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洋大律师 及 二七纪念碑

来源: 2009-08-15 10:47:2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说到施洋先生.说到1957年,董必武题诗:“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萧遗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
  所谓文化,就是在一些学子不经意间的谈论中,在轻松随意的心境下,播下一粒粒种子的吧?
  在我们心中,对施洋先生更多的敬意,是他身为一名1914年考入湖北警察学校,期满毕业。次年,又考入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本科学习法律。1917年,毕业后加入武汉律师公会,即被选为副会长。他的收入大都用来保障人权,伸张公理,被广大平民称为“劳工律师”,曾参加五四运动,当选为全国各界联合会评议部长。
  前者,是他致力于学术,终于成就非凡,才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领导人选.后者,是他积极参加民众事业,不仅仅追求个人的学术心愿.
  让我们先简单地看一看先生在那以后的的经历吧.
  1920年4月,他发起组织“平民教育社”,被选为总务主任,参与创办7所平民学校并参加陈潭秋、黄负生、刘子通创办的革命刊物《武汉星期评论》工作。
  1921年1月,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时,被聘为法律顾问。
  1922年10月10日,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成立,他担任该会的法律顾问,凡工人在法律上的有关事务,他都负责处理。
  1923年1月,汉口英国烟厂因无故开除女工而引起工人罢工,施洋挺身为工人说理,向英国资本家作斗争。由于有施洋的正确领导,使前后30多天的罢工斗争以英方资本家同意接受工人所提条件而胜利告终。
  2月7日晚,施洋被军阀肖耀南逮捕下狱,2月15日清晨在洪山脚下英勇就义。

+++++++++++

1923年8月,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汉口人力车夫为表达对施洋的哀思,在各码头设祭,数千车夫跪地痛哭并扶灵位游行,场面悲壮。
  1924年2月,为纪念施洋殉难一周年,林育南主编了《施洋先生纪念录》一书。同年,上海《民国日报》出了施洋纪念号。
   1927年,“二8226;七”4周年时,武汉群众同国民革命军70万人举行“二8226;七”4周年纪念大会。会后,武汉各界群众为施洋、林祥谦等“二8226;七”英烈扫墓并在江岸举行“二8226;七”烈士纪念大会。后编印出版《“二8226;七”四周年纪念特刊》、《“二8226;七”死难烈士施洋纪念特刊》。
  1933年,周恩来在纪念“二8226;七”斗争十周年时撰写了《今年的“二8226;七”纪念与中国工人阶级的中心任务》一文,指出“二8226;七”烈士的英勇斗争是“中国大革命前的启盟运动”,“灿烂了大革命中的光荣历史”。
  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的“二8226;七”纪念大会上高度评价:“施洋同志的牺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是最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
  同年7月,为纪念“二8226;七”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中共湖北党组织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将施洋的遗体安葬在武昌城外洪山脚下,由江岸铁路分工会立“施洋先生之墓”碑。
  1953年,在武昌洪山修建了施洋烈士陵园,烈士遗体由山脚迁至山腰,建起巍然挺拔的“施洋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半身塑像。
  1957年1月,董必武题诗:“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萧贻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土俦”。1958年,江岸修起“二8226;七”革命烈士纪念馆和“二8226;七”烈士纪念碑,毛泽东亲书碑名。
  1957年5月,竹山县人民委员会给施洋夫人居家赠挂“烈士之家”巨匾,室内正厅悬挂烈土遗像和生平事迹简介供后人瞻仰和凭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