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材料之父”师昌绪:为回国叫板美国总统

来源: pandal 2011-01-15 17:24:2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574 bytes)

中国“材料之父”师昌绪:为回国叫板美国总统图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师昌绪

    2011年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延东宣读奖励决定。大会颁发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师昌绪、王振义两位院士。

    师昌绪(1920.11.15-)。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河北省徐水县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1955年留学美国,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1955-1985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

    曾获国家级奖10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国际实用材料创新奖等。曾任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基金委特邀顾问、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材料之父"师昌绪

    “两院”资深院士、著名材料学家师昌绪。他不仅是我国材料科学与技术界的一代宗师,更是推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杰出管理者和科技战略家。

    回顾自己的大半生,这位老一代的“海归”派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经常说的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数十年来投身科学事业,不畏磨难,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

为了回国向美国总统叫板

    1955年6月。骄阳似火的美国旧金山码头,克里夫兰号客轮从这里启航开往香港。船缓缓离岸,站在甲板上的35岁的师昌绪万分激动:“我终于可以回到祖国了。”

    在滚滚波涛中,他的思绪又飞回到了为争取回国而与美国当局斗争的日日夜夜。

    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大营村一个“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书香门第。大营村北距县城10千米,南距保定城15千米,距离村西500米便是京广铁路,进入民国后此地不是战场,就是大兵过境之地,以致家道艰难。

    师昌绪有一个近40口人的大家庭,父亲师克是清末秀才,以教书为家业,既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又有强烈的爱国意念;母亲出身于破落的官宦之家,知书达理、勤劳善良。在这样的家庭里,师昌绪养成了对人宽容,豁达乐观的性格。

    师昌绪在自己80岁生日时写过一篇自述,其中谈到自己幼年时“智慧平平,绝非一个聪明人”。那是北伐成功后不久,师昌绪还在上小学二年级,老师要求在一天一夜后背诵“总理遗嘱”,全班绝大多数同学背出来了,而他却因为背不出来而被罚站。

    虽非聪明,师昌绪却深知勤奋是关键。1929年,他自荆塘铺小学转入徐水县城模范小学读书,学习十分刻苦,最后四年级毕业在全县统考中名列第一。

    师昌绪的弟弟师昌纶回忆说,当时自己和师昌绪同去县城第一高小上学,一些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听说自己是师昌绪的弟弟是都另眼相看。原来哥哥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十分出色,在师生中是皆有口碑的。

    1933年,师昌绪入县里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入著名的保定师范(即河北保定第二师范)。当时,校方倡导“三杆主义”,即除笔杆子外,还要掌握锄杆和枪杆。

    该校除专业教学外,还强调生产劳动,培养他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品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家人到河南,进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学习,后来该校迁到豫西淅州,改名国立第一中学。

    1940年,他中学毕业,步行到陕南,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因学习成绩优异,成为全校5名“林森奖学金”获得者之一。

    当笔者问及师老为什么当时选择矿冶系时,师昌绪这样回答:“原来我总觉得发展矿冶业能救国。当时有一个说法,因为一个国家贫穷,主要是地下东西没开采出来,因此当时学采矿或冶金的人非常多,所以我就选了矿冶系”

    1945年大学毕业后,师昌绪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支援委员会从事炼铜工作。1947年,他调到鞍山钢铁公司任科技秘书。

    1948年9月师昌绪来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开始留学生涯,主要从事的是真空冶金的研究。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利用真空中蒸汽压的原理,从炼铅过程中所得的锌熔渣分离银,其纯度达90%以上,这个具有开拓性的独特方法改进了在100年前发明的用锌提取液铅中金银的方法。

    年轻的师昌绪到美国不久便展露了他的科研才华。1952年,他在美国欧特丹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是有关铟-锑-砷三元合金相图,为今后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师昌绪在属于美国空军课题的“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中以4300系统为基础,变化钢中硅及碳的含量,系统地研究硅对回火、残留奥氏体及二次硬化影响等问题。在他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300M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飞机起落架经常因断裂韧性或冲击值不够而发生严重事故的问题。

    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北洋大学邀请他回国任教,他欣然同意了。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到了1951年9月,美国司令部明令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回国,师昌绪是明令禁止回到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

