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一支笔”舒同:导致吴石和朱枫悲剧的首任台湾省委书记 原创 光合思享

昨天有位网友在拙文《蔡孝乾传》下面留言,说据说蔡叛变的一个原因,是听大陆来台人员说组织内定的台湾省委书记不是他。

我翻了半天资料,包括台湾的报道和记录,没找到支持这说法的证据。

但这位"内定的台湾省委书记",确实和吴石、朱枫的悲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叫舒同。

1949年6月,他担任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用今天的话说:

舒同最为人知的身份,是书法家。

他5岁学书法,因为家里穷,用笋衣当笔,用染坊废水在芭蕉叶上练字。14岁就被称为"神童"、"东乡才子"。长征途中在马背上练字,教员叫他"马背书法家"。

他创立的"舒体",后来成了新中国的官方美学符号。

从北京火车站到上海站,从中国农业展览馆到无数政府大楼,遍布全国的牌匾都是他写的。何香凝评价说:"国共有两支笔,国民党有于右任,共产党有舒同。"

教员更直接,叫他:

党内一支笔。

图片

3

图片

但舒同真正的本事,不在笔上,在嘴上。

1944年,舒同从延安到山东,担任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当时山东分局的领导核心是草上飞罗帅、黎玉、萧华和舒同。

他负责的工作,叫"敌工"——对敌军的统战和策反。

华东战场,几乎每次大战役,都有舒同直接指挥的策反、倒戈、里应外合。他像一把隐形的刀,专门插在国民党军队的后背。

1946年,舒同接到董必武密函:可以派人联络青岛国民党46军军长韩练成。

舒同派人去了,但韩练成指名要舒同亲自前往。

图片

4

图片

华东局的其他同志不同意。太危险了。

请示前线的陈胖帅,陈回电八个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舒同去了青岛,先被软禁了三天。然后正式接触,用了七天时间。

策反成功。

接下来的莱芜战役,韩练成的46军"阵前哗变",国民党几万大军被包了饺子。舒同这一趟,抵得上几个师。

陪同舒同去的联络部长杨斯德,后来在八九十年代出任了中央对台办主任。

你看,台湾这条线,早就埋好了。

图片

5

图片

舒同和教员的关系,也是从那时候建立起来的。

1940年到1943年,舒同在延安党校学习,后任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三年时间,和教员接触最多。

教员很欣赏他。既能写,又能说,还能干。

1954年,教员想安排舒同到北京,当人民日报社社长。结果舒同要去山东,任省委第一书记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

教员不以为然:当省委书记可以,同时还可以兼人民日报社社长嘛

杨主任在旁边打圆场:

回北京再议吧。

此事最后不了了之。舒同去了山东,教员的报社社长没了着落。但这件事说明,舒同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图片

6

图片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党内一支笔",曾经还有另一个身份。

1948年,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共开始系统规划解放全中国后的政权建设。台湾,作为国民党政权最后可能的盘踞地,被提上议事日程。

中共中央和华东局经过慎重考虑,内定舒同为未来的台湾省委第一书记,刘格平为副书记,宋时轮为警备司令。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事任命。

组织的计划,不仅仅是武力征服台湾,更重要的是军事行动之后,能够迅速通过政治手段稳定局势、争取民心。

为什么选舒同?不选一位战功赫赫的军事将领,而选一位以文化和政治工作见长的干部?

因为台湾不是大陆。

图片

7

图片

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了50年。

岛上的知识分子、地主乡绅,和大陆完全是两个世界。国民党1945年接管台湾后,陈仪治下的"劫收"和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已经让台湾人对"祖国"失望透顶。

要想在台湾站稳脚跟,必须靠统战,靠争取人心。

舒同作为知识分子,文采出众,"党内一支笔"的声望,能为新政权在台湾树立一个开明、有文化的形象。当年在陕北,他仅凭一封书法精湛、文辞优美的信,就说服了一位不愿与"没文化的人"合作的前清翰林出山参政。

再加上卓越的策反工作能力,这种本事,正是台湾需要的。

准备工作,做得极为细致。不仅确定了省委领导班子,连省政府下属的各部、厅,以及各地委、县委的干部队伍都已经开始组建。

华东第九兵团专门设立了台湾干部训练团,从全国各地招募台籍青年和懂台湾情况的干部,进行培训

一切都在准备着。1949年初,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教员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写道:

