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凌说“太子党的要害是接班,”写到几位太子党人物。【《手稿》p.380】太子党有走秘书帮的,如耿飙秘书习近平、张劲夫秘书孔丹、宋任穷秘书秦晓;有走共青团的,如陈昊苏、何光暐、刘延东;有去地方的,如刘源、习近平后来、薄熙来。
宋任穷在中组部当部长,81年安排陈昊苏和何光暐到团中央当书记。陈昊苏是陈毅长子,维凌对他和他弟小鲁印象还好。何光暐的父亲是何长工。秦德君跟何长工熟,说他“一心一意为子女谋福利。”维凌对何光暐印象不好。何光暐有太子党倨傲的横、狂、精于算计、翻弄是非。他曾是维凌家常客,不是来看他“秦大姐”的、都不过去打个招呼,只想通过维凌跟朴方、德平接上线。
何光暐认为,干部子弟是当然接班人。但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宋任穷为把他和陈昊苏扶上马费尽了心。他安排二人在团中央先干一阵,放风让他们当书记。选举那天亲自坐阵,第一轮投票二人都没到法定票数。宋部长在底下一个一个做工作,重新投票,二人才勉强当选,让团中央的人当天过足了民主的瘾。
何光暐想当团中央第一书记,就在维凌面前把时任第一书记韩英和其他书记都说成是造反派。他鼓动维凌他们进中组部中青干部局,就是李锐那个局,说这个局太重要了,掌握它就是掌握未来。当时王彦和邓英淘在场,大家笑笑而已。事后他四处散布,何维凌、邓英淘他们大有野心,想占领中青干部局。邓英淘当时还不是党员,维凌生前没入过党。
何光暐后来当了国家旅游局局长。2018年他儿媳高露开奔驰G63进入故宫禁地,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
维凌有野心,但不是这个。他想当太师,忘了太师乃文官顶级,比尚书、总督还高。专制体系中,君师合一,元首兼导师。更符合他品性的是,“只要是和我喜欢的女孩在一起,就是赵紫阳要见我,我也懒得去。”【《手稿》p.348】
陈昊苏不久当了北京市副市长。北大学生争民主、反特权,派他去给学生讲话,哪壶不开提哪壶。官场险恶,有人故意给他设圈套。
刘延东是维凌旧识,67年秋和她姐延淮参加了维凌的共产青年学会。当时延淮读石油学院三年级,延东读清华二年级。她们的父亲是刘瑞龙。刘瑞龙当农村工作部副部长,跟部长邓子恢一起,被毛泽东斥为小脚女人,贬到华东局当农委书记。张春桥说刘瑞龙是共产青年学会的黑后台,让他坐了五年牢。
四人帮垮台后,刘瑞龙任农业部副部长。也住22号楼,但维凌两年后才知道。维凌跟他讲发展组的事,他说,我过去是你们的后台,今后仍是你们的后台。维凌心里,还嫌他这后台现在不够大。谘先生不让维凌跟刘瑞龙走得太近,因为杜润生跟刘瑞龙不对付。
谘先生专事一人、单点支撑,适合当官。维凌多方接触、追求平衡,想让发展组成为现代智囊团,不专事一人、一派,可以替任何客户服务,免于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做过访问学者,布鲁金斯并非专事一党。
维凌跟刘延东就此恢复联系,她是朝阳区委副书记,提拔速度很快,维凌看好她。不久刘延东去了团中央当书记,原地踏步八九年。谘先生办活动,找保护伞、涂保护色,经常找她。胡锦涛在团中央当第一书记时,刘延东对他比较尊重。到胡锦涛当总书记时,刘延东时来运转,进了政治局,后来当了副总理。2015-18年间她当中国足球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难度系数远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太子党中唐欣结交广泛,左的、右的,太子党、反贼,红人、黑马。所以他说,中国未来领导人,必将是我的朋友。唐欣密切关注社会潮流,民主墙、公司热、参政对话热、启蒙思潮等。他掌握全套民主墙人物一手资料,包括个人经历、政见、采访录。
民主墙正热闹时,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林乎加把唐欣从南京调到北京。唐欣以《北京日报》记者身份,白天去民主墙,跟其中人物接触,获取第一手资料,晚上整理成内参上报。他的报告客观真实,见解不凡。维凌说他同情民主墙运动,后来被公安盯上,当然他有免罪金牌。
维凌另一位朋友唐若昕,当时在团中央政研室,也被派去民主墙搜集情报。接触一深,难免同情,也被公安盯上。