    禁令说,如违反或企图离美者处以5年徒刑或5000元罚款,或两者兼施。在此高压政策下,有人被突击搜查,有人被长期审讯,有人甚至被关押起来。这期间,抱有坚定回国信念的师昌绪便与志同道合者开始了同美国当局的坚决斗争。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美国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向祖国回报,为祖国提供确切的证据。

    在美国当局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师昌绪曾和印度孟加拉工学院联系想去做一名研究学者,这是他为曲线回国而想出的办法。

    但随着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美国当局便限制中国留学生离镜,一律视其出境为回国。师昌绪就利用和印度大使馆的旧交,通过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印度青年外交官把信件转交给了中国政府。

    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这封信成为中国抗议美国政府无理扣压中国留学生回国的重要依据,周恩来总理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

    美国新闻媒体将此事炒得沸沸扬扬,《波士顿环球报》还以通栏大标题报道“在美的中国学生要求回国”,随文刊登了师昌绪等3名中国留学生的照片。

    当时《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了他,师昌绪和记者谈笑风生,谈话内容却东拉西扯。

    他说自己想回家,而且必须回去奉养父母。他的哥哥在电信单位工作,薪金只够勉强养活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他总是被哥哥责怪说不想回家尽孝。

    师昌绪和记者的谈话真真假假,朋友们知道后无不忍俊不禁,但无论怎样,都掩盖不了他骨子里“要回国”的信念。

    为了造声势,赢得美国人民的同情,师昌绪等人又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申诉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将这封信向美国人民散发。

    1954年夏天,师昌绪等人白天在实验室工作,晚上就用花50美元买来的滚筒式油印机油印控诉艾森豪威尔的信件。师昌绪将装得满满的两大皮箱信从波士顿运到纽约去散发。

    1955年春,美国在各方的压力下被迫公布同意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名单,其中就有师昌绪。他的导师柯恩问他“如果因为职务低,挣钱少的话,我可以帮忙。”

    师昌绪谢绝了导师的热情挽留,说“都不是。在美国我无关紧要,但我的祖国需要我!我是中国人,中国需要我!

   这年六月,他乘船离开美国,投入祖国的怀抱。

    晚年,每当忆起这些,师昌绪总感概道:“回国的历程简直就像一场战争!”

“材料医生”破解“无头案”

    回国后,师昌绪心花怒放地从火车站扛着行李前往组织分配的工作单位--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

    当时正值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金属所在李薰所长领导下,将大部分科研力量投入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师昌绪被指定为金属所在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

    他的专长本是物理冶金学,而新的任务却涉及到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问题,他毫无怨言地挑起这副担子,边工作边学习,领导全组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显示出他知识的渊博与处理大生产问题的能力。

    他不懂俄文,为了需要,就依靠查字典,译出了《金属学物理基础》一书中液体金属结构与凝固两章。1957年,金属所的研究工作重点转向军工尖端材料的研究。

    他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兼任合金钢研究室的主任。从此,他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20世纪50年代末,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与原子能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师昌绪从中国既缺镍无铬,又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实际出发,提出大力发展铁基高温合金的战略方针。

    为了克服一般铁基高温合金耐热性能差的弊端,师昌绪等人在设计成分时一反铁基高温合金中钛高铝低的常规做法,相应提高铝的含量,从而研制出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808,代替了当时镍基高温合金GH33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涡轮盘。

    1960年冬,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了使中国高温合金的生产立足国内,师昌绪率队与抚顺钢厂共同攻关。

    当时他的妻子正怀孕需要照顾,他便每天早晚乘铁闷罐车往返于沈阳到抚顺之间,即使最冷的2月也是如此。

    在几年的时间里,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他几乎跑遍了全国的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国内发生了一起飞机坠机事故。分析原因认为是轴承中混有空心滚珠造成的,从而导致数百架飞机不敢起飞,成为当时的“无头案”。师昌绪对此进行冷静地分析研究。

    根据金相观察,师昌绪提出滚珠是受到高速挤压造成局部熔化而失效的,而引起上述现象是由于冷却油不洁净所致,为此,只要加强油的过滤就可以把问题解决。

    厂方接受了他的处理方案,使大批飞机得以重上蓝天。又一次,航空发动机厂因故要报废数以千计的涡轮盘,工厂请求金属所协助处理,当时师昌绪刚刚回到工作岗位,而他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风险较大的任务。