把伟大的人民战争进行到底。

图片

8

图片

但舒同有个问题,比较左。所以做情报工作,手不怎么干净。

1937年,他出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1939年,他领导的除奸部制造了一起冤案。

被冤枉的人叫熊大缜。

对台情报工作的总负责人。

熊大缜是清华大学物理系高才生,中国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叶企孙的学生,钱伟长的同学。1937年,他考取了去德国留学的名额,但抗战爆发后放弃了。1938年,他投奔冀中根据地,担任八路军供给部长。

当时根据地缺炸药,缺雷管。熊大缜说他能解决,要求按重庆正教授待遇,每月160个袁大头。

八路军答应了。

图片

9

图片

问题出在雷管上

熊大缜研制的是雷银雷管,没有经过中试、大试,就直接发到部队。结果地雷爆炸,炸死炸伤了100多个八路军战士。

这事本来是技术问题。但1939年4月,舒同领导的除奸部以"国民党特务"罪名逮捕了熊大缜。在严刑逼供下,熊大缜"指证"了供给部、炸药厂、医院、电台等机关中100多名知识分子都是"特务"。

这些人全部被捕。

同年7月,康生下令秘密杀害熊大缜。因为子弹奇缺,用石头砸死。

熊大缜死的时候,26岁。

图片

10

图片

熊大缜的老师叶企孙得知消息,通过各种渠道向延安反映。教员派人调查,第一批派的就是舒同。

舒同的报告,教员没认可。

后来又派了王耀南、彭真等人复查。王耀南看了32卷材料,81页口供,结论是:

熊大缜等人都不是特务,建议全部释放。

但熊大缜已经死了。那100多名被牵连的知识分子,最后大部分被释放。只有熊大缜,死于那场运动。

1986年,熊大缜才被平反。

图片

11

图片

1949年底,解放军在金门、舟山接连受挫。

缺情报。

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代号"密使一号",是组织在国民党军队里最高级别的内线。他手里有《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金门舟山的兵力部署、台湾海峡的海流资料。

全是绝密中的绝密。

但吴石原来的交通员牺牲了,必须派新人去取情报。华东局社会部部长舒同,选中了女党员朱枫。

朱枫1945年入党,长期在上海、香港做地下工作,能力出众。1949年11月27日,她从香港飞往台湾,化名"陈太太"。

一周后,她在吴石家里拿到了那批情报。

问题出在联络方式上。

按照情报工作的铁律,像吴石这样的"国宝级"资产,必须单线纵向联系。但舒同让朱枫横向联系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的系统去接头。

这等于把王牌暴露在整个台湾地下党的风险之下。

当时台湾省工委已经鱼龙混杂。蔡孝乾这个人,生活腐化,和小姨子以兄妹名义同居多年。

情报工作最怕什么?怕链条上最薄弱的那一环。

1950年初,蔡孝乾被捕。国民党特务请他吃台北最高档西餐厅的牛排,他吃得心满意足。

一周后,他叛变了

图片

13

图片

蔡孝乾供出的名单,堆了半人高。

400多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被捕,1800多人被清查。

朱枫在吴石帮助下,已经乘军机撤到舟山。但2月18日,大年初二,她在舟山被捕。吴石为她开的《特别通行证》,成了他"通共"的铁证。

3月1日晚,吴石在台北家中被捕。

审讯中,他一只眼睛被打瞎。朱枫试图吞金自尽,被救了回来。

连审讯她的国民党特务都震惊:

这女人的党性,太强了。

图片

14

图片

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台北马场町刑场。

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被执行枪决。吴石临刑前写下绝笔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朱枫的尸体,连女儿都不敢认领。

两周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解放台湾的计划,被无限期搁置。

那支为台湾准备的干部队伍,那个已经组建好的省政府架构,那位内定的台湾省委第一书记——全都成了泡影。

中共在台湾最重要的情报网络,就这样毁于一旦。

图片

15

图片

那么,作为这次行动的最高指挥官,舒同受到了什么处罚?