唐欣83年开始采访发展组,跟戴晴(叶剑英养女)、田森是最早报道发展组的几位记者。他身为太子党,融入了第三代知识精英,被他们视作圈内人。
唐欣好友朱佳木提出了“七代人说”和“接班三方法论”,将中国政治舞台,从中共建党开始,到八十年代60年间,经过一系列不间断的革命斗争,按社会条件和斗争内容,共分为七代。发现一、三、五代隔代接班,招致二、四、六代不满。维凌有自己的四代人理论,跟后来张永杰、程远忠的《第四代人》(1988)比较一致。按七代人说,第六代存在被跳过的危险,必须主动出击,采用油滴扩散、攀龙附凤、借鸡下蛋三法接班。
83年邓小平、陈云支持胡耀邦的第三梯队计划,太子党人物闻风而动。习仲勋马上召开家庭会议,习正宁在地方,“油滴扩散”;习近平给耿飙当秘书,“借鸡下蛋”。刘源、薄熙来、习近平后来去地方,也是油滴扩散。83年前后陈元出任西城区委书记,其四中校友纷纷投奔,是谓“攀龙附凤”;华远公司就是他们当时的杰作。
高干子弟中有好的。周小川是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建南的儿子。87年夏天,维凌去河南郑州参加国际贸易研讨会,回来跟周小川同一个列车包厢。周小川担心,身居要津的中青干部,可能接续计划经济的命脉。周小川85年担任体改所副所长,87年在经贸部当部长助理,2002-18年间任中央银行行长。
太子党中接班意识最强的,当数陈元一伙,朱佳木、刘泽彭是其中关键人物。朱佳木,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朱理治次子,80年前后先后担任胡乔木、陈云秘书,2000年任社科院副院长。刘泽彭,陈元清华上铺,八十年代任中组部部长宋任穷秘书(陈元弟弟陈方娶了宋任穷女儿宋珍珍,后离异),后任中青干部局副局长(局长为李锐)、中组部副秘书长、副部长,积极实施太子党的“油滴扩散”。太子党的接班三法,集中体现在刘泽彭身上,尽管他本人不是高干子弟。
攀附陈元的太子党人数不下30,联结紧密。其中包括“西纠”头目孔丹、秦晓。清理“三种人”时,陈云免除了红卫兵中太子党的责任。孔丹,原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次子,其母徐明66年受迫害自杀。81年任张劲夫秘书,后任光大集团总经理、中信集团董事长。其人思想偏左,否认普世价值。秦晓,原中科院党组副书记秦力生之子,陈昊苏内弟。曾任宋任穷秘书,后任中信总经理、招商局董事长。他思想较开放,承认普世价值。
陈元想当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当过彭真秘书)反对。陈云跟彭真的矛盾,至迟在东北局时期就开始了,并且持续终身。
邓英淘本来应该是“陈系”,常受邀请,但认为他们不学无术、排斥异己、一心接班,志趣不投、不适应。维凌劝他打进去,帮助建立第三代多元制衡的体系。邓英淘同意,但做不到。
唐若昕通过妻子秦燕打入陈系,起到了发展组和陈系之间的桥梁作用。
维凌从七十年代开始就坚信,现代政治的第一要义是包容,而不是斗争。所以他高度开放,懂得政治勾兑,重视跟陈系、刘泽彭的关系,他打先锋,谘先生跟进。
83年初,刘泽彭带着助手,到维凌家,跟他、王彦、李凡谈了一整宿。维凌先介绍发展组的概况、宗旨、特点,接着介绍谘先生和自己,都是在文革前就开始思考社会问题,受到林彪、四人帮迫害;谘先生深入农村多年,对农村改革认识深刻。他谈到跟谘先生的深厚友谊,谈到78年他从头到尾盯着,在北大帮谘先生平反冤案。结论:不用陈一谘,将是共产党一大损失。他们由此建立的跟刘泽彭的良好关系,延续到体改所时期,一直到六四之前。
当晚维凌还介绍了发展组在江西吉安开展的干部现代性研究,刘泽彭很感兴趣。维凌提出,发展组跟中青干部局合作,采用科学方法,对党政基层、中层干部,作全面调查,作为干部体制改革的依据。可惜不久维凌遭遇麻烦,无法跟进。
关于这个刘泽彭,还有维凌没写出来的故事。有天下午,耀邦找宋任穷,“宋大哥,现在提倡年轻化,您都七十多了,写个辞呈,我明天就批。”当晚宋任穷在书房写了撕、撕了写,儿子宋克荒真慌了。宋克荒去找刘泽彭,刘泽彭很果断,“宋部长,辞呈不能写!我去找陈元。”第二天,陈云给邓小平、胡耀邦写信说,中组部目前还离不开像任穷这样经验丰富的同志。邓小平同意,胡耀邦没办法。
