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人中北京那个审稿人(当时不是匿名审稿,都是手写)说没人这样设计实验,说实验设计不合理,就退稿了。随后我校给文革耽误的一代提职称,学校花钱出了个校报增刊(什么烂东西都可发),就在这增刊发表了,大约不到两页。
我校学术大牛(当时全国也属大牛)到国外开学术大会回来,说意大利学者也这样设计实验,在大会上交流了结果。结果随后发在science。该大牛拿去我的实验结果,又根据我的实验设计扩冲一下,发在一国外期刊(连鸣谢都没有)。随后他的实验室几十人做了几十年这东西。中国所有的同类实验室扩冲研究了很多年。直到现在某些人还在扩冲中。
很搞笑的是,因我是中国第一个发表的,随后几年很多类似文章我是审稿人之一(每次审稿给8到20元,很大一笔钱。当时我月工资84元)。包括我们自己实验室的人的文章,还有当年审我稿的那人。那人肯定死了,当时我是给通过的。90年代中期回国时,还随便审了前同事的文章,当然是通过。审稿fee不知给了谁(那时同事拆信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