部并肩作 战,八月四日,斯摩棱斯克地区的战斗暂时平息了下来,自开战以来,唯一的一次被围苏军的主力能够成功地突围,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罗科索夫斯基和 卢金,虽然德军仍取得了斯摩棱斯克会战的胜利,但如果说以前的战斗德军是比较轻松地取得完胜的话,在这里德军是经过苦战才取胜的,在战争开始后第一次,苏 军看到德军在他们的防线前留下大量阵亡者的尸体和被击毁的坦克,苏军第一次看到德军在他们的反击下后退。这使得苏军的士气为之一振。在这一最困难的时期, 卢金以十分有限的兵力,取得了那些得到"重点照顾"的苏军高级将领无法获得的战绩。这表明即使以一九四一年苏联军队的水准,如果在一个优秀的将领指挥下, 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当然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罗科索夫斯基在数十年后仍记得卢金的叹息:"第十六集团军并没有被击败,她只是消耗殆尽了。"

奇迹三——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9月,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后,卢金率部后撤至莫斯科西部,参加莫斯科保卫战。但由于苏军高层判断失误(这一点科涅夫要 负很大的责任),对西方方面军侧翼保护不够,德军的装甲集群对西方面军主力进行了包抄合围。当苏联最高统帅部终于意识到危险,于十月六日下令全线后撤,为 时已经太晚了。德国的装甲矛头已经在苏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主力后方合拢了!和后方失去了联系,被切断了一切供应,又离开了阵地的苏军陷入了绝境,为了 统一指挥,苏联最高统帅部下令卢金指挥所有被围的苏军部队,斯大林希 望卢金能再次创造一个奇迹,率部队突出重围。但卢金知道他毫无希望,十月十日,他报告"弹药所剩无几,粮食则已经耗尽,部队靠当地居民提供的粮食和屠宰战 马为食,医疗用品已经全部用完,剩下的帐篷留给了伤员,部队只能露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卢金仍然决定坚持下去,因为他十分清楚,维亚兹玛地 区的苏军是莫斯科前方最后一支有组织的力量,在这支部队无可避免的遭到毁灭后,最高统帅部要重建对莫斯科的防御需要时间,为了给莫斯科争取到这个时间,他 所拖住的每一个师的德军,他所坚持的每一天都是无价的。他很清楚这是他的最后一战了,他决心尽力做出最后的贡献。就这样,卢金在包围圈中,令人难以置信的 坚持了近三个星期之久,直到十月底,包围圈中的苏军才最终停止了抵抗。在这段时间里,卢金拖住了德军二十五个步兵师、四个装甲师和两个摩托化师,我们将会 看到在十月十日到十月底这关键的三个星期里,卢金及其被围的将士们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卢金中将指挥部受到炮火攻击,本人被炮弹炸成重伤,失去双腿,最 终被俘)

卢金中将 - 为最终的胜利起到的关键作用

临危受命的朱可夫搜刮了所有能找到的兵力,还不足20万人,在来势汹汹的百万德军面前,这点兵力根本就不堪一击。莫斯科危如垒卵!苏军的后备军正从远东、中亚和高加索星 急如火地赶来,但这需要的是时间。此时,被合围的苏军突围失败了,苏军统帅部又一次想到了卢金将军,命令由他指挥所有被包围的部队。也应了“事不过三”的 老话,已经创造了三次奇迹的卢金,知道现在已经太晚了,被围苏军的指挥己被打乱,而且粮弹两缺。但是,卢金将军很明白,莫斯科现在需要时间,所以他作出了 一个勇敢的决定:放弃分散突围的机会,坚持在包围圈不惜一切地打下去,以拖住德军的后腿!现在他每坚持一分一秒,对保卫莫斯科的朱可夫都是无价的帮助!就 这样,卢金率军在合围圈中苦苦坚持了难以置信三个星期之久,拖住了德军近一半的兵力,直到最后全军覆灭,自己也重伤被俘。德军声称俘虏了多达67万5千 人。到达闪电战胜 利顶峰的德军宣布,苏联已经完蛋,莫斯科指日可下。这三周的时间,可以说是莫斯科最危险的时刻,靠着合围圈中卢金的自我牺牲和莫斯科城下朱可夫的浴血奋 战,苏军终于挺了过去。三周后,秋雨降临。连绵的秋雨很快把道路变成了泥浆,进攻的德军陷入泥泞中寸步难行,进攻暂止。从军事角度上讲,德军进攻莫斯科的 最佳时机已经丧失。利用这段用鲜血换来的时间,苏军的援军源源而至。等到恼人秋雨终于落尽时,来自西伯利亚的凛冽寒风己悄然而至,德军的噩梦就此开始。接 下的莫斯科大血战世人皆知,德军的攻势在冰雪中冻成强弩之末。尽管很多作品渲染了德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比如斯大林打给朱可夫的那个著名电话:“我们能 不能守住莫斯科,请你作为共产党员诚实地回答。”朱可夫回答:“毫无疑问,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这里,朱可夫其实顿了一下,又加上一句:“但还需要两个 集团军和200辆坦克。”——他当然知道,这些兵力已经到位,所以才有如此坚定的信心。正是凭着这支的强大生力军,朱可夫趁德军进攻受挫时,发起了大反 攻,一举扭转战局,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卢金中将 - 让人惋惜的结局

卢金在德军的死亡集中营中顽强得生存了下来,一直等到最后胜利的到来。和对待一般战俘的苏联传统不同,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战争结束后,卢金返回祖国,在那里他受到了英雄式的欢迎。卢金被重新任命为敖德萨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因健康原因以中将军衔退役。

卢金中将 - 不是元帅的元帅

二战中最华美的流星

人们常用将星来形容将军。在将星璀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卢金的确只能算是一个倏忽而过的流星。但毫无疑问,他是最华美的一颗。罗科索夫斯基对他的评价很高,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他本来是可以更大的作为的。“流星的光辉虽然短暂,但它的灿烂永在人心!”  

史上最强悍的救火队长

谈到二战,很多人都知道保卫莫斯科。问起保卫莫斯科的头号功臣,大家都会说,当然是“胜利象征”朱可夫元帅。然而,在朱可夫元帅的光环背后,却有另一位将军,他指挥的几十万大军全军覆灭,本人也被德军俘虏,但当战争结束他从战俘营返回莫斯科时,却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就是卢金中将,苏军将领中一颗传奇的流星。

卢金中将完全可能成为卢金元帅

维亚兹马地区要不是他死死拖了德军几个星期,就算朱可夫有三头六臂也无法用9万人挡住德军的百万大军。 

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的高度评价

“由于在维亚济马地区被围的我军部队的坚忍不拔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来组织莫扎伊斯克战线的防御。被围部队的流血牺牲是有意义的。在维亚济马附近英勇作战,从而为保卫莫斯科的共同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苏联军人的功绩,?

所有跟帖: 

真正的卢金中将 照片 -Glider- 给 Glider 发送悄悄话 Glider 的博客首页 (67 bytes) () 01/19/2011 postreply 16:40:11

卢金将军1970年5月25日,病逝于莫斯科. -ily- 给 ily 发送悄悄话 ily 的博客首页 (502 bytes) () 01/19/2011 postreply 21:02:33

毛子威武。 -peterwanginwxc- 给 peterwanginwxc 发送悄悄话 (27 bytes) () 01/20/2011 postreply 02:31: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