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政简史

来源: 大度读人 2010-12-12 21:58:2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81 bytes)

1904年,慈禧太后大赦了戊戌变法后被捕的维新党人。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兼近代实业家张謇草拟了支持立宪的奏章,后来,驻法公使于7月正式奏请立宪。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

1905年11月成立了考查政治馆,12月11日,五名考察政治大臣出国考察。 

1906年9月1日,大清国宣示预备立宪,清廷公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预备立宪之诏》

1907年8月13日成立了宪政编查馆。该馆编写了于1908年采纳的23条《宪法大纲》,这个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订出所谓九年预备立宪的时间表,最后颁布宪法。计划于1916年进行全国选举,1917年召开国会。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在中国的进步人士中,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是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派,另一派是康有为与梁启超的立宪派,他们之间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上存在着激烈的论战,革命派主张共和制,立宪派主张君主立宪制。

1911年10月10日夜"辛亥革命",不久,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许多省份也宣布脱离清廷而独立。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912年元旦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成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民国虽然成立,战争并未结束。为避免流血内战,在经过一系列妥协商议之后,革命军与袁世凯达成了南北议和协议,孙中山提出辞职,而袁世凯于1912年3月就任总统,清朝皇帝正式宣布退位。中国几千年的帝制就这样顷刻覆灭了。 民国初建,中国翻开了带有部分自由主义和宪政民主色彩的历史篇章:新闻不受管制,各县、市、省选举出了自己的议会(咨议局)代表,国会由不同党派的议员组成。但是,袁世凯对议会制度、各省自治以及言论自由怀有强烈敌意。以同盟会和一些小的团体新组成的国民党,在1913年大选中获胜,从而在国会占有多数席位,因此国民党的宋教仁成了国会领袖,1913年3月,在上海火车站暗杀了年轻有为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全国大哗。宋教仁的被害,使孙中山拒绝依法解决,发动了"二次革命"。但革命迅速就失败了。于是,袁世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叛党"之名解散了国民党,进而于12月解散了国会。由大总统变成了终身大总统,巩固了自己的独裁,使民国初年的民主宪政尝试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了。袁世凯权令智昏,开始做起「皇帝梦」了。1916年改为洪宪元年,准备披龙袍坐龙椅当皇帝了。蔡锷将军,在其老师梁启超支持下,经红颜知己小凤仙的协助,历经艰难曲折、戏剧性地从北京潜逃回云南,誓师起义,发动了著名的「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举兵响应,坚决捍卫民国,反对恢复帝制。面对风起云涌的反对,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仍改回大总统称号。1916年6月6日,在全国的声讨声中,袁世凯忧惧而死。民国成立后直到1927年国民党掌握政权之前,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动的状态中。各地军阀的连年征战,形成了某种割据的局面。另是外国的影响空前发展,外来思想、不断流入。该时期在文化、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的新闻界最为自由的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培育生长出来的。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五四」,它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是从1915年到1923年掀起的一场文化启蒙运动。其基本的精神资源是自由主义,其基本口号是「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激烈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反对儒家伦理,提倡「科学、民主」,追求个性解放。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在文学方面最杰出的代表是鲁迅。

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并获得广泛的国际承认,实现了基本的全国统一。于是,中国获得了自辛亥革命后第二次建设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历史机会。

1928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虽然有不民主和腐败等弊病,但仍在城市及沿海各地逐步建立了一个现代国家的基本体制和设施,获得广泛的国际承认,但是,中日战争打断了这一进程。在战胜了法西斯之后,国共两党于1945年10月10日发表会谈纪要——国共双十协定。双方同认: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作,为达成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在美国总统派遣的马歇尔特使的调停下,中国的政治协商会议在1946年1月10日正式开幕。
    
政协会议是中国现代政治史上最重要规模最大且最具关键性的一次会议。经过讨价还价,参加政协的代表为:国民党8人,中共7人,民盟9人,青年党5人,无党派人士9人。上述5种政治团体,大体可以划分为两大集团势力:一个以国民党为首,包括青年党及无党派人士中亲国民党者,如傅斯年、王云五等;另一个以中共为首,包括民盟及无党派人士中亲中共者。

1946年1月31日,通过激烈的争辩和交易,政协通过了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案、军事问题案和宪法草案案等五项政协决议,这是政协会议的重大成就。政协之后的宪草修改,国共两党分别由王世杰和周恩来通过蒋介石邀请宪法专家、非国非共的张君劢先生执笔。(该宪章以德国魏玛宪法蓝本) 。宪草审议推定 孙科、王宠惠、张君劢、王云五、陈启天、吴经熊、周恩来七人为起草小组,张君劢先生执笔。写成的宪法草案,交给宪草审议委员会讨论。由于当时国共双方互不信任,不能以正常心态看待对方,缺乏诚意。因此,双方最后在如何通向多党政治的宪政体系问题上吵翻了。最后,僵持的结果就是全面内战的爆发。 

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决定性的因数)用武力夺得中国大陆政权后,完全倒向了苏联一边。建政不久,开展了一系列运动,指定了统一的思想,形成了定于一尊的气氛。中国国民党在内战失败1949年退守台湾之后,首先,它的法律保障私有财产,这就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基础;其次,从迁台之日起,台湾即存在选举。但因紧急状态,宪政被迫中断,导致国会和总统一直没有换 届,造成了事实上的无限期延长。

1986年12月,蒋经国总统决定,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于是,台湾民主化闸门打开,新闻自由,结社自由,呈现出生气勃勃波澜壮阔的景象。1991年,中央民意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199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直接选举的总统在台湾诞生,标志着中国台湾地区民主体制已经确立了。


200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之际由张祖桦负责起草、刘晓波等人修改并由303位各界人士首批签署的一份宣言,内容除了提出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改善人权状况外,提出以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来解释两岸问题及各民族问题。《零八宪章》诞生。

2010年10月,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中国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奥斯陆举行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狱中服刑的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缺席。一把空椅子摆放着奖状。。

所有跟帖: 

李登辉的「直迭」也入迭了?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0 postreply 23:38:5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