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希特勒控制言论的5个手段 ZT

来源: 良心无价 2010-01-20 14:43: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466 bytes)
纳粹希特勒控制言论的5个手段


早在1935年的时候,希特勒就强调,为了德国人民的全体利益出发,致力于建立政府控制一切的制度,全面加强对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控制,以追求种族、社会和文化的“纯净”。于是他宣布解散一切政党,用法律规定“纳粹党为德国的唯一政党”,其党即国、国即家(家族)、家即个人(领袖独裁),并禁止一切罢工;取消言论、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

纳粹党的统治手法是非常高超的。剥夺人民的自由,对异议言论的打压,包括对那些不符合纳粹口味的书籍、报章的焚毁,纳粹党并没有用非法手段来进行,而是千方百计为自己的独裁披上合法的外衣。因为所有这些提议,都是假借人民之口。

到了1935年,德国的政治生活已经面目全非了,新闻报刊,电影,电台,书籍都掌握在一个党的手中,统统成为了为纳粹党散布谎言、欺骗公众、制造谬论、蛊惑战争的工具。宣传部长戈培尔的那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成了真理。公民不敢再随便议论政治,不敢再在公众场合嘲弄纳粹党的种种丑陋与罪行,生怕哪天走到大街上会被莫名其妙地逮捕。  

下面是纳粹控常用制言论的五个手段。

一,给群众洗脑前,先驯服宣传者。

戈培尔有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好的”。1933年9月22日,成立德国文化协会。该协会下设德国美术、音乐、戏剧、文学、新会、广播、电影等协会。凡在相关领域中工作的人,都必须加入相关协会。“政治上不可靠”的人,协会拒绝接受为会员,已取得会员资格的,可以开除。这样,通过德国文化协会对整个文化活动的集中控制,就可以“纯洁”出一支效命于纳粹政权的文化队伍。

问题是一旦文艺成为政权的附庸和工具,退化就不可避免。但希特勒、戈培尔们并不是笨蛋,他们也不想德国的文化艺术“退化”得无人问津。相反,他们希望艺术性和纳粹化能完美结合,不仅德国人喜闻乐见,就是全世界也喝彩。希特勒亲自邀请德国著名女导演里芬施塔尔出马,就是例子。里芬施塔尔拍摄的《意志的胜利》,成功地将纳粹政治艺术化。戈培尔称赞它“成功地摆脱了陷入简单宣传的危险”,将伟大时代的激越旋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二,审查管制严厉多重

电影公映、书籍出版、报刊发行、新闻内容审查权牢牢地攥在戈培尔的教化与宣传部手里,除此以外纳粹还通过购买、清洗、控制股份、审查、停刊等手段加以控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纳粹党或党内个人拥有或控制的报纸,只占全部报纸销量2500万份中的三分之二。《伏斯日报》是德国最主要的报纸,地位有如《泰晤士报》之于英国,《纽约时报》之于美国,它创刊于1704年,可是在1934年4月1日,这家发行了230年的自由主义报纸,被迫停刊。另一份世界驰名的自由主义报纸《柏林日报》,虽然不像《伏斯日报》那样被直接要了老命,可是它的老板在1933年春被迫出让自己在这家报纸的股份。

戈培尔对新闻的管制,细致入微。当过驻德记者的夏伊勒这样写道:“每天早晨,柏林各日报的编辑以及德国其他地方的报纸的记者,都聚集在宣传部里,由戈培尔博士或者他的一个助手告诉他们:什么新闻该发布,什么新闻要扣下,什么新闻怎么写和怎么拟标题,什么运动该取消,什么运动要开展,当天需要什么样的社论。为了防止误解,除了口头训令外,每天还有一篇书面指示。对于小地方的报纸和期刊,则用电报或信件发出指示。

三,灌输纳粹党理论比生产重要

戈培尔认为,“灌输纳粹党学说比工人们的生产更重要”。纳粹上台之初,德国的收音机普及率不高,没法让家家户户都很快拥有一台收音机。于是纳粹创造性地下达了集体收听广播的命令。因此,国民们连耳根清净的自由都没了。而且,许多广播节目被安排在上班时间播出,在播出的时候,人们必须放下手头的工作收听广播。即使广播的时候你是在咖啡厅或者餐馆,那也不会成为漏网之鱼,因为像餐厅、咖啡馆之类的所有公共场所,都必须配备收音机。而对于行人来说,街头的扬声器照样会把纳粹党的声音传送到你的耳朵里。

