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首次相遇没多少话可说,或最初相识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不等于就是相互瞧不起。
张叛变成了敌人,毛的讲话自然要顾及这点,也是“紧密团结”周豪叔的需要。毛的地位身份及公开发言含义如何,不是耿耿于怀或耿耿于胸这般市井思维之下的头脑能理解的。建议摒弃此类说辞或思维方式。
所谓张国焘回忆录亦如此;毛是可以在书中作为替罪羊被指桑骂槐“得罪”的,但事已过去言辞上就绝对没有必要直接点明周豪叔了。周豪叔的厉害及托洛茨基的结局,张也不是一点儿都不知晓。何况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毛是老朋友了,也知道真相如何并明白自己作为“叛徒”的处境,不好明确对周豪叔说三道四的。
张和毛交情如何,不是你我说得清的,但张毛相识于陈李之处且为陈李赏识,这是个比较可信的事实。所以我只是用了“老友”两字。张要兼并周的武装,争取老友毛的协助,那是首先要考虑的。
你如果见过我讫今为止的一系列一派胡言,就会意识到我从不会将别人的解说作为依据来发展或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和写论文引用别人的数据和发现不一样,因为别人的数据和发现,有必要的话可以在实验室再度得到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