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Mills 场没有获奖是因为没有实验来支持。Chatgpt的回答应该更可信。但第一次获奖有吴健雄实验支持
. 1956 年夏:理论提出
-
1956 年 6 月,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哥伦比亚大学反复讨论,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假设:
弱相互作用可能不遵守宇称守恒(Parity Conservation)。 -
当时整个物理界都相信宇称守恒是“基本定律”,没人怀疑过。
-
他们写成论文:
“Question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Weak Interactions”,发表于 1956 年 10 月。
2. 1957 年 1 月:吴健雄实验验证
-
他们立刻找到了顶尖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
-
吴健雄与美国国家标准局团队一起,在 1956 年底设计了著名的钴-60 β 衰变实验。
-
1957 年 1 月初,实验结果正式确认: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确实不守恒。
这推翻了当时被奉为真理的“宇称守恒定律”。
这场实验被认为是20 世纪物理史上的分水岭。
3. 1957 年 11 月:诺贝尔奖颁发
-
理论(1956年10月) → 实验验证(1957年1月) → 颁奖(1957年11月)
只花了 13 个月。 -
这几乎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史上最快的一次理论 → 实验 → 颁奖。
因为这个发现的冲击太大,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审几乎没有争议。
颁奖给了杨振宁和李政道,
吴健雄因为当时诺奖物理学奖只颁给“理论/实验发现者”,且实验被认为是“验证”性质,因此没有同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