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回首那年头的职工宿舍
这是典型的筒子楼,中间是楼梯, 正对着楼梯的是水龙头和两个蹲位的厕所,外走廊,每层共十”套“,左右顶端的为大套,其余八套是里外套间,里面为”卧房“,外厢的五分之三是个无所谓厅或房间,另五分之二就是一个小厨房,一家人四五六七口人,挤在一起挺暖和,两天的大套一般分给人口更多的职工,或有本事的人。
文革后期在某省城去过一位父执长辈高级工程师家,因为他是从别处新调来的,只有筒子楼了,而且家里人口较多,所以给了他一个靠边的大套和紧挨着的小套,已经是文革很后期了,单位里没有人叽歪。很快,九月九日毛主席去世,十月六日四人帮被抓,到了77年,就不让高级工程师住筒子楼, 搬到正儿八经三间独用厨厕的房子里去了。

这个显然就是东北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时代的苏式建筑,一五计划的156工程中,生活与生产是同步进行的,那时的共产党知道想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专家还得喂好料,所以建了这样的所谓专家楼,苏联专家住得,中国的高工也住得。
郑州洛阳好些大厂都有类似的宿舍,那个时候厂里的工人觉得很正常,没人会到厂长或书记办公室提意见找茬,因为弄不好被骂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