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历史的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破产, 被强制清算
当年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是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开发的, 曾是中国开发半导体器件实力最强单位
现在中国搞芯片的人员与过去搞集成电路的人员基本上没有传承关系。
现在中国搞芯片的路子是,设备从西方买进,技术工艺从西方“引进”,关键人员从海外高薪雇聘......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11-10/doc-infwwrnx1608645.shtml
快科技11月10日消息,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告,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已经进入破产清算阶段。
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奠基者之一,历史可追溯至1974年1月,是由原上海元件五厂六车间扩建而成,是我国最早研制和生产半导体器件的单位之一,隶属于上海市国资委。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企业体制的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11月,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管单位为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后由上海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传感器的研究、开发、生产等。
该研究所曾创下多项国内第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976年起,与上海无线电十四厂、上海元件五厂合作,在MOS工艺基础上突破氮化硅和多晶硅生长、等离子刻蚀等关键技术,采用硅栅自对准技术研制出等平面硅栅工艺,并成功量产存储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计算机接口电路等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9年9月,联合上海元件五厂、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等单位,成功仿制出国内第一块单片8位微处理器8080A,填补了国内微处理器领域的空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的表彰。

Intel 8080
1979年,创办《上海半导体》期刊并全国公开发行,有效促进了半导体行业的技术交流。
1981年,引进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和关键制版设备,成为当时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和制版的主要基地之一。
1982年,建成上海市理化分析可靠性试验中心,为产业链提供器件解剖、失效分析、材料检测等关键服务。
此外,在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中,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提供的半导体器件保障了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及卫星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