刘泽彭立了这一大功,深得陈云父子、宋任穷父子信任,本来是要在十四大当中央委员、接中组部长的。但刘泽彭仗着过硬的后台,在中组部飞扬跋扈、目中无人,连赵紫阳、江泽民都不放在眼里。结果由李锐出面给邓小平写信,邓小平下令,此人必须调离中组部。陈元去找廖晖,让刘泽彭去侨办当副主任,恭陪末座。
刘泽彭做过好事,曾任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理事长,发起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
朴方身边也有一大帮,其中虽然也有知识精英,但太子党居多。朴方对太子党人物特别信任,是其“阶级本性”、血统论的延续。其中平民子弟,维凌说,“像我这样,只是相交,但永远谈不上自己人,总好像雾里看花,隔了一层。”【《手稿》p.398】朴方用人,虽不乏干才,如俞正声、刘京、贾虹生、唐若昕等,更多的是高干子弟中的庸常之辈。平民出身的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此外,还有一大群趋炎附势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记得那幅漫画吗?你爸管我爸,你得管我。
84年冬天,朴方第一次跟维凌提起他当时的大副俞正声,“俞正声是像你一样的人才,不可多得。但类型不同,具有难得的行政能力。”不久,维凌应朴方之邀,去给残疾人基金会帮忙,见到俞正声,人很精干。他二哥俞敏声也在那儿,老实一些。维凌认为俞正声有雄才大略,踏实肯干,前程远大,他没看错。
俞家劫难多,58年父亲黄敬遭毛泽东羞辱精神崩溃,不久跳楼自杀。文革中母亲范瑾受迫害,精神失常;大妹俞慧声挨批斗,得了精神分裂症,自杀了。86年大哥俞强声出逃。2011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给交大学生上党课,教育学生要坚定、忠诚,要加强党的领导,反对多党制。他的确是干才、特殊材料。
贾虹生、谭力夫、俞敏声后来都是“大康华”的负责人。
维凌身后,贾虹生就是那个给他在八宝山操办葬礼的人。贾虹生,原轻工业部部长贾拓夫之子,87-93年任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常务副总裁兼党委书记、清算委员会副主任,1993-2003年先后担任中国华通物产集团公司副总裁、总裁兼党委书记。
谭力夫父亲谭政文,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66年8月12日,北京工业大学三系学生谭力夫和刘京合写大字报,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的对联叫好。20日谭力夫在北工大的学生辩论会上发言,继续鼓吹血统论,影响深广。1997-2003年间,谭力夫(谭斌)担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京养父刘岱峰,原国家计委副主任。2000-9年间,刘京担任610办公室(全称“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好汉耶,混蛋耶?
康华无序扩张、涉及官倒,是89学潮的导火索之一。维凌从87年夏天就算是康华的人了,他的中美联络处挂靠在康华。他对康华内情应该比较了解,但在《手稿》里却着墨不多。大概是因为身在此山中吧,而且他的中美联络处得益于康华松散的管理。
胡德平书生气重,为人耿直,交往的人多是学者,太子党人物不多。但耀邦在台上时,德平也不免前呼后拥。
秦德君私下里称,老红军本性都是土匪。维凌说,当年老红卫兵,西纠、海纠、联动等,打砸抢、烧杀奸虐无恶不作,不就是土匪出身的大官老子给惯出来的吗?【《手稿》p.349】带头打砸抢的老红卫兵,正是太子党的雏形。“老子英雄儿好汉”从来是他们的金科玉律,“我不接班谁接班”一直是他们的心声。【《手稿》p.381】
看了维凌介绍的中共太子党、他们强大的社交网络,你不得不承认,王若望(1918-2001)说得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确是“抹上马列主义、社会主义油彩的封建主义。”
主要参考文献
《手稿》:《传说中的何维凌手稿》(2015),香港大风出版社。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