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峰口大捷--抗日战争中国军队真正的首次胜仗

来源: 2010-09-08 10:11:2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喜峰口大捷--抗日战争中国军队真正的首次胜仗


1933年3月11日夜,中国第二十九军取得喜峰口大捷。当日夜,王长海率领二一七团,赵登禹、董升堂率领二二四团,李九思指挥二二六团三 营,携带大刀和手榴弹,分路夜袭喜峰口日军营地,取得辉煌胜利,上千日寇身首异处。作曲家麦新为此谱写了《大刀进行曲》,传遍了中国大地。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宋哲元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高级将领,1930年中原大战后,第二集团军改编为第二十九军,宋任军长。1933年,他率军进行长城抗战,抗击日军立下不朽的功业,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发出抗日誓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一举占领沈阳,并在东北扩大侵略。9月20日,宋哲元率第二十九军将士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日本竟乘人之危施行其预定计 划,大肆侵略,是可忍,孰不可忍”,呼吁四亿同胞奋起抗战,誓雪国耻,发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誓言。宋哲元的忠义之气赢得朝野上下一致赞扬。由 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1932年7月,宋哲元致书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抗日主张和抗战计划。他说:“ 日人蚕食我国,其心目中不独不以中国为国,中国人为人,且无世界,热河、平津必被侵扰。”因此,他建议“配备5万人守热河,3万人守山海关,3万人守平津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仍继续推行妥协退让对策,他提出的作战方案,遭到冷遇而未被采纳,但他仍努力整军练兵,扩充军备弹械。

  1933年1月2日,日军在飞机、大炮、装甲车的强大火力掩护下,向山海关沿线中国驻军发动猛攻,平津震动。1月1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 电令第二十九军即移驻平东、三河、宝坻、蓟县、玉田、香河一带驻防。当日下午,宋哲元命令各部向指定防区移动。宋哲元则将总指挥部暂时设通州以掌握全军。 按照宋哲元“以我国于军事物质上与日方相较,实相悬过甚,故在工事方面,自不能不事先筹划”的思想指导,二十九军在平东驻地以抵抗日军入侵为准备,迅速构 成了有系统的防御工事。2月上旬,北平军分会命令,将二十九军编为长城线上对日作战序列陆军第三军团,任命宋哲元为第三军团总指挥。这时,宋哲元在答新闻 记者问中表示,“将士有誓死报国决心,余亦以战死沙场自勉”,他通过报界向人民表示了二十九军全体将士的抗战决心。宋哲元深知,即将来临的血与火的拼搏将 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为此,他更进一步加强了对部队的训练。在精神上,宋哲元要求二十九军抱着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贼杀我,即我杀贼的大无畏精神。在 战术上,他注重演习夜战、夜行军及在伸手不见掌的黑夜中挖掘沟垒。

  2月下旬,日军进攻热8河,3月4日承德陷落,长城各口告急,宋哲元部奉命接防喜峰口。3月8日,宋哲元下令已推进至长城线的冯治安第三十七师派有力之部队,接替喜峰口之阵地。3月9日以后,一场敌我装备优劣悬绝的殊死搏斗开始在喜峰口展开了。


  二、血战喜峰口


喜峰口位于遵化县东北55公里,北距热河平泉县45公里。喜峰口两侧群峰矗立,险要天成,长城依势蜿蜒,华北赖以屏障,自古以来即为军事要地。故喜峰口一线的安危将直接影响整个华北的战局。


  3月9日,日军两个旅团的先遣队联合进犯喜峰口,中国守军万福麟部与之抗击。当日傍晚,日军占领了长城线北侧山头及喜峰口之董家口一带。适时,二十九 军第三十七师赶来接防的先头部队已到达喜峰口,立即投入战斗。由于日军炮火猛烈,营长王宝良率部争夺高地,中弹阵亡。王长海团随即到达,天已昏黑,双方在 山上山下混乱。夜间,我军由喜峰口的两侧夺取高地,才把日军压住,稳定了口上的战局。在这次遭遇战中,敌我双方激战竟夜,我军官兵沉着应战,数次肉搏,敌 死伤甚重,终未得逞。此为二十九军与日军血战的序幕。


