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公元前482年,吴国国力达到黄金顶峰,吴王夫差挟灭楚,灭越,破鲁,破齐之余威,率大军精兵3万北上中原,到黄池参加诸侯会盟,和晋国争夺中原霸权。会上争议的焦点是谁为主盟,就是谁在会盟仪式上第一个歃血。老牌盟主晋国国君晋侯和夫差多日争执不下,陷入僵局。这时吴国后方消息传来,勾践偷家攻破了姑苏俘虏了吴太子。吴国君臣商量,决定回军前先解决眼前问题。在秘密处决了7个通讯兵后,吴王展开盛大阅兵,左军白甲白旗,右军红甲红旗,军威浩大,如火如荼(此成语由此而来,荼为百花)。吴方发话,要求迅速决定主盟,否则便以实力解决争议。此举吓尿了晋方及其一众中原小盟友。晋侯恐慌,意欲让步,晋大夫赵鞅道:用实力说话便用实力说话,胡怕胡,打他鸭的。晋大夫司马寅道:莫慌,经常吃肉的人气色很好,何况吴王这种有特供的,我看夫差阅兵时面色暗黑,头来回摇晃,肯定是内部发生了什么大事。彼等蛮夷耐心较差,我们以不变应万变,跟鸭耗着。晋侯依言,果然吴方随后让步。据左传,夫差同意晋侯主盟;据国语,晋侯同意夫差主盟但仪式上称吴侯而不是吴王。史记采用国语说法。无论如何,夫差在强势下做出了让步。晋侯也因在此关键时刻把持住了战略定力,维护了周王室主权而被谥为晋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