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个朋友跟我讲他去苏州时看了一个有关过去科举制度的博物馆,里头竟然把考场解说成纳粹犹太人集中营,四周有岗楼而一大片空

本帖于 2025-10-17 16:48:3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明初 编辑

博物馆解说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并有一个应试考场模型,犹如建筑师才会搞的那种,还带着地形。但看着竟然和纳粹犹太人集中营没啥两样,四周有岗楼,就差没按上探照灯和机关枪了。考场就建在集中营中央的多所平房内,而周遭一大片空地种满刺人的荆棘,说是防考生夜黑潜逃而“枪手”(网络用语,意为代考人)潜入替代应试。

封建时代形法严酷而读书人,也最讲究坦坦之君子风范但如此这般应试环境,不怕有辱君子之风甚至事发身败名裂?

难道那个时候也真的犹如当代网络宣称的那样,高考能心安理得地找别人替代应试?

根据博物馆的如此解说考场犹如集中营,显然找人代考不下少数,不然不会如此规模地严加防范。姑且我们接受集中营这个解说并有大批具有中举能力代考应试的枪手,那我们是否会不太能理解为何大批枪手不自己报名前往应试却甘愿替人代考赚些碎银?要知道封建时代读书中举,那可是做官发财的必由之路啊。。。。。。

一个官方博物馆,竟然如此解说科举,牛皮是否吹得不把学术、科学以及来访者当回事儿了吧?

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