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沃森, 究竟是种族主义者还是坚持真理、直言不讳的的科学家?

来源: 2025-11-09 07:32:1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一位比肩牛顿、达尔文的人物离开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沃森去世,享年97岁。

詹姆斯·杜威·沃森 (James Dewey Watson) 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出生和长大。他是一个早熟的学生,年仅 15 岁就进入了芝加哥大学。四年后,他获得了动物学理学学士学位,并继续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同一学科的博士学位。当他第一次得知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正在进行生物分子研究时,他正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从事研究。沃森于 1951 年在剑桥与弗朗西斯·克里克 (Francis Crick) 一起从事这项工作。

 

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一起,在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赢得诺奖的同时,也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沃森生前一直受到迫害,长期因“黑人因基因智力低”等言论而饱受争议。

沃森坚持:“撒哈拉以南非洲裔人,在一般智力测试中的平均得分,低于欧洲裔或东亚裔人”。

2007年10月14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登了一篇DNA结构的发现者沃森(James D. Watson)的专访,他明确提出黑人的平均智商不如白人和东亚人,还认为“非洲大陆的前途堪忧。

他说,“人人平等是个美好愿望,但雇用黑人的企业肯定不这么认为”。

他的言论被批评为种族主义,他在冷泉港的一切职务被解除,荣誉被剥夺。

之后,他继续指出女人在数学等方面不如男性,此举激怒了女权主义者。

不得不说,沃森是世界上最有勇气的科学家。

之后,明明知道又可能会捅马蜂窝,他又称:“如果能发现决定性取向的基因,那么母亲有权利生出一个不带同性恋倾向的孩子。”这又激怒了同性恋。

他还从基因研究的角度发现肤色与性欲正相关,颜色越深欲望越强烈。导致他被非洲、印度、巴基斯坦人的强烈批评。

最后,彻底失业的沃森,不得不拍卖自己的诺贝尔奖奖章维持生活。

2019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的纪录片中,主持人在片中问他对以前的言论是否悔过的时候,沃森十分坚定地给出了否定答案:“不,完全没有。黑人与白人的智力测试结果存在差异,我相信这个差异就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他逝世后,剥夺他荣誉的冷泉港实验室发了一个不咸不淡的讣告。

”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获悉诺贝尔奖获得者、CSHL 前董事兼总裁詹姆斯·沃森博士的去世。在这个困难时期,我们向他的妻子莉兹和家人表示诚挚的哀悼。我们认可沃森博士对科学和研究界做出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贡献。有关 Watson 博士在 CSHL 的遗产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沃森, 究竟是种族主义者还是坚持真理、直言不讳的科学家?您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真的要打官司,肯定要有证据。

比如,他说这个差异是由于遗传因子决定的,那就必须提供这样的证据。

他说“我相信这个差异就是遗传因子决定的”,很明显,他并没有这样的证据。

而控方,很明显,也没有类似的反驳证据。

在双方都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这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

那就做研究。不过这样的研究,首先资金上就可能有问题,另外,哪怕资金到齐了,开展起来也困难。

而从社会学、对社会影响来看,这种言论,包括研究,无疑对黑人群体的损害是巨大的。

也就是说,能推翻他的论断、以及消除世人的偏见的,唯有研究结论。

但在否定的结果出来之前,毫无疑问,对相关群体的损害是巨大的。

这就有了两难的境界。

所以对社会管理者-政府来说,最有效的是禁止这类言论,并消除其影响。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政治正确”也不能一概否定,它又有积极的一面。

之前我是比较痛恨“政治正确”的,现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让我纠正了之前的偏颇,提高了认知。

但在科学探讨、研究求实的角度来说,如果避开这个“雷区”,人们的错误认知还存在,少数族裔还是生活在猜疑的阴影下。

究竟该怎样做比较好呢?

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