四,隐瞒事实真制造谎言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蒙人,纳粹德国有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比如,对于隐瞒和掩盖真相的一个理由就是,如果如实地公开披露,会损害国家的威望,为英法等西方国家提供了攻击德国的口实。

这种是非颠倒的逻辑,却为一些对“德国”情意绵绵的忠诚国民所接受。他们认为,对纳粹的抨击就是对德国的抨击,作为一个德国人,他们感情上接受不了,揭露何批评德国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伤害他们的感情。结果,被当局当猴耍了还觉得自己是爱国呢。

五,整肃手段异常残酷血腥

纳粹当局知道,规定媒体这也不能报道那也不能评论的做法见不得人。于是,堂堂第三帝国的教化和宣传部就如黑帮一样偷偷行事,把每天规定的这也不能报道那也不能评论的指令,当成纳粹党国的秘密。按照纳粹德国刑法典的规定,“泄露国家机密者,处死刑”;“以泄露为目的,而着手取得国家机密者,处死刑或无期重惩役”。

1936年,因为偶尔把戈培尔每天向新闻界下达的一些密令副本给过外国记者,德国《波森日报》的一位先生被判处死刑,后来又被减为无期徒刑。《格鲁恩邮报》的编辑埃姆·韦尔克因为指责说,报刊之所以变得干巴巴,是因为宣传部的官僚主义和高压手段。于是这份周刊受到停刊三个月的处罚,而韦尔克自己不仅被戈培尔撤了职,还被送进了集中营。

因为无线电波跟报刊不同,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技术干扰,一家英国电台的广播,柏林人也可以收听到。为此,第三帝国就把收听外国电台视为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有一次,一名德军飞行员的母亲接到通知,说她的儿子已经失踪并被认定死亡。可是几天后,英国广播公司公布的德国战俘名单里却有她的儿子。次日,有八个朋友和熟人来信告诉她这个消息。可是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这位母亲向警察告发了这些人收听敌台,于是他们全都被捕了。

希特勒上台伊始就如此迫不急待地取消和禁止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说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独裁的最大障碍。 纳粹新闻"理论家"公开地鼓吹"一个party、一个领袖、一个报纸"的主张。它们对于"异己"的进步报纸,采取各色各样的限制、吞并和消灭的办法­,如检查稿件、任意删削,威胁读者、阻碍推销,派遣特务打入报馆、逐渐攘夺管理权,最后则强迫收买,勒令封闭。

为了阻止人民识破独裁者的真面目,避免妨碍他们的既得利益,统一思想、控制言论也就成了奴役民众不可或缺的手段,灵感被窒息、个性被压抑、人格被扭曲,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比较,只有盲目的服从与崇拜,生长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们能不愚昧、冷漠、冷酷、血腥、暴力?

如果当时有互联网,纳粹将如何控制?

所有跟帖: 

过去德国专制是为了侵略,现在中国对内专制,对外卖国。 -文武双全坐愁城- 给 文武双全坐愁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0/2010 postreply 17:28:49

哪一个对人类危害更大? -husky- 给 husky 发送悄悄话 husk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0/2010 postreply 18:34:37

呵呵,您肯定也是受益者啦。 -文武双全坐愁城- 给 文武双全坐愁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1/2010 postreply 16:08:27

控制的成分很少,例如神风敢死队就不是被洗脑,是爱国 -husky- 给 husky 发送悄悄话 husk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0/2010 postreply 18:29:39

原来中宣部都是德国留学回来的,嗯,德国的学位可不好拿呀。 -彭定康- 给 彭定康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1/2010 postreply 05:16:33

当年国共内战的时候,共产党,老毛得民心。 -TimingIsEverything- 给 TimingIsEverything 发送悄悄话 (872 bytes) () 01/21/2010 postreply 06:48: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