  3月10日晨,二十九军主力先后到达滦阳城(今迁西西北)。此时,防守喜峰口的东北军万福麟部正在日军混成旅团主力压近下后撤。二十九军立即接防喜峰 口,并阻击进犯的日军。一O九旅旅长赵登禹亲率所部从正面阻击日军,以致腿部受弹伤,正面阵地随时可能被日军突破。在此危急时刻,宋哲元立即手书“有进无 退,死而后已”八字军令激励全军将士,并令第三十八师佟泽光旅星夜驰援喜峰口。同时宋哲元当机立断,将前线指挥全权归于赵登禹,充分体现了宋哲元知人善任 的主将之才。果然,自11日之后,喜峰口战斗开始向有利于二十九军的局面转化。11日晨,日军向喜峰口全线进攻,日步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一度占领西侧高 地。经赵登禹、王治邦两旅长率队组织反攻,白刃肉搏数次,终于将敌人击退,复将该山头占领,当晚日军龟缩不出。日军在喜峰口不可一世的骄横气焰第一次被挫 败。


  宋哲元鉴于两日激战情形,遂亲下手谕传示各师,勉励前方作战将士:“(一)此次作战,死亦光荣,无论如何要拼命作阵地,不求有功,只求能撑;(二)不 求与十九路军在上海作战之声威,而求日本人不能小看我们;(三)国家存亡,本军存亡,在此一战,关系重大,望传知所属努力为之。”赵登禹旅长接令后,带领 前线将士,表示杀敌决心;并积极准备反击,报请宋哲元批准其绕攻敌背战术。宋哲元接报后,即表示同意,并进一步指示作战方针:“今乘敌疲惫之余,拟以喜峰 口两侧高地为重点,坚守全线,着殆绕击成功,即令我坚守阵地之众全力出击。”当夜11时,赵登禹旅长率两个团为一路,从左翼出潘家口,绕至敌右侧背,攻击 喜峰口西侧高地之日军;佟泽光旅长率另两个团为另一路,从右翼经铁门关出董家口,绕攻敌左侧背,攻击喜峰口东侧高地之日军;王治邦旅长担任下面防御,待左 右两路打响后即从下面出击。当夜,赵旅官兵身背大刀,在夜暗中踏雪前进。12日拂晓,分别抵达北山土、三家子日 军骑后阵地和蔡家峪、白台子炮兵阵地。官兵们趁日军熟睡之机,手持大刀猛砍、猛杀,并将日军阵地的火炮和辎重、粮秣炸毁、烧尽。驻老婆山的日军闻讯后,立 即赶来救援,于是双方在夜暗中混战。这时,从右翼出击的佟泽光旅赶来增援;担任正面策应任务的王治邦旅也开始猛攻喜峰口东北高地。在赵、佟二旅合击下,终 于将日军击退,夜袭部队由原路胜利返回。此战毙伤日军六七百人,打死日军植田支队长,破坏野炮18门;二十九军亦伤亡副团长以下军官14人。日军受到这次 打击后,暂时停止了对喜峰口附近的攻击。


  喜峰口一带的战事,从9日开始,经过七昼夜激战,以二十九军取得喜峰口两侧阵地攻击战的胜利而告一段落。


  宋哲元率领第二十九军在喜峰口挫败来犯日军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后方各界民众自愿组织起来募捐大量食品、药物和军需用品慰问前线将士。宋哲元深为感 动,立即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全体官兵,并电前线说:“我军此次受全国民众之称扬援助,为国军抗日以来所未有者也。望我前方将士,务本汉贼不两立之牺牲精神, 沉重杀敌,坚持到底,殉国救亡,此正其时。幸勿辜负全国亲爱同胞之赞美与期望之热诚,是为至盼。”


  此后,两军对峙,时有较小规模的接触,但战事的重心移向罗文峪方面。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宋哲元将军在训话

  三、鏖战罗文峪


  罗文峪位于遵化城北9公里,在喜峰口西方偏南55公里,与喜峰口约45度斜角,雄踞喜峰口与古北口之间,为长城伸向内部的一个凹入点。日军在喜峰口正面失败后,攻击罗文峪以期达到战略上的突破。