没有。

蔡孝乾的叛变,提供了完美的借口。朝鲜战争的爆发,转移了战略重心。

舒同的仕途,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1954年,他被任命为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这位"马背书法家",这位内定的"台湾省委书记",终于当上了实打实的封疆大吏。

只是台湾换成了山东。

图片

16

图片

在山东,舒同创造了的纪录。

1957年反右结束后,他搞"整风补课",多打了34800人。大跃进期间,山东省虚报粮食产量,导致大规模征粮。

1959年7月庐山会议之后,本来想纠左的舒同,又紧跟形势,参与反右斗争。山东按"浮夸风"的高标准征粮,农民交不出。

有人家把谷仓最后的谷子交上去后,全家上吊自杀了。

图片

17

图片

这件事震动了中央。

1960年10月,华东局书记柯老代表中央,宣布撤销舒同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职务。他被下放到章丘县,当县委第一书记。

但他没有被彻底清洗

1963年,他又被任命为陕西省委书记。1965年,红小鬼胡总到陕西任第一书记,和舒同成了同事。

两人本是延安时的老战友,关系很好。但在"四清运动"中,胡总发现"左"的问题,立即纠正。舒同却站在另一边,支持"左"。胡总黯然离开。

临走时,舒同去送胡总。主动握手,被拒绝了。

图片

18

图片

十年浩劫后,舒同又东山再起。

1978年,他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80年,他发起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当选第一任主席。

他的女儿回忆说,父亲对家人很严格。从不搞特权,不靠关系,儿子高考都不帮忙。妻子几十年独自在西安生活,从不抱怨。

一生清廉,两袖清风。

1998年,舒同在北京去世,终年93岁。官方讣告称他为"优秀党员"、"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开拓者"、"著名书法大师"。

图片

19

图片
图片

                              舒同题字的上海站

舒同有个继子,叫王征。

王征的生父盛毓南,是清末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堂弟的曾孙。母亲王云飞是八路军女干部,离婚后嫁给舒同。

一个旧中国最大的资本家豪门,通过一场婚姻,和新中国最高层的革命干部家庭融合在了一起。

这很有象征意义。

1980年,王征以上海市总分第二名考入华东师范大学。

1988年,舒同在上海办书法展,时任市委书记亲自接见。

1992年,王征在上海做房地产,大赚特赚。

2010年,王征入主香港亚洲电视。

他声称要用20年,将亚视打造成"亚洲的CNN"。背后是中国人寿、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等五家国企的支持。

但王征的"CNN梦",很快变成了闹剧。2011年,亚视的金像奖直播收视率只有0.1点,4500人。王征不服,声称要"收视打假",说推翻无线的收视率,就像"挖她祖坟"。

无线给他发了律师信。

图片

20

图片

更大的麻烦,在2011年7月6日。

那天下午6点,亚视新闻突然报道了一位前领导人的死讯。

但没有任何官方证实。其他媒体都没动静。

中午12点,新华社发英文稿:该消息纯属谣言。中联办表示"极大愤慨"。下午5点,亚视撤回报道,公开致歉。

广播事务管理局调查后发现,王征违规控制亚视日常运作。

罚款100万港元。要求王征不得再参与管理。

但这已经晚了

误报事件重创了亚视的公信力。2014年,亚视开始欠薪。王征停止注资,说投资亚视是"一生中最愚蠢的决定"。

2015年,香港政府不予续牌。2016年4月2日凌晨零点,亚视正式停播。

临停播前,亚视想播一个告别画面。但"相关部门"不允许。最后播的,是一个亚姐旅游节目,还没播完就断了信号。

图片

21

图片

 

今天,舒同的书法作品价值不菲。

电脑字库里有"舒体"。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珍藏着他的墨宝。

王征在地产圈依然活跃,是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

2013年,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广场,为牺牲在台湾的特工竖起纪念碑。广场正前方,自南至北依次竖立着四座汉白玉雕像:

陈宝仓、朱枫、吴石、聂曦。

图片

22

图片

没有第五座雕像。

那个派遣他们的人,那个做出致命决策的人,那个应该对这场灾难负责的人,不在那里。

他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身份,被人们纪念着。

历史是公平的吗?不知道。但历史确实很会选择。它选择记住什么,选择遗忘什么。

舒同的字,遍布中国。

舒同的错,不见天日。

有人说,判断一个人,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说了什么。

但我们纪念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只看他留下了什么,而不看他毁掉了什么。

1939年的晋察冀,1950年的台北,1960年的山东——这些地方都埋葬着很多。但今天,我们只记得那些漂亮的书法作品。

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残忍之处:

它让牺牲者沉默,让责任者发光。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