    他与同事经过计算与分析,将已报废的涡轮盘根据他们指定的暂行标准,逐个筛选,使多数涡轮盘又重新投入使用。因师昌绪“随叫随到”,又能解决问题,故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材料医生”。

“聪明绝顶”的科学战略帅才

    1961年,美国研制成功了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技术,并投入使用,然而其技术是严格保密的。

    1964年我国围绕如何使国产歼7飞机提高档次的问题,发动机设计适合材料工程师们展开了异常激烈的辩论。

    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教授大胆地提出了“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荣科请师昌绪主持空心涡轮叶片的研制工作,并采用“设计、材料、制造一条龙”的方案。

    很快,师昌绪便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为了国家的需要,师昌绪与大家一起日夜奋斗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

    在设计,材料,制造三个环节的通力协作下,不到一年的时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这种叶片的国家。

    此项科研成果使我国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技术跃上了两个台阶:由锻造合金改为真空精铸,由实心叶片改为空心叶片,而且我国涡轮叶片的制造工艺更精巧。

    在“文革”期间,师昌绪受到了很大冲击。金属所的同事回忆说,在人性扭曲的“文革”时期,师昌绪被诬蔑为“美蒋特务”,造反派喝问与他一起受批斗的同事:师昌绪是什么人?

    这位同事义正言辞地回答“他是忠厚的长者!”这一幕至今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文革”中,师昌绪受到非人的折磨,曾被造反派打得皮开肉绽。但是,所有这些不公正的待遇和折磨均未能动摇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

    之后,他被派到一个中专培训机构工作。他在教书之余,收集与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每天清晨3时起床伏案疾书。

    不到一年时间,他与合作者完成了一部既有基础概念又有最新动态,达70万字的金属学讲义。

    后来他任金属所所长,对那些整过他的人照样以礼相待,特别是在晋升职称等问题上一视同仁,受到大家交口称赞。

    历史闪回1975年,贵州170厂四面漏风的简易工棚里,住进一个总是笑呵呵的老头。

    他和工人们一样,每天喝水管里放出来的浑水,排队买发霉的大米,玉米和地瓜干做的混合饭,喝那些连酱油都没有的南瓜汤。

    人们一开始认为他只是个普通的科研人员,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制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大行家--师昌绪。他随空心叶片生产基地的转移而一起从沈阳转移到了贵州,带头参加工作组去帮助生产。

一位曾和他一起在贵州工作过的同事回忆说,那种饭菜“如不用力去嚼,根本无法下咽。可是师先生毫无怨言,而且非常乐观”。

    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师昌绪从原料的准备到验收标准的制定,都亲历亲为。

    他带领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关,为厂里组建了一整套生产,检验的技术标准,使空心涡轮叶片的生产质量与成品率都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我国当时最先进歼击机的关键部件,经过多年考验没有发生事故,并成批生产走向市场。该项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世纪90年代初,师昌绪重返这个厂时,工厂里的老总,工程技术人员,甚至已经退休的老工程师,老工人都赶去探望他,场面十分感人。

   生物材料是21世纪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中国因涉及几个学会不能联合而无法加入国际组织。

    1997年,师昌绪经过努力将几个学会联合成立了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并被推选为理事长,并于1998年加入国际组织,避免了与彼岸的矛盾与冲突,同时成功争取到2012年在中国召开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

    他不是生物材料专家,但他热心促进中国生物材料的发展,完全出于对中国材料科学与技术进步的责任心。

    属于乐天派的师昌绪自认为是个“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只要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有利,便努力为之。

    回忆起这些往事,已过耄耋之年的师昌绪指着自己谢了顶的头,笑着说:“我这些头发啊,一半是在筹建腐蚀所时掉的,另一半是来北京以后掉的。”

    是啊,作为一个战略科学家,师昌绪为整个学科乃至我国整体科技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他的头发怎能不掉光?

    师昌绪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在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并不遗余力地奋斗着,对国家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

    师昌绪总是说“人的一生要有所作为,智慧、体魄是基础,勤奋、进取是动力,素质、品德是保证,环境、机遇是条件。”他人生的每一步无不印证着这些道理。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important/11052771/20110115/16344158_7.html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美海军上将诬“中国全面展示帝国主义野心”
  • 美媒:中国正为J-20研制新型AESA雷达
  • 美国对歼-20战机亮绝招,中国军方声称谁怕谁
  • 《瞭望》文章: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
  • 马社香:毛远新近况 (转帖)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