  当喜峰口血战获胜,罗文峪鏖兵即将开战之际,宋哲元于3月15日手书两项公约,颁令其部队信守:一条是“有进无退,死而后已”。同日,他在研究和多方 核对了情报后,立刻依照军情调动部队,电令所属各部:1、派本部参谋带领第三十八师祁光远团手枪队两连,先赶往罗文峪各口增防,同时令祁团完成战斗准备, 以便增援。2、令罗文峪前锋守将轩继瀛营长对南侵之敌予以迎头痛击。3、令刘汝明师长将罗文峪防守线一带各要隘工事连夜加固,集结精兵,增援罗文峪正面部 队。4、令赵登禹旅长多派干练侦探,侦查敌方行动。


  3月16日,罗文峪之战正式打响。拂晓,日军先头骑兵部队沿半壁山开始向罗文峪下面进攻。二十九军暂编第二师刘汝明部,负责扼守这一带要隘。二十九军 从早到晚与日军激战,肉搏不下十余次,敌始退去。罗文峪血战第一日,因宋哲凶事先调派,布置妥善,毙敌甚多,二十九军伤亡数亦达二百余名。然而,酷烈的战 事仅仅才开始。


  3月17日,日军以20余架飞机低空往复盘旋轰炸,地面则分兵两路向罗文峪、山楂峪进攻,战斗异常激烈。守哲元接到前线紧急战报,考虑到倘有疏虞,则 后方联络线完全断绝,急令增援部队第三十七师王治邦旅、第三十八师祁光远团统归第二师刘汝明师长指挥;同时下令各部固守各要口。力阻日军南窜。在宋哲元周 密的调配下,二十九军前线各部队均处于良好的协同作战状态。这一天的激战,阵地屡得屡失,不下十余次,尤其是山楂峪的战斗,双方血肉相搏,更为惨烈。特务 营营长王合春为抢夺日军所占山头奋勇当先,身受枪伤数处,仍大声呼喊:“杀贼”。位于最前线的一个营士兵,为夺取日军大炮,大部分殉国。至夜12时,祁光 远团长由左翼率所部向敌背出击,绕至水泉峪附近,攻我山楂峪口之敌始不能支,向北溃退,二十九军官兵将敌砍杀甚多,我军官兵伤亡甚众,营长王合春阵亡,仍 严阵以待。


  3月18日,日军复调集部队,以猛烈的炮火掩护,再次发动进攻。师长刘汝明亲自在前线指挥督战,分派各部占据长城各要隘以手榴弹机关枪沉着应战。日军 炮火凶猛,二十九军将士则抓住一切战机奋力反击,与和帮寇展开激烈的白刃战,血战肉搏,力战五小时之久,日军发动十余次攻击,均被击退。至晚10时,日军 以强弩之末倾全力发起进攻,以求一逞。刘汝明师长一面督率所部正面抵抗,一面分派李金田旅长、祁光远团长各率一团分左右翼潜出,向敌侧背发起攻击。二十九 军官兵奋不顾身,拔刀冲入敌阵,砍杀敌人。同时刘汝明师长见敌阵线动摇,亟令各部全线出击,前后夹击,血战终夜,遂将快活林、三岔口、小正北峪、古山道一 带之敌完全肃清,取得罗文峪阵地防御战的完全胜利。


  四、《大刀进行曲》响遍全中国


  宋哲元指挥二十九军在喜峰口、罗文峪长城线上拒敌,连日血战,杀敌数千人,二十九军伤亡之数亦达数千人。但他们挡住了日军的进攻,这的确是“九一八” 以来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首次胜利,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振奋了全国的人心”,“大刀队的威名几乎把现代化的精良火器都掩盖了”。日本报纸也评论说,日 军这次失败丧尽了“皇军名誉”。


  当时的社会各界,都将宋哲元二十九军的喜峰口抗战与上海蔡廷锴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并称。3月19日,天津《益世报》写道:“十九路军淞沪一仗,使我们中 国人还可以做人”。3月20日,上海《时报》评论文章说:“'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历史上驱逐外寇的两句口号,而现在却正好做了沪战十九 路军及此次二十九军宋哲凶在喜峰口大创敌军的军歌。”3月22日北平《世界日报》的社评说:“中国陆军之战斗力,中国民族自卫力,于十九路军之后,又得到 新的有力证明,此非大刀梭镖阗 足以催敌之机枪大炮,乃国民精神道德的力之最高表现也。”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一慷慨激昂的歌声便唱遍了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