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中日籍士兵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纷纷参军奔赴战场,鲜为人知的是,在志愿军中还有一位日籍士兵。

这位日籍士兵叫作砂原惠,1933年出生在日本九州福冈,父母都是日本人,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第二年,砂原惠的父亲被派到满洲铁路工作,当时只有5岁的砂原惠和家人一起来到了中国,并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945年在日本投降前一个月,砂原惠的父亲病逝,病逝前他安排自己的徒弟送砂原惠一家人回日本,可是半路上这个徒弟突然消失不见了,砂原惠一家只好在中国流浪,为了生存,砂原惠给地主放过牛,喂过猪,日子过得很贫苦。

1948年砂原惠以“张荣清”的身份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后来这支部队被改编为了东北解放军步兵第170师,砂原惠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并且还是一名优秀的侦察连士兵,在解放辽宁和平津的战役中多次立下战功。

砂原惠母亲并不支持儿子冒充中国人参加解放军,一直想回日本,但砂原惠说,他见过日本东北军、苏联军队以及国民党军队,但只有解放军是一心一意为穷人的部队,所以他要留在解放军,去解放更多的穷人。

 

和很多人一样,砂原惠如此入朝作战前就已经写好了遗书,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并且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朝鲜战场上,砂原惠作战勇敢,不畏牺牲,立下了不少战功,但他的日本身份也随之曝光。

因为日本并不是参战国,所以日本人不能出现在朝鲜战场,1953年砂原惠被调离朝鲜战场,并被安排东北老航校工作。有意思的是,砂原惠在老航校看到很多技术人员都是日本人,而且还有白米饭吃,一想到那么多战友在朝鲜战场上连热乎饭都吃不上,砂原惠就一阵恼火。

砂原惠向上级抗议,反对给日本人这么好的待遇,甚至绝食了两天,后来经过上级做思想工作,砂原惠才慢慢接受,此时他已经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日本人。1955年3月,由于各种原因,砂原惠回到了日本,但他依然称自己是“中国人”。

回国后,砂原惠一直在为改善中日友谊努力,为中日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说过,希望死后骨灰一半葬在中国,一半葬在日本,对他而言,中国已经成了他无法割舍的第二故乡。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